不是书评 :《我是一只IT小小鸟》

标签: 学习方法 | 发表时间:2009-10-05 01:18 | 作者:刘未鹏 moses
出处:http://mindhacks.cn

i'm a tiny bird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进度条的设计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同样的耗时,如果不给任何进度提示,只是在完成之后才弹出一个完成消息,中间没有任何动态变化,那么整个过程就会让人等得非常焦急,导致一些人干脆把程序关了了事。如果有进度不断更新,那么对整个过程耗时的心理感受就会远低于实际值,用户也不会郁闷到把程序关了。(你有多少次在银行处理手续的时候,看着工作人员把一堆材料不停地倒腾来去,心里多希望他们可以在柜台小窗口上投影一个进度条?)

这里的原因在于,没有进度提示的话,我们无法判断这个等待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如果有不断增长的进度条,那么我们对于什么时候会达到100%就会有一个粗略的估计,这个估计是一剂定心丸,让我们知道这事情总会并且会在不久的将来完成。

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善于规划的人,会将目标分割成一个个的里程碑,再将里程碑分割成TODO列表。前阵子流行的GTD方法学,核心的理念就在于,如果你把任务分割了,你就有了进度条,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断的进展,你总会完成任务或到达你的目标,你会有一个时间估计。反之如果没有这个分割,整个的任务或目标对你来说就只有两种状态——“完成”和“未完成”,如果不幸是一个比较漫长的目标,那么你会发现你的进度条总是“未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等待未果会耗尽你的耐心,让你下意识的产生“这事什么时候才能完呢?”的疑惑,没有分而治之,你就不知道未来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目的,这就会让你心生怯意,不敢进一步投入时间,免得血本无归。在这样的心理下,不少人就会选择保守策略——退出,以免到头来花了时间还一事无成。

而所谓的规划其实就是针对这种心理弱点的做事方法。如果你对整个目标的几个重大步骤有清晰的界定,能够对每个步骤的耗时作出靠谱的上界估计,你就不会被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时间投入感到恐惧,就不会被这种不确定感压迫到过早退出。

不要过早退出循环

我们在尝试新的事物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同的人会在碰壁不同的次数之后退出。用程序员喜欢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都在for循环,区别在于你是什么情况下break;的。有的人退出阈值高,这是能坚持的一类人,有的人退出阈值低,这类人很可能遇到一些障碍就退出了。

过早退出的原因往往在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时间最终无法收到回报的恐惧,感受到的困难越大,这种恐惧越大,因为越大的困难往往暗示着这个任务需要投资的时间越大。所以其实我们都是直觉经济学家,当我们说“畏难”的时候,其实我们畏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困难所暗示的时间经济学意义。

然而,我们的情绪大脑毕竟比较原始,仅根据碰壁的次数或硬度来判断事情的难易并不一定靠谱,如果你遇到困难,不妨用一用互联网,用一用群体的智慧,看看别人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办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面尽是前人的脚印,不要仅仅因为一时摸不着头绪,找不着出路就退出,这不是informed decision,问一问自己作出退出的决策是否基于足够的信息,我是否进行了足够的调查,至少,是否去简单用了用搜索引擎。

模仿高德纳先生的名言: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很多人看了书中的故事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兴趣最重要。然而,我觉得区别他们和其他人的,并不是他们拥有超过常人的兴趣,而是他们拥有超过常人的毅力。

其实人天生就对新事物怀有好奇心,难以找出谁没有对任何事物或领域产生过兴趣,然而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兴趣只能持续几天,当遇到第一个困难,第一道坎的时候,他们就熄灭了,然而另一些人的兴趣火花会变成火苗,火苗会变成火种,一直稳定的燃烧很多年。区别他们的并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面有没有维持兴趣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一个人有专注和持之以恒的性格,即便在一个没有多大兴趣的领域也能成为专家(更何况,兴趣的很大一类来源就是“我擅长做这件事情”);反之就算有兴趣也很快会被一些冷水泼灭。

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唐雅薇同学的故事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当时她正在找工作阶段,对女生在IT行业的发展很迷茫,恰逢微软的郭蓓菁女士到他们学校演讲,演讲完了之后她立即就奔上讲台拦住郭女士询问女生与IT的问题。

这是一个细节,但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上去拦住名人问普通问题的,我们会给自己找很多很多的理由和接口,我想最常见的应该是两个原因:1. 如果被批评了自尊心会受到打击。2.认为问了也问不出特别的信息。然而事实却是相反:1. 自尊心受到打击算不上实质性的损失。2. 你想不出能问出什么特别的信息并不代表就真的问不到重要的信息。别把不知道当成没有

一个小小的思维差异,可能导致很多人在遇到困惑的时候原地打转,冲突不出,而另一些人则取经得到宝贵的经验,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越过了障碍。唐雅薇从郭女士那儿得到了最宝贵的信息:女生在IT行业也能有很好的发展。信心,是这样一种奇怪的东西,就算你没有确切的证明未来会更好,你也会坚持下去,你不会过早退出循环;而来源于过来人的信息则是信心最靠谱的保障。

你是不是意识到,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所作出的选择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呢?有没有想过有一些看似细小的选择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想想看,试一下,是不是真的没什么损失,还有可能得到巨大的回报呢?

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

它需要的只是你在一个领域坚持不懈地专注下去,只需要选择一个不算太不靠谱的方向,然后专心致志的专下去,最后必然能成为高手或者绝顶高手。世上有很多成功带有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或出身环境,但至少这一样,被无数人复制了无数遍,否则就不会存在学校和教育了。

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很多人在成年之后甚至未及成年,性格就难以再发生大的变化。性格是这样一种自我实现和强化的陷阱:如果你是不容易专注的人,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你的思维难以在一个事情上停留半小时,于是你的时间变得琐碎,你很难在一个领域有长久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这样的现实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后者让你更加无法专心,这样的现实可能会让你感到焦虑,为了避开焦虑你又会去寻求其他的刺激,结果是恶性循环。

反思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我们常常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别人的错误,却难以发现自己思维中的问题,因为我们很少会把自己的思维当成目标去思考。

作为程序员,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能修改自身的程序,而能修改自身的程序的前提就是,首先这个程序必须有法子能够指向自身。

饿死在干草堆之间的驴子

有很多在迷茫期的同学,迷茫都是相似的:面前有两条路,到底选哪一条?“转行还是不转行?”“学C++还是学Java。?“做管理还是做程序员?”有些问题其实不是问题:比如“学C++还是学Java。”答案是都学而且还不仅学两个。有些问题不是一个泛泛的答案能够适合的,比如转行还是不转行,需要考虑很多自身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有人会因为无法作出决定就推迟决定,然而实际上推迟决定是最差的决定,在推迟决定期间,时间悄悄流逝,你却没有任何一条路上的积累,白白浪费了时间。

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A还是B上,你先不作决定,没问题,因为钱还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A上还是B上,不行,因为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

所以,不管有多纠结,也不要从纠结中逃离,试图推延决定,既然终究是个痛苦的决定,就痛一回,好好思考和调查之后作出一个决定并坚持下去,只要不是太不靠谱的行业(相信也没谁会在纠结了之后却选了一个不靠谱的行业的),经过你的积累总会成为高手。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你会在这本书当中看到的一个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自学,大规模的自学,逃课自学,上网找书自学,程序员行业是最适合自学的行业,网络是程序员的天堂,需要的资源、工具,比课堂上的多出何止百倍,如果说还有一个学科,并不需要传统的教育就可以成才,估计非程序员莫属了。作为程序员如果没有查过wikipedia,没有看过几本原版电子书,没有在国内外主要邮件列表里面提过问题吵过架,没有用技术博客记录学习的独特体会,没有订阅技术牛人们的博客,怎么好意思说身在这个行业呢?

最后,看完了书还是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怪自己,不怪书

你可能也会喜欢以下文章


订阅 Mind Hacks

订阅到 | Google 订阅到 | 鲜果
订阅到 | 抓虾 订阅到 | 有道

我是你的信息过滤器

想了解作者最近在关注什么,欢迎 Follow pongba@Twitter
程序员朋友请到作者发起的 TopLanguage (about) 社群逛逛,定有收获 :)
想了解作者在阅读哪些书,请到 pongba@豆瓣,或者直接访问以下四个豆列:[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 | [只读经典]思考的技术与艺术 | 决策与判断 |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书籍资源导引
想了解作者平时在互联网上的阅读,请订阅 pongba-shared-reading@delicious

本文由 刘未鹏 发布在 刘未鹏 | Mind Hacks, 2009. | 47 条评论 | 标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以及原始超链接: http://mindhacks.cn/2009/10/05/im-a-tiny-bird-book-review/

相关 [书评 it 小小] 推荐:

不是书评 :《我是一只IT小小鸟》

- moses - 刘未鹏 | Mind Hacks
进度条的设计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同样的耗时,如果不给任何进度提示,只是在完成之后才弹出一个完成消息,中间没有任何动态变化,那么整个过程就会让人等得非常焦急,导致一些人干脆把程序关了了事. 如果有进度不断更新,那么对整个过程耗时的心理感受就会远低于实际值,用户也不会郁闷到把程序关了. (你有多少次在银行处理手续的时候,看着工作人员把一堆材料不停地倒腾来去,心里多希望他们可以在柜台小窗口上投影一个进度条.

一篇关于A r i a 的书评

- Tin - 苏菲独立书店 x 香蕉鱼书店
香蕉鱼书店的好朋友易洪波先生为我们的新书A r i a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书评. 这份难得的安静感,也许来自封面上的图片,平静的大海,却暗潮涌动,“某些东西想得以表达,但词不答应”. 整个小册子翻完,感觉滋润,再翻,感觉丰盈,然后细细读那文字(事实上,我总是先读文字,再看图,也许证明了我更在意文字,或者文字比图更能吸引我吧,又或者,文字更直接,图片却需要精神上有更多的领悟,而我没有那份领悟,我的感觉,只能在字里行间匍匐而行).

[书评]《演化》——科学家的种子

- Dylen - 科学松鼠会
一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动物学系学生在给卡尔.齐默(Carl Zimmer)的信中写道,“我大学时将您的《在水边》(At the Water's Edge)一口气读了两遍,后来我成了‘须鲸演化与起源’方向的研究生……您无疑有着强大的魔力,您能播下种子,收获科学家……”《在水边》是卡尔第一本讨论生命演化的书.

【全球书评】“黄书”漫游指南

- 阳阳 - 东西
黛安•汉森(Dian Hanson)的工作头衔足以傲视全球. 作为塔森(Taschen)出版社的官方“黄书”编辑,她曾编写过诸如《豪乳图鉴》(The Big Book of Breasts)以及它的姊妹篇《大阴图鉴》(The Big Penis Book)这样的书籍. 她的最新工作是编辑里兹•厄尔(Liz Earls)的情色摄影集《虎狼岁月》(Days of the Cougar).

文章: 采访与书评:Spring Integration in Action

- - InfoQ cn
Mark Fisher,Jonas Partner,Marius Bogoevici以及Iwein Fuld合著的 《Spring Integration in Action》一书介绍了 Spring Integration框架,该框架基于 Spring编程模型提供了众所周知的 企业级集成模式(Enterprise Integration Pattern,EIP)的一种实现.

文章: 采访与书评:NoSQL Distilled

- - InfoQ cn
Pramod Sadalage和Martin Fowler合著的《 NoSQL Distilled》一书,介绍了NoSQL数据库以及混合持久化( Polyglot Persistence)的概念. 随着各种NoSQL数据存储的出现,混合持久化也越来越流行. 书中还介绍了NoSQL数据存储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键值、文档和列族存储等聚合数据模型(Aggregate Data Model).

小小探索家

- 廖哥 - Poboo
好让人羡慕的生活啊,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看了照片我才霎那了解,原来我们离自然如此的遥远,我们所苦苦追求的物质享受,也是如此的不值一钱,我们辛辛苦苦 为自己的孩子拼搏,但我们却给他们留下了什么.

【全球书评】歌门鬼城式体验

- holic536 - 东西
同大多数读者一样,我第一次接触默温皮克是通过他的巴洛克式小说《歌门鬼城》三部曲. 当时的我正处于青春期向成熟期过渡的炼狱般的阶段,不愿放弃思维上的某些习惯,却热衷于培养想象中的经世哲学思想,因为我认为在大学里可能会派上用场. 当BBC的《歌门鬼城》电视剧宣称比托尔金的作品更加黑暗时,其吸引力不言自明.

【全球书评】10月必看的10本新书

- pnedfff@swu&hasee - 东西
十月,这个西方人眼里最恐怖的季节(万圣节的来临)里读什么书比较好. Flavorwire图书编辑精心选出十本在本月出版的新书作为参考,从中选一本阅读吧,不管你对僵尸、遗传异常、诗、上帝、地狱、恋爱三角关系或者上述的组合是否感兴趣,你在这里都可能发现你会喜欢的内容. 毕竟,天气逐渐转冷,除了一本好书,还有什么能跟一杯热茶更加班配的呢.

傅高义《邓小平与中国的转型》书评汇辑

- tian - 智识@Ideo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