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豪出品

标签: 傳媒 | 发表时间:2011-08-16 21:59 | 作者:Leona 沒有暱稱
出处:http://wongleona.blogspot.com/


好同事M上月底悄悄告訴我:今天我last day了,蔡東豪找我一起搞project。
什麼project?我問。
M說,現在不能講,到時你就知道了。

答案昨天揭曉,友報頭版大字標題:「紙上金融中心 蔡東豪出品」
的確先聲奪人。
問我有什麼意見、能否放到博上討論,我不敢太早下判斷,只能講一些直覺:
我怕它曲高和寡。

首篇文章《最後一代香港人》這樣說:香港就像一粒被放進中國茶裏的方糖,逐漸融化,失去自己的味道。我們許多引以為榮的legacies:制度、人才、自由、包容、開放...在這杯很大的中國茶中,只怕剩下的不多。

如何保存香港的味道,他們提出兩個字:知識。
資訊氾濫,知識卻不足,「這個年代,代表著香港最後一個由文字閱讀培養出尊重知識的年代」
失去知識,等於失去上進的養份,香港的前景更不妙。
如何把知識傳承下去?靠傳媒,「一個理性社會的形成,由尊重知識的人引導,通過傳媒走向大眾。我相信傳媒在理性社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而且現在網上資訊爆炸,紙媒的篩選功能更顯重要--「讓讀者以最少的時間吸收最重要最有用的資訊」,而背景專長各異的採訪團隊,更可避免偏聽,帶來刺激。

以上理念,我全都很認同,但正因為認同,反而有點擔心,怕這個版很難叫好又叫座。

從這篇《最後一代香港人》推斷,我估計他們走高格調知識份子路線、主打優秀分析和評論的機會很高。蔡東豪和我的同事M,都具備這種知識份子的形像與內涵;蔡是找對人了。

一個財經/政經評論版,不爆料、不八卦、不寫冧把、不貼美女照片...至於你們捧不捧場,反正我就捧定了。

可明知已到了「最後一個由文字閱讀培養出尊重知識的年代」,哪去找足夠的讀者,每天看一整版、四段稿?就算全香港的知識精英都被吸引過來,人數恐怕不夠「獎門人」一集收視的十分一。他們足夠引導大眾嗎?我不敢太樂觀。

最好當然是能做到雅俗共賞--如杜琪峰的某些電影,既有藝術成就,兼能賣座--但杜也只有幾齣電影有此水平,因為要掌握這樣的平衡不容易。

希望「蔡東豪出品」更勝「杜琪峰監製」,既叫好又叫座,教我跌眼鏡。

相关 [傳媒 ] 推荐:

蔡東豪出品

- 沒有暱稱 - 這雙手雖然小
好同事M上月底悄悄告訴我:今天我last day了,蔡東豪找我一起搞project. M說,現在不能講,到時你就知道了. 答案昨天揭曉,友報頭版大字標題:「紙上金融中心 蔡東豪出品」. 問我有什麼意見、能否放到博上討論,我不敢太早下判斷,只能講一些直覺:. 首篇文章《最後一代香港人》這樣說:香港就像一粒被放進中國茶裏的方糖,逐漸融化,失去自己的味道.

怎麼才是天方夜譚?

- Felix - 妙.筆可言
這些年頭,做新聞的,最要緊的再非怎麼敏銳觸覺或妙筆生花,而是一副硬骨頭. 人在外採訪,東奔西跑乃天職所在,就是愈忙愈起勁,豈有怨言. 當權者卻把你當作敵對勢力——要打之而後快,先是趁示威混亂把一兩個生面孔的銬下來,再在人證物證皆無下誣告記者企圖爆竊,步步進逼,試探著反正各有各做的新聞從業員的底線. 還好有唐司長的「垃圾論」,令形勢變得赤裸裸——「你要不乖乖播我拍的片,讀我寫的稿,要不給我滾出去.

免費報之戰、收費報之死

- 沒有暱稱 - 都是那些日子
今日香港報業會進入另一次戰國時代,生果報出版的免費報紙《爽報》正式出版,若以黎智英對《爽報》印數目標,《爽報》印量最終會達100萬份,再加上《頭條日報》的80萬份,刊印數目己超過所有收費報的總和,若相信免費報和收費報存在著互相取代關係,這,將是對現時收費報章一次極大衝擊. 昨天童工Facebook朋友中,廣傳一篇《明報》探討免費報的文章「周日話題﹕報紙免費 社會付費」,當中有一段話,最為朋友們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