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标签: 文化 | 发表时间:2011-07-05 09:58 |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zhangyijun
出处:http://blog.sina.com.cn/msra

思考当然离不开大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让你的文字帮你一起思考?在刘未鹏看来,书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思考。他在文中提到了五点书写对于思维的好处,其中有自己读书时的摘录,同时也不乏自身的诸多感悟。文章不长,但是启发性很强,与广大读者共勉。

作者:刘未鹏

 

我经常在走路和睡前总结所学过的内容,思考遗留的问题,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之后,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就会逐渐浮现在脑海中。然后我会将它书写下来,然而,我往往非常惊讶地发现,当我书写的时候,新的内容仍然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就像我的键盘自己也会思考一样。

 

大半年前的时候,我曾在一篇文章《跟波利亚学解题》中写到将问题求解的思维过程记录下来的好处,现在再次回忆起来,当时列出的几点其实不仅对于问题求解是大有好处,对于平时的思考也是同样的道理。

 

书写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人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像是在黑暗中打着电筒往前走(事实上,我们的工作记忆资源是有限的,有研究证明我们只能在工作记忆里面持有7加减2个项目;此外认知负荷也是有极限的),每一步推导都将我们往前挪一小步,然而电筒的光亮能照到的范围是有限的,我们走了几步发现后面又黑了,想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想到某个分支上去就忘了另一个分支,我们常常想着想着就想岔了,想岔了也就罢了,问题是一旦想岔了太远,就很难回到当初岔开的地方了。有时候,我们是如此努力地试图一下就走出很远,同时又老是怕忘记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和重要结论,结果意识的微光就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打转,始终无法往前走出很远。而将思维过程记录下来,则给了我们完全的回溯自己的思维轨迹的可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平时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常常首先会想出几个主要的、关键的思考方向,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没有笔记,就只能一个一个展开思考,结果展开思考了一个,却忘掉了第二点是什么了。如果记笔记,我就会先一二三的罗列出思考的关键方向,然后逐一展开。思考任何一个分支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但一时间没有剩余的思维去细想的话,就先用关键字记在一旁,一会回头再仔细思考。某种程度上这里笔记起到了备忘的作用。


·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
:正因为我们的工作记忆有限,所以我们在头脑中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往往只能将几个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导致想来想去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打转,思维总是走不太远。这方面我就有强烈的感觉,平时在走路的时候虽然也思考问题,但总是觉得思维的广度很有限。我们不妨设想数学家如果没有纸和笔的话,数学的发展会遭受到多大的阻碍,也许爱因斯坦能够在大脑中构思一个证明的最关键环节,但是你是否能够设想不用纸笔来“缓存”思维的中间步骤,而完全在大脑中证明费马大定理呢?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能够用纸笔缓存思考的中间结果正是人类的理性之光能够走得如此之远的最重要条件。上一篇文章其实我原本的简记只有一半,另一半(更重要的那部分)却是在写成文章的时候自己冒出来的。

 

·书写是与自己的对话:在书写的时候,你不断地观察自笔端流出的信息,一行文字被你写下来之后,你就不用再将其费力地保持在大脑的临时记忆中,因为这行黑底白字会不断主动地通过视觉刺激来提醒你它的存在,于是你就可以将空出来的思维精力用于反思你自己的观点。不信你可以自己观察一下,如果不用纸笔,仅用大脑,是否很难在思考一个问题的同时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呢?

 

·书写是与别人的交流: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些盲点,盲点之所以为盲点就是自己很难觉察得到,虽然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来训练思维的客观和清晰,但总是不断发现自己的思维仍然还是时不时不自觉地陷入某个盲区,当我对人类思维的特点了解的越多,我就越是从心底里谦卑地认识到与人讨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每个人的盲点不一样,你的盲点可以在别人那里得到补充,别人的盲点也可以被你纠正。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含义便在于此。写下来,与别人交流,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此。除了盲点之外,我们对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缺口一般是很难觉知的,如果自己的思考因为对某个重要知识的无知,犯了严重的错误,一般自己是难以反省出来的——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东西,很大的可能性是你也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而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让别人发现漏洞,则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善莫大焉。

 

·有时候,语言自己也会思考:在没有付诸笔端的时候,思想在脑海中的存在形式往往较为模糊、抽象,有时甚至是图像的形式,然而,如果需要写出来,甚至写出来给别人看和别人交流的话,就必须使用文字符号,文字符号其实有自己的一套系统,计算语言学上称为语义网络,同一个概念,在大脑中模糊的感觉,和明确地表达成某个特定的词语,是不一样的。你会因为用了某个特定的词语从而想到另一个词语,你写着写着就会发现一些词语就像本身有灵性一样,将其他的词语都带出来了。有时候,这种效应会导致书写变成一场文字游戏,但好的一面是有些时候也是有益于拓宽或启发思维的。

 

在开始书写你的想法之前,我知道很多人不书写的原因是因为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其实这是一个怪圈,你越是不开始书写,总是拿有限的思维缓存去默想一个问题,就越是没有内容可以写,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远。

 

作者介绍

刘未鹏,Mindhacks帮主,在这块自留地上笔耕不辍了八年。他从2003年在《程序员》杂志上发表第一篇技术文章,并开始在CSDN写技术博客。起初的博客较短,也较琐碎,并夹杂着一些翻译的文章,后来才慢慢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八年来,虽然平均每个月写1篇或者更少,但他从未停止。写博客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最大体会就是,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够坚持做8年,那么不管效率和频率多低,最终总能取得一些很可观的收益。而另一个体会就是,一件事情只要你坚持的足够久,“坚持”就会慢慢变成“习惯”。原本需要费力去驱动的事情便成了家常便饭,云淡风轻。

 

六月底,一本刘未鹏八年博客文章精选而出的文集《暗时间》即将出版。他说:“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这里的“思维时间”,即他所谓的“暗时间”。

相关阅读:

暗时间

跟张峥副院长读科学系列

跟张峥副院长读技术系列

------------------------------------------------------

欢迎关注:

微软亚洲研究院人人网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0674137

微软亚洲研究院微博http://weibo.com/msra 

相关 [书写 思考] 推荐: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 zhangyijun - 微软亚洲研究院
思考当然离不开大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让你的文字帮你一起思考. 在刘未鹏看来,书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思考. 他在文中提到了五点书写对于思维的好处,其中有自己读书时的摘录,同时也不乏自身的诸多感悟. 文章不长,但是启发性很强,与广大读者共勉. 我经常在走路和睡前总结所学过的内容,思考遗留的问题,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之后,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就会逐渐浮现在脑海中.

终极思考

- wei - 牛博国际
我的海淀剧院演讲门票放出后,八小时卖了四百多张,同事们说,日. 我淡淡地说,别这样,也许正是因为便宜才这么好卖嘛. 一转身我马上就打电话给老婆,操. 早知道就他妈把票价定高一点啦,真倒霉......干. 很大程度上,这可以解释两件事:1.为什么已婚事业男性的健康状况会相对好一些. 2.为什么在社会上受到尊重和认可的事业男性在老婆的眼里都是傻逼.

弱者的书写

- 威 - 未央歌
    在中国音乐地图上,兰州是个重镇,从兰州走出来的歌手们,身上有剽悍之气,他们弹着冬不拉,唱的歌里常常有新疆的痕迹. 兰州歌手的音乐里,流着新疆的血统,一条宽阔粗犷的河.     韩松落是兰州人,他的文字里,也有新疆的气息. 具体到《怒河春醒》,那是割完草后长时不散的、带着凉意与苦味的草香,是“总是在春天泛滥,在秋天暴涨,在冬天枯涸断流”的长河,是“男人在三十岁就显得苍老,孩子在拼命长大”,是他如数家珍地写下波斯菊、八瓣梅、兔子花、太阳花、萱草、菖蒲、羊角奶、石蒜们的名字.

动车追尾的思考

- David Ruan - 扬韬
1、两列运行的动车追尾,绝对属于重特大责任事故. 雷电导致前车失灵,已经是责任事故了. 前车失灵,信号没有外发,又是责任事故. 调度体系没有发觉列车失灵,也是责任事故. 后车没有察知前车失灵,还是责任事故. 最后,后车发现问题,紧急制动系统有没有用也值得怀疑,因为后车司机据说是人工制动并殉职于岗位的.

重新思考电子书

- Alex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Hart,“古登堡计划”发起人,2011 年 9 月 6 日去世,享年 64 岁. 从 1971 年 Hart 制作第一本电子书,启动“古登堡计划”开始到 2011 年,Kindle、Nook 流行,正好经过 40 年. 如今电子书阅读器、电子书变得越来越流行,在北京的地铁上,你会经常看见低头拿着 Kindle、Nook、iPad、汉王的人们.

《系统思考》读后感

- 章明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经别人推荐(都忘了是谁推荐的了~),买了这本《系统思考》,看完前几章,发现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全书的精华也都在前面几章,后面都是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 为什么必须从整体研究系统. 将系统分块通畅破坏了你所试图研究的系统. 如果你破坏了系统内的连接,你就破坏了系统本身. 更奇妙的是,很多系统表现出他们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具备的特征.

Memcache架构新思考

- - ITeye博客
2011年初Marc Kwiatkowski通过Memecache@Facebook介绍了Facebook的Memcache架构,现在重新审视这个架构,仍有很多方面在业界保持先进性. 作为weibo内部数据处理量最大,对数据延迟最敏感的部门,基于本厂2年多来对mc的使用心得,我在本文总结对MC架构的一些新思考.

Google Reade关闭的思考

- - 猫星石 ~CafeNeko
关于google reader所引起的口诛笔伐已经看的足够多了,所以这里我并不想再去谈Google的这个决定正确与否. 我想说的是关于”后GR时代”的一些思考. 关于GR的好我已经听的太多,曾几何时我也是重度的GR脑残粉. 但是早在GR宣布准备关闭时,我一边看着GR里面永远也不会清空的条目,我就在想,我真的还是GR的脑残粉吗.

表单设计的思考

- - 腾讯ISUX - 社交用户体验设计 - Better Experience Through Design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表单,登录账号、填写信息以获取服务、发布内容等. 然而填写表单的过程往往不是特别愉悦的,我们需要消耗时间输入信息,点击提交,可能还需要等待审核;尤其是碰到较为复杂、流程长的表单,如果用户体验较差,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在中途选择放弃. 那么,如何提高用户填写表单的效率,防止他们出错或中途流失,提升愉悦度及转化率呢.

谈CIO思考之重点

- - 人月神话的BLOG
在这里主要针对中大型企业有专门的IT部门和独立开发运维团队的情况,对于这种企业的CIO,核心的一些思考点在哪里,和常规软件企业又有哪些差异. 对于企业IT部门是成本中心,在开源节流上,利润中心的重要性和关注度还是远远高于成本中心,这也是很多企业IT部门往往不受重视的原因,CIO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决策权,在本身没有太多独立开发能力时候更多仅仅是一个运维中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