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Wolfram自述

标签: Startup | 发表时间:2011-07-16 23:59 | 作者:(author unknown) blueslan
出处:http://www.ruanyifeng.com/blog/

大家听说过Stephen Wolfram(斯蒂芬·沃尔夫勒姆)吗?

了解他的经历和成就吗?

我对他了解不多,但是读了下面这篇2005年的演讲,联想到2009年推出的知识引擎WolframAlpha,我觉得他真是传奇人物,在学术上可能与霍金一个级别。

=======================================================

Stephen Wolfram自述
  ----在Y Combinator创业学校的演讲

时间:2005年10月25日

地点:哈佛大学

翻译:阮一峰

原文:http://www.stephenwolfram.com/publications/recent/ycombinatorschool/


这里是创业学校,所以我觉得,应该跟你们讲一点我开公司的事情。

小时候,我从没想过开公司,我想成为一个物理学家。

(图一:1964年,5岁。)

这方面,我进展得很快,15岁就能发表论文了。

(图二:1976年,17岁,在伊顿公学。)

我一直认为,研究一定要用最好的工具。70年代中期,计算机在英国很稀罕。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用的还是纸带。但是,我很快就成了一个相当厉害的程序员。

接下来几年,我在物理学研究中大量使用计算机。即使我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美国计算机,还是不断遇到故障。

二十岁那年,我拿到了博士学位,成为物理学家的梦想进展得很顺利。

(图三:1980年,21岁,博士毕业后立即被加州理工学院聘用。)

但是,我还是想要更好的工具,我明白,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把它们造出来。所以,我就动手了。

1979年,最时髦的计算机语言是C。软件工具的第一个版本花了一年时间,代码有几十万行。主要部分是我写的,剩下的是其他七八个人写的,还有大概五六个人提供过帮助。

那时,我是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我首先想到的是,让学校帮忙推广我的软件。这个想法太糟了,引发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是,我在这里不打算说这些事,只告诉你们,我后来明白了,如果要推广这个软件,必须自己来干。

(图四:1981年,22岁,登上《纽约时报》。)

所以,我成立了一家公司,不过我仍然把自己看做一个学者。

那时,我对商业活动一无所知,我就找了一个CEO,然后筹到了一大笔风险投资。

不久,公司的管理人员对我说:"我们是专业人士,这些事情让我们管就行了。"我试图介入公司的运营,但是遇到了很多挫折。我觉得,很多经营决策都有问题,但是无能为力。

我记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各地的销售人员。他们希望销售人员分布在美国各地,但是我觉得,我们的产品很复杂,管理好外地的销售人员很困难,如果有重大的商业活动,应该直接派人从洛杉矶坐飞机过去。

我认为这是常识,结果却被告知,我对商业并不了解,最好不要插手。后来的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一再发生,我就对自己说:"不行,太荒唐了,我得离开这里。"

(图五:1984年,25岁,开发的软件在Sun-2电脑上运行。)

我就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研究许多很有趣的科学问题,业余时间也做一些高科技的咨询顾问。

你们可能想知道,我的第一家公司后来怎么样了。我告诉你们吧,每一年只要新出现一个热点,风险投资商就让它跟进。结果,它每年都亏钱,但是每年都筹到更多的钱。

最终,在1995年前后,我收到了一大堆公司寄来的文件。我以为它进入破产诉讼了,但是令人万分震惊,事实是它要上市了。

(图六:1984年,25岁,与著名物理学家费曼在一起。)

还是回到我自己的故事,80年代中期,我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主要与复杂性(complexity)的起源有关。看上去,我可以创造一个新的领域。这涉及到大量的工作,我就到处宣扬所谓的"复杂系统研究"(complex systems research),试图吸引别人投入这个领域。

我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出版这方面的专业杂志。这本杂志实际上直到今天还在发行。然后,又在一所大学里成立研究中心。不过,我必须很不好意思地承认,只过了几个星期,我就发现那所大学的管理风格不适合我。

如果我真的想把我的学科发扬光大,最佳策略就是自己做出最好的工具,然后自己用它们来搞研究。

那是1986年,正赶上个人电脑开始拥有足够的计算能力了。

我使用各种各样不同的软件,完成不同的研究。我就有一个想法,也许可以做出一个通用的计算系统,然后我只用这个系统就行了,其他人也会认为这个系统很有用。

这就是激励我做出Mathematica的原因。我下定决心要把它做出来。

(图七:1988年,第一本Mathematica书籍。)

我知道自己需要成立一家公司。

我不想再犯第一次成立公司时的错误,也不想重复我做咨询顾问时看到的别人的错误。这一次,我一定要自己来当CEO,就算犯错,也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那时,我已经有一点钱了,第一批招来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兼职,所以我不需要外部资金。没过多久,我就与NeXT公司、Sun公司、IBM公司达成协议,它们的机器会支持我们的软件。

一年半之前,1988年6月,Mathematica第一版发布了,引起轰动。

(图八:1988年运行Mathematica的Next电脑。)

我记得,那时我有15个雇员。我希望保持小公司的规模,只做一个纯粹的研发型公司。销售和推广的部分(至少销售部分),都留给硬件公司去做。

可惜这种想法行不通。尽管我的愿望很美好,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不同公司的文化差异太大。不久,我就看出来了,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自己的公司来做。

令人高兴的是,后来的事情都很顺利。从那时起,公司一直发展良好,已经超过18年了,而且持续盈利。我也仍然是CEO,一直努力让公司保持小规模,目前公司的核心部分也不过350人左右。

虽然小,但是公司运作得很好。过去17年来,在Mathematica的帮助下,无数新发现和新产品被做出来,全世界顶级的研发人员,大部分都习惯使用它,许许多多其他行业的人也在使用它。

(图九:1990年,Mathematica月刊开始出版。)

我们发明了大量的新技术。我组建了一支稳定的团队,里面有许多天赋高超的人,我真的很享受与他们一起工作。

1991年,公司盈利良好,已经可以上市了。但是,我决定不上市。我希望它始终是我自己的公司,这样我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些长期的项目,比如我的科学研究。

我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投入基础研究。但是就像人们第一次使用望远镜,我将Mathematica投入计算,立刻就看到了各种意想不到、令人激动的发现。这种情况持续发生,已经十年了。

听上去有点疯狂。我每天很晚起床,远程管理一下公司,那时已经是下午了。然后,通宵达旦进行科学研究。

我逐渐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学科。我把它系统地写成了一本书,最终在2002年出版。

(图十:2002年,著作A New Kind Of Science出版。)

新兴的科学让我们看到自然界的大量秘密,通过使用技术,我们还将做到许多现在无法想象的事情。这让人激动,我很高兴自己的生活中可以干这些事情。

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我非常幸运,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在科学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这允许我轻松地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

我总是想做我自己的东西,使得我不可避免要成立自己的公司。这里面有一种交换关系,如果你愿意做更多乏味的事情,你可能赚到更多的钱;如果你不太关心钱,你可能就会得到更多的智力乐趣。

我非常满意现在的状况:我在做真正有趣的东西,而且还赚到足够的钱,可以一直做下去。

(图十一:1994年,35岁,埋头整理书稿。)

2002年以后,既然我的研究成果已经出版,我就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研究工具上面,也就是Mathematica。

你们知道,Mathematica构建在一些有关计算的深刻的想法上面。过去十年来,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些观念和算法不仅可以用来构建Mathematica,还可以用来构建一些更大的东西。最终成果出来的时候,将非常令人激动,我想比Mathematica的第一版还令人激动。

你真正在乎你正在做的事情,这很重要。最近,我每天花大量时间来设计Mathematica,它的语言、功能、界面等等。我试图搞清楚这些事情的基本特性,我觉得这与科学研究的难度不相上下。我试图把那些基本的东西做对,尽可能做到简洁和强大。

我找来能干的人,与我一起工作。我把大量职责交给别人。但是,如果你想要保持整个系统协调和统一,那么有些事情你就必须自己来做。我坚持真正理解每件事。你们知道,每次我有什么地方不懂,就会出差错。

我想这是我管理公司的一个风格。一开始,所有事情都是CEO做,慢慢的,等你理解这些事情以后,你就雇其他人来做。但是如果你没有理解,就把责任委派给其他人,事情就会搞糟。

公司(尤其是私人公司)不可避免地多少带有一点领导人的个性。所以,我的公司就有点古怪,里面有很多聪明的人,每个人实际上都在从事创造,没有纯粹意义上的经理。每个人(包括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创造新东西上面。

(图十二:2002年,43岁,为新书签名。)

我的个人经历就是这样。

我的经验就是,你必须有一些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然后你应该致力于推动它的发展。如果你聪明的话,你很可能会掌握运营公司的诀窍。要让公司运营成功,你需要找到一些真正关心公司的人来领导它。但是,你不能把成立公司的核心动机,委托给其他人。

(完)

文档信息

相关 [stephen wolfram] 推荐:

Stephen Wolfram自述

- blueslan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大家听说过Stephen Wolfram(斯蒂芬·沃尔夫勒姆)吗. 我对他了解不多,但是读了下面这篇2005年的演讲,联想到2009年推出的知识引擎WolframAlpha,我觉得他真是传奇人物,在学术上可能与霍金一个级别. Stephen Wolfram自述.   ----在Y Combinator创业学校的演讲.

Jeopardy, IBM 和 Wolfram|Alpha

- Grandbook - Apple4.us
近一期的时代杂志讲 Singularity,据说人类到 2045 年将进入半电子人时代,电脑获得意识,人类开始衰亡. 怀疑的人也有,但半月前,IBM 开发的 Watson 系统在 Jeopardy!(一译《危险边缘》)中战胜人类对手似乎加剧了人们对机器的预期,引得雀跃或焦虑. 开赛前,Stephen Wolfram 谈论 Wolfram|Alpha 和 Watson 之间的差异,以及,在该领域做过的分析和经验.

WebOS 全球业务部门换人,将由 Stephen DeWitt 领导

- Chrisoul - Engadget 中国版
答案是,这位曾经在 PSB Americas 任职的 Stephen DeWitt ,将会取代 Jon Rubinstein 成为 HP webOS 全球业务部门的领导人,至于一直亲力亲为,站台为 webOS 宣传的 Jon Rubinstein 则将会成为 HP 个人系统部门的资深副主席(怎么这个头衔看上去好像被架空的那种...).

一張照片展示城市的白天到黑夜 – Stephen Wilkes

- Jackie - KAIAK.TW | 城市美學的新態度
美國攝影師 Stephen Wilkes 以美妙的方式來讚揚紐約這個不夜城,利用一張照片來展示紐約各個地標景點從白天到黑夜的景致. 他在每個選定的地點,以 4X5 的相機拍攝每個景點從早到晚的照片,涵蓋的時間範圍超過 10 小時. 之後他再從數百張照片中挑選數十張進行無縫接合的合成後製,完成這些讓人歎為觀止的美麗城市照片,BRAVO.

Stephen Wilkes摄影作品:纽约城从日到夜

- DuckHugh - PADMAG视觉杂志
Stephen Wilkes,美国摄影师,出生于1976年,官方网站:http://www.stephenwilkes.com/. 这组作品名为《Day to Night》(从日到夜),Stephen花费数十小时拍摄纽约城的上百张图片,通过后期制作,组成一系列从白天到夜晚变化融合在同一张图片上的作品,画面明暗变化柔和,充满超现实风格.

Stephen Shames摄影作品:纽约Bronx街区的孩子们

- 和谐牌河蟹 - PADMAG视觉杂志
Stephen Shames,美国摄影师,官方网站:http://www.stephenshames.com. 以上这张拍摄于1990年代,炎热的夏季夜晚,一名孩子整晚睡在防火梯上,点击阅读全文可见更多作品.

耶鲁教授Stephen Stearns 致北大学生的一封信

- - 独角兽资讯
Sterns 是耶鲁大学知名进化生物学家,本学期在北大开设Key Issues in Evolution 和 Principles of Evolution 两门课程,总计40余名学生. 在12月初,有一位学生交的期末论文中发现明显剽窃,为此教授公开宣布判此人零分并致函所有同学以示告诫. 然而所有论文都递交之后,又发现两人有严重剽窃行为.

Wolfram推出新的数据交互格式

- ccyuling - Solidot
Mathematica软件开发商Wolfram Research发布了一个复杂数据集的可视化和交互平台. 利用Wolfram的Computable Document Format(CDF),用户能创造出数据集的可视化描绘,并可被其他人操作. CDF让浏览者获得的不仅仅是原始数据集,而且还包括不同数据集之间关系形成的算法,可用于展示数据的交互.

Wolfram推出新的数据交互格式CDF

- Leonhard - cnBeta全文版
Mathematica软件开发商Wolfram Research发布了一个复杂数据集的可视化和交互平台. 利用Wolfram的Computable Document Format(CDF),用户能创造出数据集的可视化描绘,并可被其他人操作. CDF让浏览者获得的不仅仅是原始数据集,而且还包括不同数据集之间关系形成的算法,可用于展示数据的交互.

[小红猪]Jeopardy!,IBM和Wolfram|Alpha不可不说的故事

- L - 科学松鼠会
原文写于IBM超级计算机沃森在智力竞赛节目“Jeopardy. ”大显神威前,将著名的Wolfram|Alpha项目和沃森的进行了比较,讲述二者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译者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可,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在在北京市某公司做软件测试. 这是我第一次翻译科学松鼠会的文章,我表示情绪激动,压力很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