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

标签: Computer-電腦與人生 Life-生活雜記 entrepreneur sikuli | 发表时间:2011-10-29 10:39 | 作者:vgod liu
出处:http://blog.vgod.tw/

這個月資訊界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去世,很多人爭相討論到底誰才真正改變了世界,誰的影響力才大。Steve Jobs的死訊讓千萬人悼念,但發明C語言和UNIX的Dennis Ritchie和AI之父John McCarthy的消息就沒有受到如此廣大的注目。剛好最近很常和人聊到相關的話題,所以想寫篇文章讓自己反芻一些想法,也順便交換一些意見。

四年前,當我在申請博士班時,我還不確定我想做什麼以及我能做什麼。我知道自己個熱愛技術、喜歡親手打造工具來解決問題的工程師。我喜歡憑一己之力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喜歡挑戰新鮮的事物,討厭做重複無趣的事情。當時我有兩條路可以選,出國念博士班,或是留在臺灣做軟體工程師。我幾乎沒什麼猶豫就選了出國,畢竟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雖然收入會比去工作少,但只要夠生活其實也不是那麼重要。

到了美國後,做了幾年研究,朝了夢想靠近了一點,但對於很多事的想法都有些轉變。

先來說說一些關於影響力(impact)的想法。在學術界做研究,最直接的產物是論文(paper)。研究人員都希望自己的論文可以在自己的領域裡掀起一些漣漪,把自己的想法擴散出去,甚至流芳百世。但有個問題是,一個研究的影響力不是短時間內看得出來的,一個好的想法可能會埋在數十年前的論文中,直到某個人不小心看到了才衍生出諾貝爾獎等級的產物。所以做研究的人通常不太會計較論文寫出來後到底有沒有用,因為根本就沒辦法知道。一兩年內沒被人引用不代表十年後就不會有,同樣的,即使一時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可能過兩年就又沉寂下來被人遺忘。

這就是在學術界的難處,很多發明和想法的價值不是馬上看得到的,甚至最後演變成產品後大家也不會知道最原始想法的來源是誰。簡單的說,學術界缺乏一個有效率的機制來快速強化有價值的想法和研究,而只能讓這些論文自然的發展和淘汰。如果剛好有人發現某個論文的價值,就會把它實作成產品再推到市面上給一般消費者使用。但如果沒有的話,這些論文就等於是白寫了,也不會對學術界以外的人造成什麼影響。

我喜歡做自己喜歡的研究,但我也想要自己做的東西是有實用價值的,而不是紙上談兵的理論。所以在研究工作之餘,我也花了很多時間把我的研究成果(像是sikuli)打造成真正能用的軟體並公布出來,讓大家馬上就能享受到成果,而不是等若干年後有個很閒的人碰巧發現這想法才把它實作出來。之前有個朋友問我要怎麼在做研究和instant impact(立即的影響力)中做選擇,我的答案很簡單:「這兩件事並不是互相衝突的,是可以同時完成的」。

話雖如此,如果談到影響力的大小,那我的答案可能又會有點不一樣。讓我從另一個體悟說起。

這幾年來還有個很大的體悟是:「個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社會中每一種角色都很重要」。雖然看起來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廢話,但工程師個性的人就是喜歡凡事自己動手做。馬桶壞了自己修,燈泡不亮自己換,就連公寓附的微波爐壞了我都想先幫他們debug一下確定問題根源後再找人來換。凡事自己做是很有成就感,但如果真的想擴大影響力時,就會有點力不從心。

舉例來說,Steve Jobs和Steve Wozniak當初打造蘋果一號和蘋果二號時,如果缺少了任何一個人,這件事都不會成功。很多技術本位的人覺得工程師才是真正做事情的人,如果不是工程師(Woz)打造產品,那商人(Jobs)要賣什麼?但反過來想,如果不是Jobs幫Woz把他的蘋果一號推銷出去,Woz也不能拿這個收入來繼續研發蘋果二號,而蘋果一號也就只會是他閒暇時候的個人玩具而已。這兩個人的角色不同,但卻是完全的互補對方的短處,而蘋果這家公司也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持續不斷把產品轉化成價值(也就是金錢),再拿回來繼續研發更好的產品。這個稱為「商業行為」的正向循環是人類社會中非常強而有力的發明,可以不斷自我成長,同時又讓更多人受惠。

看完Apple的例子後,讓我們來看不採用這個稱為(邪惡)商業行為的正向循環時會發生什麼事。以我自己的sikuli為例,我在去年初釋出第一個版本後,這一年多來有九個版本更新,其中三次是重大的更新,總共被下載了二十多萬次(在官方網站上,至於其他各地的mirror我就不知道有多少了)。看起來是不錯的數字吧?我當初釋出並open source的目的就是希望讓更多人使用,也希望有些開發者能進來幫助我開發、翻譯、寫文件之類的,好讓這個東西獲得一定的動能自我發展下去。

但過了一年多後,我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一個不營利的open source專案是非常難自我成長的,因為缺乏直接的誘因($$$),我沒辦法雇別人來加入開發,只能祈求剛好有人對這東西「有興趣」,並且有足夠的「能力」、「時間」、「毅力」看懂我原本的code,並加入「符合專案方向」的修改。以上的條件要全部都能滿足,才會有人發個email給我說「嘿 我想送一個patch….」。此外,因為這專案開始只有兩個開發者,沒有其他專長的人,所以我們有很多事都沒辦法做。例如說,我們沒辦法一一回答用戶的問題,因為實在太多五花八門的問題了(客戶關係管理失敗);沒有人去推銷或廣告sikuli的存在(一切都靠口耳相傳);沒有足夠人力填寫和維護文件;沒有人幫我們在各種環境做測試(只好直接拿用戶當白老鼠);沒有專業設計師設計使用介面、網站、logo(一切都是我自己東拼西湊的);沒有人做市場調查,研究什麼功能才是最重要的(所有先做的功能都是我自以為重要的)….有太多事都是我們想做但無能為力的。雖然後來有個熱心的粉絲常駐在我們的論壇上回答絕大多數的問題,甚至還幫我們寫了大多數的文件,但開發力量還是一直很薄弱,有很多我們想做的東西一直都沒時間沒人力去做。看看這個commit log就可以了解了(前兩個是核心開發者,後面都是用戶):

1065 Tsung-Hsiang Chang (其中有19個是用戶送來的patch)
94 Tom Yeh
61 RaiMan
34 Karl-Michael Schneider
9 anatoly techtonik
1 Arnaud Gelas

殘酷的事實:雖然用戶不少,但所有的commit裡面只有11%是由核心開發者以外的人貢獻的(包括了code和documentation)。(更殘酷的是我一個人就佔了超過八成的commit,要是我停下來的話整個專案就等於是死了)

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我知道有很多事能做來讓這個軟體變得簡單、更完美、讓更多人能使用,但一個像這樣的open source專案缺乏誘因吸引更多不同專長的人加入,靠一兩個人閒暇的時間和力量是沒辦法長久經營下去的。這時候我就覺得非常需要一個像Steve Jobs一樣的人來幫忙,因為商業化可以很有效率的讓這個軟體持續成長,並直接讓更多人受惠。工程師雖然是做出產品的人,但如果沒有商人來把產品賣出去,換成資金進來繼續研發,現代社會就不會有這麼多種精緻、可靠、高品質的產品可以用,很多高科技原型就永遠都只會是工程師的玩具而已。

體會到這點後,突然也可以了解世界上很多職業存在的理由和價值。例如佔領華爾街的人說,華爾街只是把錢從一手拿進來,再從另一隻手轉出去,憑什麼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回答這種問題的時候,其實只要想想:如果沒有這些人存在,世界會變什麼樣?一個簡短的答案可能是:沒有華爾街,大家的錢就會放在家裡,放再久也不會有利息(甚至還有可能發霉或被蟲吃掉),因為沒人把大家的錢拿去再投資;需要錢的人(例如想創業的人),也不容易借到錢或找到人投資,因為大家只能跟認識的親朋好友湊錢;假設有一兩個人願意借錢,運氣好可能不用利息,但同樣的運氣不好可能會被收高額利息而不自知(因為沒有流通的市場,所以也不會有一個大家公認的合理利率)。從這個角度一想,促進經濟有效率的流通(也就是把錢從一手拿進來,再從另一手轉出去)的確是非常重要,即使他們沒有實際生產出什麼東西,但也對社會帶來很大的價值貢獻。同樣的道理,工程師老瞧不起銷售人員憑一張嘴就可以拿高額獎金,但仔細想想,要是沒有人銷售產品,公司就沒有收入讓工程師製造更好的產品了。如果用經濟學來解釋,每個角色的價值都是市場決定的,如果銷售很簡單又好賺,那工程師就會自產自銷而不是交給別人來做了。

以前我總覺得商人是邪惡的化身,但當自己想開始把影響力擴大時,就會發現每一種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經營公司也不見得是要以賺錢為目的,而可以是為了研發更好的產品而建立的一個生態系統。而社會中每一種角色都有其重要性,每一種人的貢獻和影響力也很難比較,與其爭論這些事,倒不如做好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來改變這個世界。

相关 [Computer-電腦與人生 Life-生活雜記 entrepreneur sikuli ] 推荐:

做研究與寫論文

- cong - vgod's blog
最近有幾篇頗有爭議的文章「陳鍾誠給李家同的一封公開信」和 「陳鍾誠給李家同的第二封公開信」,針對李家同批判他是現在學術界獨尊論文的始作俑者,並指出應該要有其他的研究產物或評鑑方法(像是寫一個作業系統、做一個CPU之類的). 雖然李家同常常講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話,但就這兩篇文章而言我還真覺得李家同挺無辜的,連學術界獨尊論文的事也怪到他頭上實在有點牛頭不對馬嘴.

影響力

- liu - vgod's blog
這個月資訊界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去世,很多人爭相討論到底誰才真正改變了世界,誰的影響力才大. Steve Jobs的死訊讓千萬人悼念,但發明C語言和UNIX的Dennis Ritchie和AI之父John McCarthy的消息就沒有受到如此廣大的注目. 剛好最近很常和人聊到相關的話題,所以想寫篇文章讓自己反芻一些想法,也順便交換一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