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倒逼教育革新

标签: 技术 教育 | 发表时间:2012-07-02 04:56 | 作者:南桥
出处:http://berlinfang.blog.163.com
近来读到信息专家涂子沛兄的几篇文章,谈论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深层改变,读来大有收获。涂先生最近出了《大数据》一书。最近几篇文章中,他从数据的视角,分析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学校的公开课现象,让人耳目一新。他还提出了“微学位”、“微学校”等一些概念。诸位可别小瞧这些说法。一旦用人单位开始看重这些“微学位”、“微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我们关于“名校”、高考、就业的思考都要格式化了重新开始。

作为奋战在教育技术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我发现,过去把信息工具单纯作为载体的时代已经过去。教育研究者理查德·克拉克(Richard Clark)曾称,形形色色的教学新媒体,并不能影响教学效果,“就好比运蔬菜的卡车,不能影响我们的营养一样。”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信息技术的更新,正在倒逼教育的改革,就好比运蔬菜的卡车,影响了一个小区居民蔬菜消费的品种一样。

这中间最大的改变是教师的角色。在稀缺年代,知识奇货可居,学生受限于“砖和水泥”这种传统的学习空间,老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也就是所谓“舞台上智者”(sage on the stage)的模式。该模式所依据的教育观念,是师生之间存在知识的差距。涂文中,教育被定义为知识的传输。这是我唯一不敢苟同之处。教育过程中知识传输本身不是目的。学习是要引起我们行为的深刻改变,是要在我们大脑深处闹革命。这个过程涉及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包括技能(包括蓄意思维的技能)和态度(比如对学习内容的好恶),以及三者的有机结合。比如,如果缺乏对学习者心态的认知,不去激发学习的动力,知识的传输过程,就可能成为一种从老师课本到学生笔记之间的机械转换,这中间,知识绕开了老师和学生的大脑。

社会的发展,使得稀缺文化转入过剩文化。网络也打破了空间、时间甚至学习层次的壁垒,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除了传统教室之外,大家可从网络公开课、各类教学视频、音频、甚至同类学生中间得到学习。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地来到课堂,他们带着各自资源和背景,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建构的、交互的教学方法日益受欢迎。

这种转变当中,老师也面临巨大挑战,当然这些挑战也是机遇。他们不再是“舞台上的智者”,而是“边上的向导”(guide on the side)。老师的优势,不再是仅仅是知识的丰富,其鉴别力也是新的竞争力之一。他们要能够在泥沙俱下的教学资源中,帮学生甄别、挑选、引导他们如何去吸收消化。其角色从过去知识卡车的司机,变作学生心智发展的“营养师”了。

技术为老师主动的革新提供了各种可能。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艾瑞克·马祖尔(Eric Mazur),多年教学公共物理课,效果不佳,于是开始用“同伴式学习”的方法,在自己的讲授之后,让学生分组自己互相教学,结果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反而更好。新墨西哥州圣璜学院(San Juan College)开始使用“一分钟微讲座”(micro lecture)的方式, 重组教学,把需要灌输的教学内容录成微讲座上网,课堂时间集中于讨论、实验、小组作业等。网络教学,使得以前做梦也想像不到的一些教学,成了可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约翰·鲍依尔(John Boyer)教授,教起了3000人的超级大课,他利用Ustream开展网络上的答问。他去年还成功地邀请到缅甸的昂山素季,通过Skype, 给他的学生来做客座报告。

技术可能给出色的老师更大的平台,也可能让平庸的老师倍感困扰。自从2007年起,iTunesU上的各类教学视频,被下载了7亿多次。如同繁多的教材会优胜劣汰一样,随着免费教学视频的增加,一些出色的老师将脱颖而出,影响全世界的学生。这种影响和事业满足感,丝毫不会亚于小课堂内的教学影响。耶鲁大学的诗歌教授哈莫尔(Langdon Hammer)就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受益者之一。他的“学生”,近到耶鲁课堂,远到养牦牛的民间诗人。

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是一个大转变的时代。我亲眼目睹着教学的各种力量在重新洗牌。或许我们说教育革命言过其实,各种变化是在更迭着逐步推进,多元化教学模式可能会长期并存。但确实,技术从外围,给教师增加了新的“竞争对手”。技术又导致了学生预期、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从内部,促进教学过程的变更。学生队伍变了,不好带了,但是这中间,不知藏了多少的机遇,等着有心的老师去发现。

《南方都市报》2012年7月2日

相关 [技术 教育] 推荐:

一只眼看教育技术(全文)

- Ashaum - 竹立的BLOG
【这是我2011年9月17日在宁夏大学召开的“教育技术西部论坛暨东西部教育技术院长、系主任研讨会”上的发言,事后我凭回忆记录并作了一些小小的整理.     非常感谢程建刚教授和张玲院长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在这个会上发表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在我之前作报告的都是教育技术专家,在我之后作报告的也都是教育技术专家,只有我一个人不是.

技术倒逼教育革新

- - 南桥的博客
近来读到信息专家涂子沛兄的几篇文章,谈论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深层改变,读来大有收获. 最近几篇文章中,他从数据的视角,分析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学校的公开课现象,让人耳目一新. 他还提出了“微学位”、“微学校”等一些概念. 一旦用人单位开始看重这些“微学位”、“微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我们关于“名校”、高考、就业的思考都要格式化了重新开始.

信息技术教育何去何从

- - 教育技术前沿探索
  收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邮寄来的最新一期即第6期杂志,封面上非常醒目的红字标题,叫《信息技术课程:何去何从. 》翻开杂志,看到一组4 篇文章:.   刘向永:追问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之路.   王爱胜: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路向随想录.   孙   众:山的那边是什么.   围绕着新课标条件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之走向展开,这让Johnnie来了兴致,翻开来仔细阅读.

【iShout】十年教育经验:技术不应漠视教育的规律

-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编者按:庄秀丽是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技术学院教师,有十年教学经验. 从 2007 年开始,她尝试将自己学习成长经验与自身专业学科特点结合,开始尝试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选修课:“网络社会互联学习技术与工具”、“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与方法”. 2008 年,她与他人发起“ 教育大发现”社区,现在成为网络上有影响力的、强调教育与技术结合的公益社区.

美国教师最常用的十款教育技术工具

- - 且行资源
教育技术融入课堂的案例越来越多,想一想自己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使用百度搜索或自己演示的PPT之外,还有哪些应用教育技术的案例. 1、LittleBits,LittleBits提供了各种电路元件,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手来创造. 运用这些彩色的可爱电路小元件,孩子们可以制作自己的电动小车或是音乐播放器. PS:这个就是电子积木,国内也有,感觉推荐这个.....是广告吗.

教育技术几个专业讲座下载——来自于e起来

- - 且行资源
1,冯超:课件开发与制作. 讲座内容提纲: 一、课件开发知识体系 二、细节性教学设计分享 三、课件工具和新技术. 视频讲座资料下载: http://www.etthink.com/thread-11946-1-1.html. 2,吴林容:人人要懂得一些教学设计. 讲座资料下载: http://www.etthink.com/thread-11947-1-1.html.

形式教育

- chitsaou - Ant's ATField
有一篇侯文詠的專訪,主題是「侯文詠:先鼓舞孩子的熱情吧. 想了解更完整內容的人,歡迎選購. 這裡摘出一部分的內容,這份內容在各大網路新聞平台也可以找到. 我(註:侯文詠)的文章被放入教科書中,有一次我兒子問我:「你的那篇文章學校會考什麼. 」考完之後他拿回來讓我考一次,我居然考八十幾分,我兒子跟我說在他們班上排第十三名.

谈教育

- - XiaoleiTech
作为一个还在读书的学生,我似乎并没有资格去谈论现行的教育;然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要读到27岁才能毕业的学生来说,在学校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又应该很有发言权. 今天在这里要谈的教育,不是“中式教育”,而是“我国的教育”. 没错,在我眼中,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所谓的中式教育,我认为更多的是指相对于西式教育不同的传统儒家教学.

【教育行业】互联网教育

-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目前国内外在线教育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市场很热,但用户很冷,真正贴近用户需求的不多. 大部分产品还是传统教育的填鸭式思维,无非是培训视频、课件资源、题库、个人空间、教育资讯等等,做下资源整合,较少从用户出发思考需求,从市场出发挖掘需求. 小学、初中、高中的应试教育,传统教育已经做的很好了. 从互联网教育角度来讲,还需加强的是传统教育的信息化,如在线视频、在线测试、题库等等,有效补充线下教育的不足.

苦逼的教育

- - 东西
我的同事Jim也是老师,他和我经常切磋教学方法. 有一天他从教室回来,问我:你听到教学楼那边传来的爆炸声没有. 他笑着说:It's students' minds being blown away.  他是说他用的某个教学方法管用,学生为之震撼,教学效果形势大好. 意思是某事听来让你震撼,约等于中文中说的“震撼麻痹而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