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的误区(by Albert)

标签: PIM/PKM Uncategorized | 发表时间:2011-03-10 07:00 | 作者:Albert James
出处:http://xbeta.info

[xbeta转载说明] 2011年计划实践PKM和GTD,并分享一些非主流的看法。虽然在留言中勇敢了一下,做了“GTD是鸦片,PKM是伪命题”的粗暴式总结,但在正文中,却仍然谨慎。读者越期待,就越不敢轻易下笔,就一直没有开始这个话题。机缘终于来了,Albert兄发邮件分享他的PKM观点,拜读之后,发现与我的观点比较一致。改错即进步,止恶即行善。避免知识管理的误区,才能走上PKM的正道。感谢Albert有心有益的总结,为了更多朋友共享,特做转载。[via]

知行合一。由 shufami.com 生成

[Albert正文] 接触个人知识管理很长时间了,慢慢开始深入到一些细节性的问题。需要分享一些重要的概念给大家,因为这些概念是被很多人所混用的。而这些混用的概念,可能是你我曾经犯过或者正在犯的错误。

1 误把PIM当做PKM,以收集为始,整理为终

个人知识管理,又名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是一种个人收集,验证,存储,搜索,提取,分享知识的过程。PKM有一个相对应的概念叫做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区别如下有两点:   

从对象而言,PKM面向的是知识工作者,而PIM面向非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即有创新需求的工作。
从过程而言,PIM只采用了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收集,存储,搜索的过程。

可以这样说,PIM只是PKM的子集。很多人使用知识管理软件很长时间,却只是停留在PIM的阶段。知识管理软件就像是一个收纳箱一样,收纳了他们收集的所有信息。而这些知识并没有像化学药剂一样产生连锁反应,所以其对收集者带来的帮助也不是特别明显了。

2 抱着宁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心态收集整理知识

切记一个观念:不是所有知识都是正确而有效的!我们认为, 你应该自己决定应该选择什么,应该忽视什么,要做出这个决定,你就必须带着一个特定的态度来阅读–一个提出问题的态度。阅读材料的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海绵式思维,一种是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的获得,阅读者很仔细地阅读文章的每一句话,试图理解每一个问题,他会标记出关键字和关键性的句子,而淘金式思维强调与知识积极的互动,采用淘金式思维的人会做什么呢?就像采用海绵式思维的人一样,他也带着获取新知识的意愿来阅读,这是两者唯一的相似之处。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者观念。(参见《Ask the right question —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收集整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鉴定知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不过,我们很幸运,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学习CriticalThinking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方面的理解。

3 提取知识是终点吗?

如何您和我一样已经很正确地理解了PIM和PKM的关键区别,那么您肯定也明白了,知识如果不加以提取,他永远是别人的知识,而不是你的化学药剂。

我们当初收集知识的目的可能很单纯:为了更快地检索到在记忆中已经模糊的知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你只有几千条数据,这是OK的。如果10万条?100万条呢?您还会这么自信吗?估计您会被存储在数据库的数据搞疯掉,因为即使采用关键字加标签的限制搜索返回的信息量也是巨大的。而您总是不停的添加标签,分类文档,累么?

我的建议是,提取关键性的知识,写文档总结知识,把显性知识转化为内隐知识,删除已经吸收掉的数据。

提取关键性知识并写文档总结知识点是PKM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关于写的好处,可以参见这里:《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把显性知识转化为内隐知识之后,我们可以很愉快地删除掉那些数据,或者存档起来。

4 我需要分享知识吗?

在创建这个blog之前,曾经我创建过一个Linux的技术博客,并认识了很多国内的开源开发者,他们不求利益,只是为了纯粹的兴趣而搞开源,和他们交流了很多经验,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一群人深深地影响了我,乃至对我整个职业道路。

如果不懂得分享,知识永远只是你的,如果知识不能流动,就像地上的一滩水,面积永远只有这么大。流动的知识却能被注入更多的活力,也许您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也请不要小瞧“砖家”的威力,他们也许会提出一个问题,吓你一大跳!

分享知识不只是分享,也完善了你的知识。

5 什么是终点?

我没有看到终点。

也许我会偶尔小小骄傲一下,我对某某问题的认知已经达到一个很不错的程度。以我做程序员的经验来看,没有任何程序敢说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程度,即使KnuthTAOCP一书的作者)号称他的排版程序没有bug,甚至用金钱来悬赏,估计也不敢说他实现了所有用户期待的功能。每一个程序总有一个可改进的空间,或是功能,或是算法,问题是,这种改进需求我们还没有一个已知的办法来衡量。

这个道理同样可以推导到PKM上来。你写的或者别人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文字,都有值得推敲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往往备受瞩目的名人却也是备受批评。推敲的庞大力量可以击毁一座长城。

这只是一个提醒,不要怀疑自己,抱着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的心态来做PKM,而不是陷入一个寻找终点的黑洞中。

-- http://xbeta.info  ( 6793ee6ca67cfacc9d4333d9ae43a11b)
您可能也喜欢:
Tobu: 海量文本信息管理软件
网文快捕(CyberArticle)免费版
CintaNotes:替代EverNote的轻量级笔记软件(v1.4)
寻找最好的笔记软件:梦想篇/结论 (v1.0)
[投稿]Pkm工具:Vimwiki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管理经验谈:面对信息盲区如何决策?投掷硬币! (@tech2ipo)
KeePass 值得信赖的开源免费绿色密码管理器软件 (@iplaysoft)
Wiz 为知个人知识管理 - 很有潜力的免费国产笔记类软件 (@iplaysoft)
EverNote 极致的免费笔记资料管理软件 (数据网络同步、支持PC、Mac与手机多平台) (@iplaysoft)
秋叶职场感悟之四十一—这样的罚款制度有用吗? (@70man)
无觅

相关 [个人 知识管理 by] 推荐:

敏捷个人:个人知识管理

- zhoujg - 博客园-周金根
PDF下载:个人知识管理 - 周金根. 敏捷个人,认识自我,管理自我. 欢迎加入敏捷个人北京俱乐部 http://t.cn/hdEWPf. 推荐:你可能需要的在线电子书   .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openexpressapp. 敏捷个人sina围裙:http://q.t.sina.com.cn/135484  .

个人知识管理的误区(by Albert)

- James - 善用佳软
[xbeta转载说明] 2011年计划实践PKM和GTD,并分享一些非主流的看法. 虽然在留言中勇敢了一下,做了“GTD是鸦片,PKM是伪命题”的粗暴式总结,但在正文中,却仍然谨慎. 读者越期待,就越不敢轻易下笔,就一直没有开始这个话题. 机缘终于来了,Albert兄发邮件分享他的PKM观点,拜读之后,发现与我的观点比较一致.

个人知识管理的误区

- Albert.Zhou - I'm Albert
接触个人知识管理很长时间了,慢慢开始深入到一些细节性的问题. 需要分享一些重要的概念给大家,因为这些概念是被很多人所混用的. 而这些混用的概念,可能是你我曾经犯过或者正在犯的错误. 1 误把PIM当做PKM,以收集为始,整理为终. 个人知识管理,又名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是一种个人收集,验证,存储,搜索,提取,分享知识的过程.

基于Google Reader的个人知识管理方案

- 土豆 - 中文热文榜|最新
methanol 在 GoogleReader 说. 还有 joey, LiuWeifeng, 推荐,查看全部 83 个推荐 84 次分享. 月光博客发表于2010-05-10 09:03:35.   先前我写的《基于Dropbox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讲述了使用Dropbox在个人知识管理的保存知识方面的技巧,而个人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获取知识,今天月光博客就介绍一下如何通过Google Reader快速的阅读、标记、分类和存储各类知识的技巧.

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软件

- Carl.King - 月光博客
  前些天看了一本书《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对于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内容颇有些感悟,这里我就总结一下我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所用到的工具软件,供大家参考.   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一般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

应用Google Reader帮助个人知识管理

- lichzy - Oh My Media
在本周的《社会化媒体应用与入门》课程中,向同学们介绍了Google Reader这样一个“杀手级应用”. 我想启发大家思考的是,如何将这样一个基于RSS的应用,用来帮助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及业余兴趣领域的积累. 下面是我制作的有关思维导图:. (此图的制作参考借鉴了月光博客制作的图). 一直想强调的是,技术的发展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但究竟能用它们做到什么,取决于我们的想象力与执行力.

个人知识管理最常见的误区

- - 陶海涛的博客
今天在整理一系列课程的大纲的时候,其中有一个部分是关于知识管理的环节,在做到这的时候突然间发现我似乎很久都没怎么去碰过这个话题了,前两天看到了一段文字让我记忆深刻,大致的意思是知识的价值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而在于在合适的时间里你能够想起合适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晚上在知乎上的时候刚好看到了一个关于知识管理的误区的问题,特意整理一下与大家分享.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2014-03-08

- - CSDN博客综合推荐文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   个人通过工具(即软件)建立知识体系(是一个知识网络)并不断跟踪完善优化,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并且随时据情况进行结构调整或内容更新,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

个人知识管理常用软件工具介绍(2013年最新版)

- - 一抹新绿
一把菜刀,厨师可以用来做出可口的美味佳肴,也可以被用作杀人的凶器,这就是工具的特性,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工具亦如此. 进一步说,同样一把菜刀厨师可以做满汉全席,即便用同样的菜刀你可能连西红柿鸡蛋也做不好:工具只有与头脑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工具背后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如果不理解这些理念和方法,工具等于零.

解构知识管理(上)

- Greyby - 语虚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21世纪的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 在信息时代里,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而知识工作者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资产,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 知识管理将使组织和个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并做出更好地决策. 在2000年的里斯本欧洲理事会上,知识管理更是被上升到战略的层次:"欧洲将用更好的工作和社会凝聚力推动经济发展,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知识经济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