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IT评论网】软件开发中需要更多的偏执

标签: 心得体会 敏捷宣言 Rails Ruby | 发表时间:2011-07-13 00:08 | 作者:Aqee iyuan
出处:http://www.aqee.net
本文是从 A Call for Strong Opinion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这篇文章翻译而来。

程序员有时候会让你难以接受,因为他们对于自己使用的开发工具或开发方法有一种狂热的偏执,给人一种很固执的感觉。而Smart Bear Software软件公司创始人Jason Cohen却指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软件开发中的偏执是件好事。

你会突然发现,所有的软件框架都很偏执。我喜欢它们这样。我们需要它们偏执。

敏捷开发宣言是头一个清晰的表达出它的偏执观点的好样板。没有模棱两可的话,有的只是明确的取舍,例如评估对比“可运行的软件”和“全面详细的文档”。如果你要问是该去写一个需求文档,还是写一个具有可读性的集成测试用例,你很清楚的能知道一个敏捷份子会怎样回答。

Ruby on Rails的偏执更强烈,例如这无处不在的“约定优于配置”思想。不管你何时用它,你完全可以相信,Rails里写出一个方法会让你节约更多的字符。

大多数的软件开发方法都是在宣扬一种哲学或思维定式。在很多团体里这的表现的很明显,他们对某种编程语言深信不疑。有些软件创业团队或公司对一些“大家熟知”的企业文化奉若圣经。你也许并不会赞成他们的一些基本观点,但一个得到共识的信念会让一个团队更加紧密。

事实上,Rails的偏执如此的走极端,以至于让人怀疑它的一些做法是否值得。例如,在RailsGuides——一个讨论Rails基本知识的地方——当他们谈论Rails代码生成引擎时,他们特别的指出,使用一个空的controller类就能让你把页面跑起来,这是多么的酷。但他们随即就接着说,在实际使用中,你总是需要一个这样没什么用处的controller类来帮你让东西跑起来。

为什么非要搞一个这样的空类?这不很让人困惑吗?你几乎从来不用它。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写出一大篇文章,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从大方面来看,这样的策略有很明显的好处:

  • 更少的代码
  • … 这意味着更少的bug
  • … 这意味代码更容易维护
  • 一旦一个程序员知道了这种约定,他将会有更高的效率,因为在新开发或维护旧的软件时,他都不需要写那些公式化的代码了。
  • 一个程序员对一个陌生的项目能很容易的上手,因为这些约定在所有Rails项目中都是相同的。很多东西你都不需要去思考或争论。
  • 就像编码风格,如何编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有共识,Rails的约定是统一的。

但这也有很明显的弊端:

  • 对于一个Rails新手来说,你数小时也未必能写出几行能用的代码,因为从代码上你看不出什么用处。
  • 当Rails改变约定时(例如迁移到Rails 3),很多的东西都不能用了。而且,约定改变导致的问题你很难找出原因,因为代码本身看不出什么错误。例如,当Java里的接口改变时,你的程序是编译不过去的。Ruby 和 Rails 可不是这样。
  • 如果你没有很好的代码测试覆盖率的话,那很容易出问题,因为你的开发工具连最基本的错误都不会提示你。这导致了很多愚蠢的bug,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编写和维护一些只是用来检测弱智bug的测试用例。
  • 你很难写出,或根本不可能写出一些有用的开发工具——例如代码自动反射——因为这些代码里没有包含足够的信息。这意味着你要手工写更多的代码,工具不能帮你。

Rails这样做“对”吗?也许一个禅宗大师会这样说:你这是个错误的问题。

问题应该是:对于你的项目,你的团队,你的文化,你的目标,你应该做如何的权衡取舍?

而Rails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决定了做如何的取舍,并一直坚持这条道路走下去。

它们这样做就是向我们程序员宣告:这是我们的选择。所以才出现了我们上面的讨论,所以我们才要瞪大眼睛做出自己的选择。

情况是:所有的平台,框架,类库都是偏执的。它们只是不去声明,或者并不始终如一的偏执。它们不声明,我们也就很难知道我们使用它们将会做怎样的取舍。我们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却去抱怨工具的的不好。郁闷!

我坚持认为:不仅要有更多的偏执;而且我们要更好的表达出这些偏执是什么。


本文来自外刊IT评论网(www.aqee.net),原始地址:软件开发中需要更多的偏执

相关 [it 软件开发 需要] 推荐:

【外刊IT评论网】软件开发中需要更多的偏执

- iyuan - 外刊IT评论
本文是从 A Call for Strong Opinion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这篇文章翻译而来. 程序员有时候会让你难以接受,因为他们对于自己使用的开发工具或开发方法有一种狂热的偏执,给人一种很固执的感觉. 而Smart Bear Software软件公司创始人Jason Cohen却指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软件开发中的偏执是件好事.

软件开发的核心

- - 博客园_知识库
  「我们一直这样做开发,时间做久了,便忘了当初的本意.   有关软件系统开发,我们谈些什么.   我们谈过程,编码规范、开发流程、同行评审、结对编程、持续集成,从瀑布到敏捷再到极限编程.   我们谈架构,企业级、J2EE、容器化、SOA(面向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微服务化).   我们谈规模,大容量、高并发、大数据.

软件开发的“三重门”

- - 酷壳 - CoolShell.cn
自从上次写了“ 程序员技术练级攻略” 以来,就觉得似乎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谈到,但当时没有继续思考了. 而春节前有人问我,是做底层技术,还是做业务. 这问题让我思考了很多,不由自主地回顾了一 下我这十多年的软件开发经历,并顺着整理分类了一下自己解决过的若干问题,还发散想了很多,经过了一个春节假期的发酵,产生了下面这篇文章.

软件开发的人文关怀

- - 博客园_知识库
  几年前,我从温伯格的《技术领导之路》中学到一点:技术人员往往更喜欢和机器打交道,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更适合和机器打交道;但是,优秀的技术人员必须(也必然)具备好的沟通能力. 所以,温伯格鼓励各位技术人员多加练习和其他人打交道的能力. 温伯格的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成的,好的技术人员一定需要“勇敢”面对他人,不能被“自实现的预言”局限在机器的世界里.

软件吞噬软件开发

- - PingWest中文网
软件蚕食世界,自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连接线上线下服务后,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每一项实用的服务可以由小团队来完成. 以WhatsApp为例,这款被高调收购的IM应用,拥有4.5亿月活跃用户,70%的日活跃率,至今还保持每天新增用户1000万的速度. 但这些服务居然由32名工程师支撑下来了,所以有了业界八卦“每位员工价值20亿”的说法.

软件开发中的两种态度

- - 外刊IT评论网
一种态度认为,应该对程序员在软件开发中的行为进行约束( DirectingAttitude). 持这种态度的人认为大部分的程序员水平都不高(谣传说有50%的人低于平均水平),所以应该对他们所做的事情进行管教约束. 要防止他们做一些可能会给他们正在开发的系统带来危害的事情. 通常,这种态度体现在一些系统设计和工具中时,你会发现它们会试图阻止程序员去做某些事情,限制程序员的一些做法,以此避免他们陷入过于复杂的境况.

软件开发的人文关怀

- - 极客公园-GeekPark
我是极客公园黑板报认证值日生. [核心提示]软件可以没有活力,而软件开发却不能没有活力;程序可以像机器一样,程序员却不能像机器一样. 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应当增添更多的人文关怀,把开发人员当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视为程序或者工具. 编辑注记:本文来自余晟的博客 乱象,印记. 作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提出了一些给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人文关怀的可行措施.

软件开发模型综述

-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软件开发模型概述. 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是1970年W·Royce提出的瀑布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指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有时也包括维护阶段.

防火长城内的软件开发

- - Solidot
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防火长城不只是屏蔽网站过滤流量这么简单——它是痛苦之源,尤其是如果你想开发针对中国市场之外的软件或想利用广泛使用的服务和软件库的话. 上海聊天机器人创业公司Rikai Labs的创始人DC Collier认为,中国的软件开发者写代码的时候一只手是绑在背后的. 防火长城的屏蔽范围日益扩大,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服务被永久性或不定期的屏蔽.

自上而下的软件开发和自下而上软件开发

- - 外刊IT评论网
自上而下(Top Down)开发模式是指从一个应用的最高点开始开发. 从最高点逐步往下层编码,直到开发完所有的任务. 一旦写完了最下层的代码,开发任务就完成了. 使用这种方式,你需要设计、编写出所有你需要的但还没有实现模拟接口、服务、伪代码. 自下而上(Bottom up)开发模式是指从一个应用的最底层开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