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我相信,最初提出在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人,是有着深邃见地和良好用意的。但之后的实际执行只怕是大大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三纲五常是糟粕么?我不这样认为。但在这个社会中有为数不少痛恨纲常的人,巴不得借着去糟粕的名义摆脱某种限制。但正如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的,有时候牢笼般的限制恰恰是我们的朋友,而且当有限制存在的时候,那些被限制的对象显得很可爱;一旦限制解除,我们会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东西。
如果说三纲五常不是糟粕,传统文化中是否有糟粕呢?我认为是有的,我举一个例子。
我们在过去的故事书中,有时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帝王不买,卖与识家。”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思维方式,可以称为糟粕。
这并不是一句江湖人士的话,连孔子都说过类似的话:“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强烈地表达了将学问和治世能力出售的愿望。
后人类似的也大有,多少人把自己比喻为千里马,等待伯乐。我只举一个例子。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求官的诗,对于中国这种从隐士中来到隐士中去的文人来说,求官的愿望表达到这种程度已经算是够直白的了。为了方便不熟悉的朋友,先略解释一下。前四句是风景描述,顺便展示一下自己的境界,从后四句开始。
欲济无舟楫=我想当官就是没有门路啊(太直白了!)
端居耻圣明=不是我贪官,而是天子圣明,大家都想在这个时代做官啊(自我掩饰一下)
坐观垂钓者=垂钓:比喻选拔官员的人,比如这个张丞相
徒有羡鱼情=我羡慕那些被钓上去的鱼啊(言外之意:请你也把我钓上去!)
举了这么多例子是想说明,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普遍性。为什么说它是糟粕呢?因为这种思想表达了一种自己不能为自己的学问买单的状态。既然自己不能买单,所以必须找到识货的人,必须卖给别人。最好是帝王,因为帝王能够出最高的价格;如果没有途径卖给帝王,也尽量找到识货的人,因为识货的人才有可能出高价。
为了能够把自己卖给别人,不惜把自己比作马,比作鱼。顺便说一下,把自己比作马的行为在现代仍然很流行,所以换工作常被称为“跳槽”。
说它是糟粕,就是因为它固定了人们的思维而阻止了人们去这样想:为什么别人能够买,而你只能卖?为什么你所学的东西会对别人更加有用,你为什么不学一些对自己更有用的东西呢?
如果说剔除糟粕,这就是该剔除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