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页元素与页面的转场设计
在电视作品中,段落与段落、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过渡或转换,叫做转场。为了使电视片内容的条理性更强、层次的发展更清晰、在场面与场面之间的转换中,需要一定的手法。
网站也是类似的,一个完整的网站由若干页面组成,而每个页面又由若干元素组成。为了使网站内容的条理性更强、操作逻辑更清晰、用户体验更好、用户转化率更高,在不同元素与页面的转换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过渡效果
a 渐入渐出
这种方式非常常见:比如在酷狗音乐盒中关闭音乐后,声音在几秒钟内逐渐停止,而不是马上消失;凡客首页广告头图的轮换也采取了渐入渐出的方式。
b 过程示意
用动态效果表示当前进度、处理过程或反馈结果。
· 当前进度:最常见的是进度条效果,明确表现出当前的进度,减少用户等待时的焦虑。
· 操作过程及反馈结果:
比如删除淘宝收藏夹中的商品,该商品会在逐渐向上滑动的同时渐变消失。这个动作清楚的表示正在删除的过程和结果,而不用再另外提示用户删除成功。
c 过渡动画
举个有趣的小例子:淘宝的收藏夹,鼠标滑过时,原先的下三角会旋转180°成为上三角
d 360度旋转产品
用户在网上购物时,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商品的外观,360°旋转功能更好的满足了这个需求。其实这种方式很早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怎么普及。
页面跳转
页面跳转(无论是原页面刷新还是新开窗口)给用户带来停顿感,影响用户体验。
a 避免频繁翻页
翻页可以适当减轻阅读的疲劳感,增加一点点的成就感,且赋予内容更明显的物理位置(反复查找比较容易)。但是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我们的阅览(尤其当网速很抱歉的时候),这可能导致用户提前离开。因此在一些内容关联性不强的网站上,可以尝试适当减少翻页的次数——最简单的方式是增加一页的显示数量,但要考虑用户的承受极限(不同的产品情况不同,需要酌情考虑)。
比如新浪微博的页面很长,当滚动到底部时,会立刻加载后面的内容(快到几乎感觉不到)。如此反复几次,才会看到页面底部的翻页组件。
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网站甚至没有传统的翻页组件,整个页面一气呵成。比如优众网,使用滚轮或上下方向键就可以继续浏览商品。
b 避免立即跳转
对于一个操作流程来说,每多一个页面,就会增加用户的流失率。而点击链接就意味着一定要刷出一个新页面吗?看看下面这些缓兵之计吧。
对于关联性较弱的链接:
· 使用浮层:当说明内容不多时,可以使用浮层提示来代替在新页面中打开链接。
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这样可以尽量减少页面的跳转次数,使操作的连续性不被过多破坏,同时减少用户流失。
· 页面内展开:适合于对现有内容的扩充,它能够即时的反馈用户的操作,带来更自然的体验。 优点: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比弹窗大;过渡自然;在操作区域附近显示展开的内容,连贯性更好。缺点:后面的内容会随之下移,搅乱位置感。
· 页面内展开+二次链接:若内容非常多,可以在展开部分的底部再增加一次链接。
没有多余的新开窗口,原页面也没有完全改头换面,用户不容易迷失,操作路径更清晰。弹窗比切换页面速度要快,但是要考虑到弹窗承载的信息量有限,且难以控制弹出的位置。
对于容易误操作的界面(尤其是手机界面,手指会挡到操作区域),需要一个定位提示。
当内容离title比较远时,也需要一个定位提示。
c 报错提示
报错提示最好位于操作区域附近,否则用户的视线需要来回移动,破坏了视线、操作、思维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