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的长线买卖
最近在网络(数字)视频领域里,有两起比较大的手笔。其一为新浪投资土豆,以平均持股成本25.86美元成为土豆第五大股东,比例为9.05%。另一起则为腾讯宣布启动视频的新战略,在耗资亿元打造了数百个服务节点后,实施以原创内容为核心,“启动辅助原创节目、自制网剧、微电影、短片大赛/扶持计划”四大举措。
网络视频这四个字的含义,在我看来,应该是包括在三个屏上的:电视屏、电脑屏、手机(或者叫移动设备)屏,而不是仅仅狭义地只指向桌面互联网。如果只是在桌面互联网上,让用户固定地坐在桌前可怜巴巴地看着17寸屏,网络视频这盘棋大不到哪里去。不过,就桌面互联网相对有一个较好的竞争生态而言,电视和移动设备,还稍嫌恶劣。
先看移动设备。既然是移动屏,就会涉及到无线网络,也就必然涉及到流量问题——而流量的价格是控制住运营商手中的。中移动视频基地面向终端用户的政策是:只要你花上十数元一月的订制费用,观看它的视频是无需再缴纳流量费的(即使不包月,也可以用点播的形式一次缴纳数元看一部视频而豁免流量费),且这笔订制费用无需什么第三方支付帮忙。这一招可谓是杀手级政策,以至于连央视这样的大佬,即便在中移动不允许视频中做贴片广告之下,对其招标都不敢怠慢,力争胜出。
而从中移动视频基地这样的运营平台来说,很看重投标方的原创能力:如此它的节目才够有吸引力,才能使得它和中电信、中联通有竞争的可能。到处可见的大路货是不入它法眼的。这就是使得在竞标中,运营商会更倾向于能够自产内容的公司,而不是光做内容整合的公司。但我们都知道,今天的互联网视频网站们,恐怕偏向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的确,很多互联网视频网站们在版权大战中,囤积了不少版权作品。但问题是版权是一个微妙的东西,所谓“独家”或“首发”,恐怕前面都有若干定义:比如电脑上独家。一个版权作品卖出很多个“独家”拷贝,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关键看这个独家,独家在哪种终端上。故而,在移动屏的较量中,互联网视频网站所囤积的独家作品,是不是真得囊括了所有终端上的独家,难讲。
再来看电视屏,这一块,目前的局势更加混沌。
从价值链上讲,从最终视频观赏者,到原始的内容制作者,中间有三个环节:电视机生产厂商、有资质的播控平台(七家IPTV商,以及从中再选出来的三家互联网电视商:杭州华数、CNTV和上海百视通)、内容整合商(比如视频网站或者电视台之类)。这三个环节都在力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将环节缩短。而这些环节上,现实点讲,目前最有能力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的,是播控平台。因为它借牌照优势,上可以挤压电视机厂商不甘于只做硬件制造的雄心,下可以花钱直接向内容制造者购买各种版权挤压内容整合商的空间。但我这里强调了一点,播控平台是“目前”最有能力,理由无非就是一纸牌照在为它保驾护航。
互联网某大佬曾经放言:三网融合是个伪命题。这话对,也不对。对的地方在于,如果视频观赏者有足够的能力,弄一台联网的电脑,用一根视频线联通电视机,然后在电脑和自己的手机里各装一个免费的XBMC软件以使得手机能成为遥控器,对于这个用户而言,三网已经融合。但不对的地方是:“目前”又有几个用户会这样折腾呢?
从静态的人口态势来看,使用互联网的属于相对年轻人群,使用电视机的属于相对老年群体。要老年群体这般“三网融合”,委实有点要求太高。事实上,这里的根子问题就在于什么叫电视机,什么叫电脑。从纯技术观点来看,这两者已经很难区隔,但从有司及相关政策来看,这是条红线,一旦被逾越,今天的视频领域的不少牌照,就是废纸一张了。
回到文头的两起新闻,新浪的投资,也许可能带有投机成分,但腾讯的做法,则必定是在做一笔长线买卖,因为它的着力点是自制原创内容。这笔长线买卖能够再造一个宏大商业故事的前提就是:当前的政策发生变化。又或者,有司依然要严控电脑和电视机的区别,但使用者,随着今天的所谓年轻群体逐步进入中老年,他们自己会把电脑和电视机不再做区分了,从而倒逼今天的政策自动成为废纸一张。而到那时(或者政策变化,或者用户自己变化),有着大量原创内容的腾讯,在商业合作上会具备相当的优势。
—— 刊发于《21世纪经济报道》当期专栏 ——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浏览我收集的信息图 关注我的微博 访问我的分享
无觅猜您也喜欢: | |||
网络视频的冬天刚刚开始 |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 |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五期发布 |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四期发布 |
无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