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是数码时代的另一种选择
给《ROUGE如丝》秋季刊写的一篇稿子,讲了讲关于胶片和数码的比较。务虚的。虽然话题是老生常谈,不过多少放了点观点和感情进去。截取一部分。多少有点杂志腔,而且为了稿费还写得特长……
英国的著名摄影师Terry O’Neill曾说,数码相机的普及破坏了摄影这门艺术。针对数码和胶片之间的纷争,有的人认为,数字时代数码相机的发展必将全面超越并取代胶片相机;有的人则认为,胶片摄影才更接近摄影的灵魂和本质。其实,两方各众都有失偏颇,简单概括,介质和工具的差异并不是决定内涵的根本因素。
胶片摄影并不一定就代表摄影艺术正宗嫡传的优良血统。它既不高贵也不神秘,胶片只是纪录影像的一种介质,摄影术是20世纪的发明和科技,在那个时候,这是主流的影像记录方式。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城市家庭里,至少都会有一台胶片傻瓜相机,在当时,那就是拍照理所当然的工具。
随着数码化和网络化的浪潮,传统胶片相机和胶片摄影的空间和市场都被不断压缩,目前还在生产的胶片相机几乎绝迹,市场上流通的胶片相机大都是二手货,胶片也在不断地停产和涨价。但另一方面,胶片摄影又体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一方面是胶片摄影本身从画质、色彩、宽容度等视觉效果上的不可替代性;另外,因为摄影的进步并不是蒸汽机代替马车这样简单粗暴的“技术革命”,它本身就包含了对自身的反思和对传统的回归。
因为人们也渐渐意识到,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但艺术的魅力和美感并不是单纯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就能够超越的。数码科技引领技术和器材向着更高更快更强大的方向不断迈进,但这会让摄影者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摄影变成了一件越来越简单的事情,器材的功能已经越来越丰富和“万能”,强大到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我们最大的不足。拍摄的出发点会不自觉的建立在依赖发挥相机的能力和优势,而不是拍摄者的能力和优势。
胶片最简单也是最本质的魅力之一是来源于胶片特有的视觉效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影调:色彩,画质,宽容度,颗粒感,灰调过度,暗部层次,往往在数码片上无从谈及的概念,在胶片上恰恰成为最讲究的部分,而这些往往都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基本上是一种“谁拍谁知道”的感觉。数码片经常是过于“正确”和“准确”了,所以好像平铺直叙,缺少生趣;而胶片经过拍摄加冲洗的二度创作,在曝光的一刻就比现实中的影像更“艺术”了一些。快速、便捷、准确固然重要,但成熟的摄影师需要能和自己融为一体的相机,需要能表达出他们的情绪和调性的器材。很多摄影大师时至今日依然坚持使用胶片相机作为主要创作工具。
所以,与其说胶片摄影是“高级的”,不如说它是另外一种选择,和数码化浪潮并行的一种选择;与其说他被数码“破坏了”不如说它被数码“衬托了”。摄影者可以选择在胶片摄影中做一种寻根溯源式的尝试和学习,通过胶片去追寻摄影中曾经丰沛而渐渐稀缺的情怀。
“胶片不撒谎”,并不是说胶片摄影拒绝后期制作,而是指胶片摄影会将好的坏的所有的拍摄纪录统统保留,在冲洗出来之后,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你完成的好的作品,也有你在拍摄中的失败;但数码片就会削弱这个功能,因为不好的照片很可能在第一时间就被我们删掉了。数码拍摄很多时候用的是“试错法”:拍了再说,海量中选取精品,因为有低廉和便利的优势;胶片则好比“白盒法”,要准备充分,拿捏得当,力求精准。
另外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胶片相机本身也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有这样一句话,“一开始我只是迷恋上相机这个尤物,最后却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这一定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胶片相机时代是金属和皮革包裹的时代,体现了工业时代的设计和工艺理念。即便是如今,很多概念翻新的数码机型都有着胶片前辈传承下来的身影:Olympus的EP系列单电相机脱胎于胶片时代的Pen F 系列半格相机;Leica X1和Fuji X100则完全承袭着Leica胶片旁轴机的元素;Ricoh的GR-digital系列从外形到镜头配置到成像风格,完全沿袭着胶片时代的前身GR1系列。这种从外形到技术细节的复古今后还将在数码相机领域不断出现。
照片的出发点应该是“有心人”借助影像对情感、内心、审美的表达,很多时候它需要我们停下来思考和重新审视,并不是说,胶片摄影本身有天然就超越数码的“优势”,而是胶片摄影这种非“即影即有”、使用耗材作为记录介质的形式,会比较多的迫使拍摄者放慢速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摄影的内容本身、拍摄中技术细节的控制,而非手中的器材。
坚持也好,复古也好,新和旧,快和慢,数码相机的发展依旧会飞速向前,而胶片机的魅力老而弥坚。摄影应该是带着思考和情感进行的活动,你手中的器材是否能加强这种化学作用,是判断它“正确”和“合适”与否的最大标准。时常问自己,“到底这是不是发自我的内心,是不是我想记录和表达的?”只要有这样的态度,手中的设备是数码还是胶片反倒是无所谓了。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