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才能讀懂文獻。寫作,可以轉化大師的概念,成為創作的素材!
從事質性研究的重點之一,要閱讀經典文獻,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深、更遠。不過,很多人卻「讀一篇、忘一篇」。我也不太會閱讀文獻,不知如何巧用大師的智慧;總是將自己視為一位旁觀者,從極遠處以第三人的角度閱讀文獻,也只是重述這些學者的看法。我總是很難進入文獻的世界裡,與大師過招,並將大師的智慧轉化為我的創意。
因此,我看了20篇文章文獻,還是20個小片段,但我無法組合出任何新的創意。這就好像某些工程師工作8年,卻僅擁有8個1年的工作經驗,無法產生綜效。況且,我還很健忘,經常看一篇、忘一篇。我無法從過去的閱讀經驗「破界」產生新意,若只是紀錄條列式的筆記摘要,二周後,我已經忘記這篇文章的精神與脈絡了。除非,我針對這篇文章,寫一篇賞析或小論文,透過寫作的思維,我才略微讀懂文獻,並成為自己的創作元素。
可是於閱讀經典之後,到底要如何寫一份賞析或評論呢?關於這個關卡,我還是一直撞牆。事實上,我學了將近10年,這是我修煉過程中遇到的第5個關卡,而我也還在學習克服當中。不過,我也試出一個格式(或稱為寫作的範本),可與同好分享。以下,我會進一步說明這個範本。
這個範本起源於一些老師給了我一些啟發與反思,像蔡敦浩、蕭瑞麟、方世杰等老師,他們經常提醒我,閱讀完文獻是要回答的三個根本的問題:就是Why? What? How? So Why? So What?其實當我們閱讀文獻時,就要不斷自問這篇文獻的Why? What? How? 一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甚至把作者們「請」出來並跟他們對話,您應該就可以讀懂文獻了。於是,我發展一個論述架構來練習寫作:第一、破題:有趣的點題或破題;第二、亮點:歸納三個研究的亮點;第三、開悟;對自身的啟發與反省。通常您能透過「破題、亮點、開悟」這樣的寫作主軸,就比較能讀懂文獻,並成為自己的創作素材。
第一部份:有趣的破題!
寫一份論文賞析時,您可以先從破題下手;破題,便是深思為什麼要讀這篇文章(why?)。有趣的破題要一直問為什麼?有好幾種不同的問法;例如:作者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我為什麼要讀這篇文獻?為什麼這個研究有趣?問什麼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這樣問法可以達成兩個目的:第一、使這份評論或賞析變得有趣且具吸引力;第二、您要回答為何這篇文章是值得研究的議題。
首先,破題要有趣且具吸引力,這樣讀者才會願意看下去。當您寫一份論文賞析時,您就是在練習寫一份小論文,其中緒論就是要呈現研究動機,而有趣的破題法就是要練習寫研究動機。其次,對於這個部分要回答「為何這篇研究有多麼重要?」藉此鋪陳出有深度的研究問題。當你回答上述這兩個問題時,你也就試著串起一條理論脈胳,以及找到這篇文章的定位點。
第二部分:歸納為三個亮點!
質性研究之另一個修煉是要能讀懂文獻,也就是深思這篇文章探討什麼的問題(what?)。因此,當讀完一篇文獻時,您要能回答這篇文章所鋪陳的三個論點,這便是這篇文章之論述主軸。例如:我閱讀一篇調適性學習的文獻(Tyre and von Hippel 1997),主要是提醒實體脈絡對於調適性學習的重要性。我試著將這篇文章歸納為三個論點:第一、實體脈絡(physical context) 對於調適性學習具有能動性(enactment),實體脈絡可以喚起既有的知識;第二、於不同實體脈絡中的轉移,對於調適性學習也具有能動性;第三、我們要如何啟動學習的能動性呢?這篇文章提醒我們要注意現場的線索、善用在地工具與資源,並收集處境裡的資料。
換言之,整理三個研究的亮點,便是訓練歸納能力的好時機。有人曾問,為何要歸納為三點呢?為何不是五點、或七點呢?事實上,「三點」是強迫自己進行歸納的技能,試想若歸納為十點的話,那也就沒什麼重點了!這時又會回到機械式摘要(note taking),處於不用動腦筋的狀態。其實,質性研究的根本就是思考和反省。當你將文獻轉換為你的語言,歸納為三個研究的亮點,您就已經思考過這些大師的概念,並進入您的知識系統內,如此一來也比較不會忘記。
因此,用自己的風格寫三個亮點,就是在磨練您的「歸納能力」,也就是「化繁為簡」的能力。例如:方世杰老師稱此歸納能力為So Why?換言之,也要在自己論文中,將資料與理論對話後,具邏輯性歸納為三點的功力。
第三部份:啟發與反省,也就是回答如何的問題(how?)
質性研究的另一個修煉是「開悟」,是深思這篇文章如何的問題(how?)。因此,回到作者要帶給讀者什麼樣的「啟發」?讀者自己又喚起什麼樣的「反省」?其實,這是一種作者與讀者心靈互動的過程。
首先,倘若作者的功力夠的話,讀者便可以從3個亮點中,獲得深度的啟發。因此,當以寫作讀懂文獻時,可以進一步解讀這3個亮點背後更深的意義,你可以進一步開創更亮的觀點。換言之,這時您已經開始思索如何(how)延伸大師的作品。
其次,是關於讀者的反省的能力與功力。讀者可以從作者鋪陳的3個亮點,喚起自我深刻的反省(reflective)。當然,您可以從作者的3個亮點,反省自己的研究狀態,這篇經典與自己觀點的差異性。我胎如何將經典整合至既有的知識體系內呢?當我們思索這個差異性時,就會產生能量(位能),會引導您接下來要怎麼做的方向,並賦予您動能。
最後,啟發與反省就是「演譯(推論)」能力的一部份。當我們閱讀完文獻而有所得之後;我們接著就要思索下一步要如何(how)?讓我再引用方世杰老師問常的問題:
有了這樣的研究發現,那有怎麼樣(so what)?有何理論貢獻與實務貢獻呢?
通常,當您這麼一問,其實就勾勒出「我接下來該如何做?」的景象,我喜歡用「化簡為繁」來說明這個技巧。換言之,我們得思索如何延伸既有的研究亮點?這個亮點真的很亮嗎?我該如何使它更亮、或亮得更久呢?
結語:有創意地轉型(TRANSFORMATION)大師的論點
我們如何站在巨人肩膀上呢?答案是就像變形金剛(transformation)一樣。我覺得一定要透過寫作或評論的方式,才能夠理解與讀通一篇文獻,轉型大師的智慧,就像把車子轉型為機器人。
於是,我試著以這「三大部份」的架構來重述並轉型大師的論點:第一部份,以有趣的方式破題,這可以訓練你的提問技巧,訓練你鋪研究動機的功力;第二部份,解讀大師的三個亮點,這可以修煉您的歸納能力;第三部份,啟發與反省,這可以從三個亮點修煉您的演繹(推理)能力,讓您「開悟」。
總之,為了不要落入「念一篇、忘一篇」的窘境,個人建議您閱讀文獻後,務必要試著練習這三個部份。那麼,你也就順道回答這篇文章為什麼重要(why)?主要的論點是什麼(what)?它是如何鋪陳、結果又怎樣,我接下來該如何(how)?
寫作,是用自我風格解讀別人的文字與語言,活化既有的概念!
寫作,同時融合了閱讀與思維的精髓!
Tyre, M. J. and E. von Hippel (1997). "The Situated Nature of Adaptive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Science 8(1): 71-83.
李慶芳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國際貿易系 對「知識、學習、合作」議題很有興趣;主張學習要融入脈絡,物件(object)與脈絡(context)都具有能動性,喚起您的思辨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