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锻造者Jonathan Ive
1967年,Jonathan Ive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中产家庭。几乎从青春期开始,Ive就着迷于设计,自己去描绘并亲自设计,从珠宝、发梳、汽车到舰艇,他对一切事物都兴趣浓厚。在拜访过一些设计咨询公司后,Ive最终决定学习看起来最为普遍的产品设计,并一发不可收拾。
1985年,Ive被纽卡斯尔艺术学校设计系录取。在设计顾问公司Roberts Weaver Group实习时,他的作品被称为“Jony式的(having Jony-ness),拥有某种能释放产品潜在情感的额外的东西。”到毕业时,Ive已经两次获得皇家艺术学会的学生设计大奖,并因此赢得Stamford公司的实习机会,但他决定改飞加州,去参观硅谷那些日益兴起的设计公司。这无疑为他日后从事IT产品设计提供了契机。
在毕业后的1989年,Ive和Clive Grinyer创立了Tangerine Design,也就是在这个公司,Ive进行了一款马桶的创意,但这个设计却加速了他的离开。Ive优秀的创意被客户批得体无完肤,在这之后,Ive毅然决然地加盟了苹果。当时,Tangerine也曾接手苹果的一些设计工作,Ive也因此多次到美国加州。但Ive的这一决定还是令人惊奇的,因为那时苹果正处于Jobs回归前的萧条,正是市场份额持续下跌的时期。
进入苹果的最初时间,Ive的工作很艰辛,但他非凡的设计能力还是很快显现出来。他设计了第一个能运行“牛顿”软件的PDA。但当他在1996年成为苹果设计主管时,接手的却是一个烂摊子。年仅29岁的Ive竭尽所能地与要求压低成本者斗争。他们搬走了深受设计师喜爱、用来模拟想象中产品的超级计算机Cray。这使得苹果产品开始看上去和其他公司的一样无趣。不过Ive仍然尽力引进一些新的有天赋的年轻设计师并保持士气。
1997年7月9日,Jobs回归苹果,大刀阔斧地将60多个产品削减到只剩4个,并在全世界奔走以寻求一个真正的超级设计明星,Ive差点在这场混乱的最初夭折。但凭借非凡的履历,Ive赢得了Jobs的信任,并意识到他想要的人就在身边。当Jobs强力推行自己的设计标准时,Ive成为坚决的贯彻者,当然也从中受益:拥有更自主的设计。
他们两人联手缔造了许多伟大的苹果产品。而从第一台Mac开始,他们决心将家用电脑重塑为有趣而不是难以亲近的产品。
起初,Ive和其他人跑到一家糖果厂研究胶质软糖。他们和亚洲制造商一起花了几个月研究批量生产iMac的熟练工艺。设计小组甚至力争重新设计内部电子元件和线路,以保证塑料厚外壳也能看上去激动人心而不像是廉价货。但在当时,这对Jobs、Ive和苹果来说是很大的风险。
2001年,苹果推出第一台钛合金制作的电脑。幕后功臣Ive Danny De Iuliis和其他两个小组成员偷偷将价值不菲的电脑运到旧金山的仓库,在远离苹果本部的建立工作室。他们工作了6个月作出了基本设计,然后前往亚洲协商宽屏平板的事,并与精密元件生产商一起工作,最后呈现出一种干净简洁的后工业风格。这标志着iMac之前那种更趋于新奇异常的设计语言的终结。
同年10月,iPod面世,那种酷味十足的设计风格很快就使产品成为了音乐播放器中的标准。如果说最初的iMac设计延续了Ive在学校时期追求细致和新奇感的设计特色,那么颜色明快的iPod则是简约风格与时尚的合而为一。回溯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简约特色,当时最著名的“甲壳虫”乐队曾发行过“白色专辑”——封面仅有纯白底色和普通的黑色字体。
Ive和他的设计团队也出过差错,2000年推出的Apple G4方型电脑,因外壳容易破碎,iPod nano容易留下划痕的问题也遭到了消费者起诉。因为电池设计的问题,苹果曾召回了180万个iBook 和PowerBook笔记本电脑有潜在问题的电池。
有个电视广告的台词说:全世界都能看到我们的产品。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Jonathan Ive无疑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