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社会化之路
毫无疑问,Google+绝对是最近最火爆的话题。尽管仍然需要邀请才能注册,但是在我几乎没有主动出击过的情况下,已经有超过5000人圈了我,即使是对于特别擅长于病毒式营销的Google而言,能够让用户持续的保持这样的积极性,甚至到现在为止,仍然保持着评论的回复速度以秒计算的奇迹,Google+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已经足够算是成功了。
当然,在这之前从未见过Google会花如此巨大的精力去推广什么新的东西,现有的几乎所有成功的Google产品线都已经为了迎合Google+的出现做出了修改。最典型的就是那无处不在的硬又黑导航栏,醒目的推送通知,以及包含一切的+You。
对于SNS,我一直都是一个没什么长性的人,只是本着所有互联网上新增的服务都不放过的专业小白鼠精神,也尝试了许多不同的SNS。目前为止坚持最久的是Wakoopa,之前曾经也对此有过介绍,尽管最近对其的热度也已经开始有些衰退,不过他也仍然不失为一个出色的产品。Google+则不同。至今,我断断续续的使用至今,热情还完全没有消退。从这个角度来说,Google+已经成功了,并且也已经跻身于世界上最成功的几大SNS之一。
Google+中有一个非常迷人的特点,那就是无论你在何时,发表了怎样无聊的消息,都能够立刻在以秒为单位的时间之内收到回复。这是在其他任何的SNS上,都无法看到的事情,也正是如此,Google+创造了难以置信的用户粘性。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如今的Google+呢?
主流的社会化服务
提到Google+,就不得不提起Facebook。无论怎样,Google+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Facebook所带来的威胁。
尽管在Google+刚上线的时候,许多人都一度认为他是另外一种形式的Facebook。但是发展到如今,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Google+与Facebook完全不同。我个人认为,Google+更接近于Twitter+Tumblr的集合体,则与Facebook的理念相去甚远。
那么,我们就先逐个来分析一下这些主流的SNS服务:Facebook、Twitter、以及Tumblr。
Facebook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大家都很熟悉他,尤其是校内网。Facebook有一些很有趣的特点,比如说,好友必须是双向的,只有经过了确认才能加好友。这是他区别于另外三个服务的最大不同。
无论如何,对于任何SNS,人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Facebook。人是Facebook的核心,信息因为人而被创造。可以说,Faceook的核心价值,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信息便是人与人之间交互的通道。
- Facebook是典型的社交网络,他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本方式
- Facebook的节点是人
Twitter与Facebook有很多不同。比如说,他更关心的是信息的传递,而非人。Twitter是典型的关注型服务,只需要单向的Follow即可看到对方的消息。与Facebook相反,Twitter在很多时候,对于人的关注几乎已经到了漠不关心的地步,在很多时候,信息本身才是Twitter的核心。在Twitter看来,人因为信息而聚集在一起。
- Twitter是为信息的传递而生的平台,他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与信息直接的传递
- 人仅仅只是信息的创造者与传递者
- Facebook的节点是信息
Tumblr
对于Tumblr,我曾经花了不少篇幅去介绍,相比各位读者对他也已经是非常熟悉了。Tumblr自然也应该算是SNS大军中的一员。
Tumblr和之前那两个传统型SNS又有了不同。人的重要性被弱化了,甚至可以说仅仅只是控制面板中偶尔闪过的一两个头像。比起这个人本身,Tumblr用户更关心的,是这个人背后的信息,这些信息如果是感兴趣的,那么这个人也就等于是值得被关注的。换句话说,在Tumblr上,人就是信息。
- Tumblr是为了传递和表达更多的信息,他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
- 在Tumblr,人即信息
- Tumblr的节点是信息
这些就是主流的那些SNS服务的特点。无论Tumblr、Twitter、还是Facebook,他们每个产品,对于SNS、对于信息,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甚至可以说有着本质性的不同。
如果真的存在Web2.0,那么他对于网络最大的改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而这种交互的变现形式,就是信息。因此我认为,SNS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信息传递的一个载体;而SNS最大的价值,在于他对信息的控制力。基于这样的思路,Google+出现了。
Google+
Google+有一些很有趣的东西,比如圈子,比如灵感话题,比如+1等,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玩意儿。但是他最核心的东西,始终只有一个:信息流。
Google+的信息流有些类似于Twitter的Timeline,以至于在最初时许多从Twitter转来的用户仍然习惯性将其称为TL。不过在深入了解这两个产品之后,开始觉得,其实他们是有着较大不同的。
对于SNS而言,要想成功,一定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缺一不可:
- 存在一套成熟的用户关系
- 有效的用户沟通交流渠道
- 积极的社区氛围
任何的SNS,都是基于用户关系建立的,无论是之前的Facebook,还是Twitter,尤其是Facebook,用户关系几乎是他赖以生存的核心。
摆在Google+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基于现有Google好友(Gmail、Buzz、Google Reader、以及Gtalk)的熟人关系;以及创造一套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用户关系。
尽管Google以前的服务已经非常成熟了,也有了一套不错的用户关系,但是这绝对不够。这其中大多数的用户关系,都是基于Google Reader所建立的一种非常弱的关系,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联很少,指望这套人去进行SNS是绝对不够的。而这也是Buzz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Google选择了后者,在Google+上建立一套全新的、完全不同的用户关系。
为了实现这一点,Google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 首先是信息本身。对于不认识的两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联系?最佳的情况当然是:在聊到同一个共同话题的时候。为此,Google+必须要确保任何人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人,这就决定了Google+中的信息必须要承载比以往都更多的信息,并且尽可能降低用户与用户之间互相认识的门槛。
- 其次是圈子。圈子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他至少解决了个3问题:对自己所发信息内容的控制、对所看到信息的控制、以及对好友关系的控制。圈子确保了信息不会呈现为爆炸式,也确保了好友与好友之间的关系不会失控。
- 最后是通知系统。Google本身就在服务整合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在一个如此巨大的挑战面前,他不会放弃这样的优势。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那个“硬又黑导航栏”。这个全局导航栏推送的内容主要有三种:添加了你的用户、你所发表的话题的回复、你参与的其他话题的新动态。
分析至此,我们已经完整的了解了Google+的意图。他们天才的发明了一种叫做“灵感话题”的功能,帮助用户寻找共同话题,甚至不惜骚扰用户,也要让用户看到一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的讨论,一切的一切,就是希望能够创造用户关系。
当有了用户关系,有了共同话题,有了高效率的通知系统,Google+就出现了。
在一个月之内,Google+的用户数就突破了2500万。对于一个新兴的SNS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不能再每秒的开始了。但是随着热潮的退去,Google+的用户开始呈现出下跌的趋势。这实际上是一个正常的趋势,一开始大量用户涌入,然后逐步沉淀下来第一批的核心用户,再依靠他们带动更大量的用户。关键,在于Google+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会期待着的,Google+的下一步。
相关文章
- 2011年05月05日 -- 产品的工具化与社会化迷思
- 2010年07月21日 -- Google Buzz,究竟路在何方
- 2010年02月11日 -- Google Buzz与Google的社会化
- 2009年11月15日 -- 谷歌威武
- 2009年05月18日 -- 又一个Google杀手WolframAlpha?
- 2009年03月27日 -- 我看Google与Twitter之争
- 2011年05月30日 -- 轻博客之重
- 2011年04月10日 -- 轻量化的微型博客Tumblr
- 2011年04月08日 -- 04.08一周新闻简评
- 2011年04月05日 -- 按钮的去与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