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 QR 码的心
多亏微信开放公众平台,最近 QR 码的曝光率大大增加。不提各个网站为吸引用户所开展的抽奖活动,连 QQ 弹窗都弹出二维码广告——铺天盖地地推广,让大家再一次认识了 QR 码。
自 QR 码成为科技媒体的讨论话题开始,它“将火不火”的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事实上,各行各业喜欢 QR 码,因为它构筑了从现实到虚拟的桥梁。拿出手机,扫描一下 QR 码,弹出网页,显示打折、好评或相关信息——被认为是一种直达用户的营销方式。
Google 的推广 QR 的活动是这种理解的最好注脚。2009 年,Google 官方博客称要开展 Favorite Places on Google 活动,将印有 QR 码的贴纸送往各个实体商店中。当消费者直接扫描这个 QR 码,就会直接跳转到 Google Places 的页面,让他们看到网络上人们对这家店的评价。
但 QR 码和 NFC 有相似的地方——用户尚未开始使用。创业家 Brenden Mulligan 给 TechCrunch 的 投稿中谈到这一问题。他指出在 App Store、Google Play 中, QR 码扫描应用已经数不胜数,但他那些不扫描 QR 码的朋友,依然不会去下载 QR 码扫描应用。挑战用户习惯有时候无异于搬动一座大山。
也许你会举出反例——日本的 QR 码不是很流行么?是的,在日本 QR 码随处可见,日本用户看见 QR 码会很自觉地拿起手机扫描一下。但日本市场特殊,移动行业的发展超前全世界。在我趴在课桌通过 Wap 节省流量上网的时候,日本的 Office Lady 已经坐着地铁拿着手机看电视。QR 码也不例外,第一个发明 QR 码的是一家日本公司,第一个 QR 码大规模应用的国家是日本。
一方面,日本有着比较特殊的人文环境。根据 Quora 用户 Matyas Tamas 的 回答,在日本,广告牌上不直接显示网址,而是显示搜索关键字或 QR 码。他猜测这可能是因为日本的老一辈不喜欢看到罗马字母,也可能促使日本厂商从 2002 年开始在手机的摄像头中加入识别 QR 码的功能。后来,集成二维码扫描功能的手机占日本手机市场的 90%。不仅如此,运营商投入大量金钱、精力在广告上,鼓励消费者使用 QR 码。到 2005 年 QR 码已经成为流行事物。根据 infoPlant 的 调查报告,日本民众中 73.3% 的人都用过 QR 码。与此同时,日本的内衣广告牌、饮料瓶、纸巾包装盒、商业名片等等东西上,QR 码成为常见的标志。
拥有硬件基础,消费者又得到了长期教育,形成了用户习惯,这正是 QR 码风靡日本的原因。日本移动运营商 DoCoMo 引入 iPhone 时,因为没有 QR 码招致用户抱怨,直至内置了 QR 码扫描应用才消停。
然而,世界上除了日本的其它地区,QR 码仍属少见。美国就是如此。在 Google Trends 输入关键字“QR code”,所得出的图表显示,2009、2010、2011 年用户对 QR 码的关注不断增高。但到了 2012 年,用户对 QR 码的关注就开始下降:
经过三年时间酝酿和发展,QR 码在美国缘何不受欢迎?不是所有手机内置了 QR 码扫描器是一个原因。市场营销方式不当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Suvajyoti Ghosh 在 Mulligan 那篇投稿下面的评论十分中肯:“之所以 QR 码没有用,很简单。因为在 QR 码的背后没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公司、广告代理商仅仅是简单利用 QR 码的特性,扫描后只放上一段产品的视频或直接链接到网站等等,没有想象力。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种很差的体验。”——不管 QR 码的潜力如何,若它未被善加利用,那么它一样无法突破“最后一公里”。
在中国,根据百度指数,这些年来中国用户对 QR 码的兴趣愈加浓厚:
国内,QR 码作为新生事物,开始受到关注。问题在于接下来怎么走?和美国一样,中国的手机摄像头没有内置识别 QR 码的功能。不过,微信也许能成为最大的 QR 码扫描客户端——这是在中国市场推广 QR 码的一点优势。腾讯也乐于鼓励用户使用 QR 码。不过,微信才刚刚从线上走到线下,让公司参与微信账号的运营,未来效果如何仍不得而知。比较令人担心的是,若没有摸清微信用户群的用户特征,贸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推送消息,会不会损害用户体验?让用户一骑绝尘而去,不再回头。
题图来自 About.com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订阅全文 · 微信订阅 · 加入爱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