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分析:腾讯的野心比操作系统计划更庞大
Qplus是什么?CB报道用了一个耸动性的标题说腾讯的“操作系统”诞生了。那对腾讯而言又如何呢?这是一款颠覆性的产品,还是仅仅应对竞争对手而推出的防卫型产品?
去年惊心动魄的3Q大战之后,马化腾痛定思痛,找了一堆IT专家和口水人士来开腾讯业务诊断会,还在公开场合发言,说了这么一句话:腾讯进入为期半年的战略转型期,并在6月5日推出具体的举措。马化腾还分享了他对中国互联网的8点看法,他说这也和腾讯的转型有关。
今天,Qplus已经出现在人们眼前。结合之前的WebQQ和智能手机上的QQ系列客户端,非智能手机上的Q-service,腾讯这半年的战略转型,其庐山真面目也就浮现在人们面前。
马化腾曾经说:客户端(即渠道)不再重要,截杀渠道(如客户端)仅仅是一个“刺客”。
客户端是渠道的一种,但却不是渠道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仍旧需要一定的渠道才能崛起,甚至是比客户端还要强有力的渠道。
之前360推出安全桌面产品的同时,我和几个编辑就在讨论,这种代替用户桌面的工具到底在什么地方用得上。稍微一想就有了答案:网吧。现在网吧的电脑桌面有的早就不是Windows自带桌面了,得有一个“启动器”,快捷方式什么的都通过启动器调用。在此之前开屏桌面这种也打过桌面的算盘,但是比较霸道也比较恶心。360这个如果能够从一开始,从中国网民接触电脑的第一步就控制住他们,那么我们当时判断,前途非常光明。
没想到的是,360只不过针对了QQ客户端的一小部分而已(下图),腾讯带来的动作却要大得多。
2010年9月13日腾讯推出WebQQ2.0,此后经过一系列更新,目前已经比较成熟。WebOS并不是新概念,Gtalk、MSN、雅虎通、UC等也早就有网页IM,甚至WebQQ1.0也完全不像是个桌面而更像是本地客户端的移植。但腾讯将IM网页版整合为WebOS,这种混搭却属于独创。
现在回头看,腾讯这样做有一个最大的目标,那就是:调整并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WebQQ是腾讯的试水,腾讯想通过试验来验证这样的操作体验是不是像iOS那样容易上手,即学即会。得到的反馈也是非常正面。此后腾讯发布的QQ for Pad(Android)延续了这样的设计思路,一打开不是只有一个QQ,而是同样虚拟了一个桌面出来。
而去年八九月份腾讯澄清了“Qphone”的传言后,向外界推出了“Q-service”的概念。这是针对非智能手机的概念。所谓Q-service就是一个包含了手机QQ、QQ浏览器等多款腾讯手机软件的安装包。通过Q-service,手机企业可以轻松的在自己的产品中植入各类腾讯旗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从而提升了手机的可玩性。此时此刻,斯凯泪流满面。
这时我们开始看出马化腾“客户端不再重要”的意义所在了。腾讯淡化了客户端的概念,却转过身去作一个包容度大得多的“客户端”,大到简直就像一个操作系统――不,比操作系统还要大。
只要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某一个应用中的数据,走到哪里都可以通过QQ提供的平台实现同步,这样的“应用”是不是比占领桌面的客户端还要疯狂?哪怕是iOS上的网页版,也能做到和本地应用一样的功能,不管走到哪里,都保持一样的用户体验,这样的平台,是不是比常规的操作系统还要有吸引力?
以后电脑上就是Q-Plus,手机(非智能手机)就是Q-Service,平板(智能手机)则是QQ for Pad等app。这样的平台,已经完全可以实现数据带着走,随时随地同步。寄托在这种平台上的野心,远比操作系统强大。
马化腾又说,产业上游(即产品和服务)价值将重新崛起;占据源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者才是“革命者”。
Qplus通过所谓“应用商店”将各种应用重新打包,去掉他们自己的界面,变成腾讯整齐划一的入口。你可以说这是为了用户体验,但就连gmail腾讯都想自己做个iframe又是什么动机呢?
还是这张图,gmail的iframe被抓了现行
想想看,当所有的服务提供商,它们的展示位置都变成界面底部一行小字“本服务由xxx提供”,对这些服务提供商而言意味着它们受制于平台,只能按照平台赐予它们的空间施展拳脚。到最后甚至用户都不一定会记得住这些服务商的名字。
当你使用支付宝客户端便捷的充话费功能时,你可能不会想到实施这些功能的是淘宝随机(也许不一定是随机)推荐的话费点卡经销商,而他们的店铺名字你可能从不知晓。
假如是在腾讯的Qplus平台,你充值话费的过程,也许将从来不会出现淘宝或者支付宝的名字。――当然也可能不会出现拍拍的名字,因为默认就是通过拍拍进行的,那么拍拍叫什么名字不也无关紧要了吗?
当然这是小人之言。腾讯到底会不会通过整齐划一的平台制造寻租机会,这个就得看腾讯能不能抑制住自己的冲动了。
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同样是充话费,Qplus为你列出几个服务的价格,同时列出不同的附加优惠,比如在拍拍冲,送红钻一个月;在支付宝冲,送淘宝券啥的。腾讯只做好数据服务和挖掘就OK了。
大家看这样的场景,有没有想起几个熟悉的东西?比如
media center;
或者更直接的
百度框。
很显然,马化腾做的不仅仅是app store,他最终要做的是一个service store,用app store的形式,统一兜售互联网上一站式的各种服务。
那么谁危险了?其他做渠道的,其他通过自有渠道来推广第三方服务的。
优酷、迅雷危险了――腾讯利用Qplus推广基于qqlive的各大版权源视频,挤压优酷和迅雷的正版视频服务;
传统门户危险了――用户获取新闻的需求在Qplus上,默认是由腾讯来满足的,还有rss阅读器作为补充;
4399等小游戏危险了――小游戏没有用户粘性和计分系统,腾讯轻松取而代之。
按照这种思路,还可以列举出很多很多。
百度框和腾讯相比还不算太危险,因为页面载体所限,能呈现的东西毕竟不够多。但QQ一旦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就可以真正的在QQ框架内做到几乎所有事情。再基于这么大的用户基数,QQ将轻松的成为很多计算机初学者第一个认知的品牌服务――而第一个认知,有可能意味着一切,至少是成功了一半。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突然想起了十几年前的“幸福之家”。可惜幸福之家最终还是要让Windows程序露出脸来,加上系统实在太垃圾,崩溃不断。这样它存在的意义也打了不少折扣。如果不是生不逢时,幸福之家会不会成为占领用户入口,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真正先驱呢?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Qplus成功占领数亿用户桌面的假设之上的。
有人说Qplus炒冷饭,概念混搭,没什么技术含量。完全正确嘛,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也有可能夭折,但没技术含量的东西,报纸杂志天天轰炸,公交地铁到处是广告,利用每个角落给你强推,岂有不火之理?什么是运营,这就是传说中的运营。
现在,腾讯有了成熟的产品架构,其野心也非常明显的铺开,未来腾讯的运营势必将进行前所未有的发力。课题就清醒的摆在所有中国互联网从业者面前了:该怎么选择,未来才不后悔?
ps. 有人提出,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底层支持都没了看腾讯还怎么玩。底层支持会没有么?你说呢?
LJ @ cnBeta 201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