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跟贴,盖楼十年。背后的机制与匠心

标签: 推荐阅读 | 发表时间:2013-07-05 21:47 | 作者:P迪
出处:http://www.alibuybuy.com

从03年到13年, 网易跟帖已经活了10年。能够得到众多挑剔网友的认可,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 网易跟帖做到了,凭什么?

<网易跟贴不是一天建成的,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网易跟贴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没专门的产品负责人。2006年6月之前,我作为网易新闻中心的主编,曾经分管专题、论坛、产品、审核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后来的调任的职位,仍然与产品关联。因此,直接或者间接的负责网易跟贴的历次功能设计改造,以及部分的内容运营。离开网易前,已答应过同事,总结过去,以供后来者参考。

一,出生:

网易跟贴的推出,起步比新浪晚很多,之前文章页底部的“发表 评论”按钮,是直接链接到论坛首页,而新浪至少在2000年就存在“我来说两句”。网易则直到李学凌(现任多玩游戏网创始人兼总裁)出任内容总监(后任总编辑)后,才在03年下半年推出。前期为李学凌亲自主导设计。

二,盖楼和回复

  • 1,网易跟贴在最开始的半年时间里,没有盖楼的功能。当时的样式和新浪差不多。
  • 2,盖楼是意外之作
  • 盖楼一开始并非是故意设计的。只是当时为了解决网友连续讨论,无法看到上下文,从而容许连续引用回复。没想到出来了盖楼的效果。

  • 3,TABLE下的20层楼
  • 刚开始的盖楼,采用TABLE的方式。只能显示20来层。由于一个个TABLE嵌套,中间的越来越小,最后被收缩成一条粗线。网友称之为“塌楼”。

  • 4, DIV下的50层高楼
  • 06年底,修改为DIV,可以扩展到50多层。带来新的问题是,网友将跟贴COPY到博客等网站时,DIV会被过滤或者缺少样式支持,从而无法展现完整的盖楼。当时只针对特定的博客(网易、新浪、搜狐等)做了修正。但是这种方式下,仍然未解决,楼层过高时,顶部坍塌的问题(也就是缩成一条线)。

  • 5,70层高楼
  • 09年,采用了网易手机版的方案,将10层后的线框,修改为不闭合。但是外观上不容易看出来。这样,理论上,楼层可以无限高。但是,楼层过多对页面打开速度影响严重,甚至会导致浏览器崩溃(特别是IE),经过测试后,取了一个性能以及视觉都在可接受范围内的70层。

  • 6,盖楼的重复信息:
  • 盖楼在视觉上,气势磅礴,而且信息连贯。多个互不认识的网友,经常在里面联合写连载小说。如:

    但是,所带来的问题是,跟贴页面内,出现大量重复信息。因为盖楼时,前面的信息几乎都是一样的,只是最后一条不同。因此,在07年初,启动了一个方案,前端判断重复的楼层,默认收缩隐藏。而如果已经有分支的,则显示最新的。但是点击展开后,不能再通过点击收缩。

    三,热帖和顶帖系统:(热帖是指在网易跟贴页,排在最上面的10条,根据被顶的次数排序。)

  • 1,打分:
  • 刚推出的网易跟贴,在每条跟贴后面,有下拉的打分选项目,从1分到5分。这个是参考当时国外的一些网站。 然后,再根据最后的综合得分汇总,进行热帖(单贴)排行。当时还曾经设想,日后对登录用户的等级和影响力之类实行累积和评级,他们的评价分值不一样,可以更大程度地影响排序。
    但是,这个打分系统,在实行大约一个季度后,就被否定。因为在这个面对广泛网友的快速 评论系统中,下拉、思考分值、然后再提交的几步操作,还是令多数人却步。

  • 2,支持和反对:
  • 代替复杂打分系统的,是一个“支持”的按钮。点一下数字加1,然后简单粗暴的按数字多少排列本新闻的热帖。这个简化的方案,一直沿用至今(去年措辞方面被修改为“顶”,稍后说明)。
    当时并没有“反对”的按钮。但是05年初的时候,其他部门一个同事对跟贴做用户体验评测时,当时提到“既然有支持,应该也有反对”。我一开始是不赞同增加的,因为“支持”是用于热帖排序,而增加“反对”,无法同时也参与排序(曾经考虑过两者叠加或者加权平均),因此觉得是将顶帖复杂化的多余功能。但是,由于当时这个评测结果是直接向丁磊汇报的,所以在不能提出充足的有害理由情况下,最后还是同意增加。
    没想到,虽然“反对”的数字并不参与排序,后来被网友利用到极致。经常在跟贴里看到发帖后面有“赞同的点支持,否则点反对”,网友利用这个简单的投票来做民意调查。而一些被网友怀疑为五毛所发的跟贴,支持数成了大家发泄的一个渠道。特别是在某些领导人讲话新闻后面的叫好的跟贴。但是“支持”和“反对”功能的取消,主要也是祸起于此。09年秋天,取消“反对”功能时,网友一片骂声。后来“支持”也修改成“顶”。

  • 3,热帖的困惑
  • 前面说了,“支持”的参与方便,而“热帖”的规则简单,网友参与热度很高,还曾经有网友编写过网易跟贴的投票机软件。
    但是,这个热帖机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跟贴页面的设计为上面10条为热帖,下面20条(后来改为30条)为最新。首先,热帖的占位效应很明显,被顶上来的,基本都是最早生成的跟贴,被顶到热帖后,则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支持;这样一些很普通的贴长期占据高位,而某些经典在没机会浮现。因为极少网友翻页去看跟贴,只要一篇新闻的跟贴过千,新贴在跟贴第一页显示的时间很短暂。

  • 4,推荐系统
  • A计划:构建一个类似IMDB等电影分享网站之类的评价系统,而且计算公式复杂保密,其中包括发表时间,支持数,反对数,被引用回复次数(被盖楼数),甚至参与顶帖的用户身份,也加上权重计算。最后换算成一个叫“热度”之类的数字,进行排序。但是最后没有付诸行动,主要是担心在跟贴这样快速、简短的评论系统中,引入一个深度用户参与的复杂的评价系统,很担心效果。而且,如果用户无法理解自己行为与最终的排行的直接关系,会极大的降低参与兴趣。
    B计划:放弃上面的复杂公式,只是在现有的顶帖基础上,增加时间衰减的计算。希望这样可以避免长期占位的发生。
    C计划:构建用户积分系统,用户的积分来源于发帖被顶,而获得积分之后,则可以用于顶别人的贴来积分金钱。也就是说,将热帖的产生权,交给那些通过发帖而拥有大量积分的用户。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零碎的想法。其中可能有的是错失的好机会,有的可能是明显的歧途。但是,盛名之下的痛苦在于,决策时,我都倾向于保守。因为在守成与冒险之间,大多数时候,选择了前者。

    四,发帖数

  • 1,点一下“支持”自动发一个贴?
  • 互联网有句话叫“PV是万恶之首”,跟贴的总数,也成了各家表面比拼的一大手段。特别是在04、05年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报纸在引述一条新闻在互联网的反响时,经常采用在某某网有多少条跟贴。而这些记者可不管这个跟贴数字背后是怎么构成。
    那时,新浪、搜狐(腾讯后来也加入)都采用了点一下“支持”或者“反对”,自动生成一个跟贴的方式,内容基本是“我顶”“很好”“支持”几个预设好的。这样跟贴的数字就如当年的亩产量一样,飞天上去了。
    我们曾经为此多次开会,争论激烈。特别是在内容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整体落后于对手的恶劣环境中,我们又在残酷对比的跟贴数上被对手抛离,真难抵挡住诱惑。最后还仅仅是因为一些朴素的想法(用户是否需要)而得以保身。
    <新浪等采用自动发帖的方式,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是,跟贴可读性急速下降,满页都是用户点击“支持”“反对”系统自动生成的跟贴。后来有的网站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默认不显示自动生成的,最后甚至取消了。但是他们在比拼跟贴数字的时候,已经给网易跟贴让出了极好的发展机会。

  • 2,合并跟贴
  • 合并跟贴是指将相同题材的新闻跟贴合并起来,特别是制作专题的时候使用较多,比如,南非世界杯所有新闻的跟贴合并。这个功能的发明者应该是新浪,设计初衷估计一方面是增加跟贴数,网站在对外宣传时,号称某个话题网友评论数过百万条,是相当壮观的;另一方面可能真有部分用户有此需求。梅西的新闻跟贴都合并到一起,你只需要从任何一条梅西的新闻点进去,都可以看到所有的评论。
    但合并跟贴对跟贴内容质量的伤害还是存在的,因为网友不少评论是针对当篇新闻的具体内容,合并后会导致错乱。比如一篇挺国足的新闻,跟贴可能全是骂作者的,如果被合并到另外一篇骂国足的新闻里,会让人莫名其妙。
    网易曾经采用一个折中的方法(其他网站也看到有类似的),默认显示的是本新闻的跟贴,然后还有合并更贴的入口。而合并的页面里,每条跟贴都显示来源于哪篇新闻。但是大概在08年初的时候停了。当时主要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点大,而为了一个用户并不太需要的功能,不值得。2010年初又恢复为专题的跟贴合并,这有一定的合理性,除了前面说的数字以外,还有专题本身就是一个话题的集中,所以跟贴也因此集合。

    五,IP识别和网易火星网友

  • 1,IP识别功能
  • IP自动识别就是将跟贴用户的IP信息,自动转换成地理信息。这个功能推出之前的跟贴,用户身份要么是可以自己填写(包括可能登录),要么就直接使用IP了。常见的格式就是“IP:202.120.100.* 网友”。
    07年初,网易上线了自动将IP匹配成地理信息的功能,表述格式变为“网易北京海淀网友(202.120.*.*)”。IP隐藏了最后两位。
    这个功能的灵感来源于一篇谈用户体验的文章(不过我实在想不来是谁写的、实在抱歉),里面大概有一句话,意思是要将用户不能识别的机器信息,转换成可辨认的文字或者图形。后来有一天看跟贴的IP时,就突然灵感一闪,换成大家可识别的地理信息如何?
    于是在网上找了个IP地址库,总共有10几万条记录(IP段和对应的地址)。但是中文地址不规范,很多详细到“某某街道几号XX网吧”,所以就干脆人工整理,将多余的信息全部删掉,最详细只保留县区级、或者学校。但也保留了微软中国公司和IBM中国公司的IP信息,这导致后来出现了“网易IBM中国网友”,真有点对不起发帖的兄弟。这个笨办法耗费了1个月的时间。后来的版本采用了程序智能截取,并且自动升级IP地址库信息。
    这个功能推出一年后其他大网站都纷纷效仿。不知道是不是网易最早在跟贴上应用的,但是当时的确没有参考过其他网站,因为日常浏览的网站里,没看到过。

  • 2,网易火星网友
  • 在整理上面说的IP地址库时,偶尔遇到一些没有地理位置的或者只显示“ICCAN未分配”的IP段,犯困了。一开始准备老老实实地用“网易IP未能识别网友”,后来干脆恶搞了个彩蛋,就是“网易火星网友”。
    因为不能被识别而且网友使用到的IP其实不多(不包括地址匹配错误的),所以火星网友的出现概率极低,偶尔出现时引起大家骚动和仰慕。但是后来网友发现漏洞,利用HTTP头信息欺骗,捏造不存在的IP(包括局域网IP),就经常看到火星网友。甚至直接修改地域信息的显示。

  • 3,地域攻击
  • IP识别功能所赢得的巨大声誉是在意料中的。但也导致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包括网友和网易内部),最强烈的就是地址信息所引起的地域攻击。甚至还被网友举报到监管部门(包括色贴),最后为了生存,对直接攻击的做了删减,并且在页面提醒“文明社会,从理性发贴开始。谢绝地域攻击。”

  • 4,IP地址的应用
  • 曾经设想中的应用,根据新闻的事发地,自动列出当地网友的跟贴。比如,在一篇“成都公车起火”的新闻后,来自“网易四川成都网友”的评论,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信息。但是由于这个功能大部分新闻不适用(体育、财经、科技等),以及在“所有辅助功能为系统性能让路”的原则下,一直搁置。

    六,用户系统

    每天活跃在网易跟贴里的几百万用户(包括看帖不回帖的),如果通过跟贴为纽带,将臭味相投的、对同一话题跟贴态度一致的、地域关联等连接起来,组成跟贴社区,听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是事实上,设想、摸索、实践的经历不少,目前尚未成功。
    1,首先,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跟贴用户绝大多数不登录的。曾经设想过,通过COOKIE读取用户信息(曾经登录过通行证的),但是无法解决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的问题。
    2,曾经采用网易论坛的用户库,计划将跟贴记录保存到论坛。但是,用户在跟贴的发言,与论坛的风格差异很大,并不太愿意保存到论坛。
    3,为了实现登录网友产看自己发帖记录,临时做了一个保存灌水记录的系统。
    4,09年春夏之交开始,所有网站被要求登录发帖。竟然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虽然发帖量一度跌去一半。但是神州大地都如此,网友也被迫接受了。
    5,09年60大寿后,借鉴微博的思路,计划将只在跟贴首页平面展示的跟贴,通过关注、转发等方式立体传播。开工一半,网易决定开发微博,导致跟贴此项目匆忙完成,效果差强人意。

    七,互通——微博,论坛、博客

    系统互通,其实挺像那些高谈战略布局的企业家一样,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但是能实现而且成功的极少。因为,你苦花心思的去实现,用户不一定需要,甚至并不知道这个互通的存在。
    1,与博客互通:曾经试验过,用户在发跟贴的时候,可以勾选同时发到博客。结果一方面由于登录的限制,另一方面没几个用户愿意同步,因为跟贴内容与博客性质差距太大。论坛遭遇也类似。
    2,收藏到博客:每条跟贴下有一个按钮,收藏到博客。点击后,系统将内容COPY到博客,并且自动增加了新闻标题、原始链接和描述性的文字。但是一天使用的次数,不到1000次,最后放弃。但是,专门收藏跟贴的几个博客(老衲博客),倒是很火。这个功能的需求是少数用户,可以通过人工COPY实现。
    3,转发到微博:微博是一个很好的分享和传播平台,但是由于字数限制,不太可能直接将跟贴转发到微博。网易微博上线前,偶尔看到有网友人工将网易跟贴截图,在新浪微博传播。于是,我们想到了将微博截图然后,当图片发到微博上。用户只需要点击一下,系统在后台完成截图过程。而且为了适应微博的页面宽度,单独制作了用于截图的窄页面。
    该功能还是很受网友欢迎,更重要的是,网易跟贴可以通过微博渠道广泛传播。可惜不久被和谐了。

    八、网易跟贴的文化形成

    网易跟贴的恶搞、自嘲、正话反说、调侃朝政、讽刺世俗等文化,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是与产品功能设计的原因较小。也就是说,通过功能设计刻意去培养营造这种文化,可能用错力道。同理,对手也很难通过产品的改造而复制网易跟贴。但是,必须警惕的是,因为功能的阻碍,让导致网友流失、气氛减弱。比如,在跟贴内容中加入表情图标,我是一直坚决的反对者。因为表情图标会极大地伤害文字内容的可读性,也类如系统自动生成的“支持”“我顶”“很好”一样,导致水贴泛滥。
    网易跟贴文化的形成,时间漫长,非一朝一夕所为。有一点比较确定的是,网易新闻曾经力推的恶搞专题,对此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大约是2004年到2007年之间,网易新闻曾力推恶搞、反讽类专题,比如《油荒时代的幸福生活》、《全民大搞拷》、《领导下乡送温暖》(已阵亡)、《幸福生活2005》、《坚决反对取消户籍制度》等。网易跟贴调调和这些专题的风格一脉相承。当然网友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远超人数有限的编辑,后来演绎了老衲和师太、小李与局长等无数可歌可泣的跟贴故事。

    (先后参与过网易跟贴的产品功能设计人员有:李学凌、梁剑、钟韵江、李文涛、彭毅、李楠、陈陶陶、万琪,其中只有万琪是名义的全职跟贴产品人员;开发人员有:董荣杰、李欢、黄海亮、肖裕、程思、郜文彬;前端人员有:罗金、徐翔、罗礼权、鲍海燕——名单可能有所遗漏)

    来源: http://www.woshipm.com/market/27887.html


    © 推荐 for 互联网的那点事, 2013. |

    相关 [网易 十年] 推荐:

    网易跟贴,盖楼十年。背后的机制与匠心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从03年到13年, 网易跟帖已经活了10年. 能够得到众多挑剔网友的认可,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 网易跟帖做到了,凭什么. <网易跟贴不是一天建成的,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网易跟贴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没专门的产品负责人. 2006年6月之前,我作为网易新闻中心的主编,曾经分管专题、论坛、产品、审核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后来的调任的职位,仍然与产品关联.

    网易分库分表数据库DDB十年演变之路

    - - IT瘾-bigdata
    文章详解了DDB十年来三次服务模式的重大更迭,从最早的Driver模式,到后来的Proxy模式,再到近几年的云模式. 互联网时代,也是关系型数据库独领风骚的时代,从早期的Oracle独步天下,到现在MySQL蒸蒸日上,关系型数据库是大多数互联网应用在数据可靠性存储上的“命脉”. 随着互联网产品在体量和规模上日益膨胀,无论是Oracle还是MySQL,都会第一时间面临来自磁盘、CPU和内存等单机瓶颈,为此,产品方除了需要不断购买成本难以控制的高规格服务器,还要面临不断迭代的在线数据迁移.

    十年

    - Angela - 春日迟迟的BLOG
    这个故事有意思,没有对错,只是选择. 十年前,假如你有二十万元,你是用它来买房子还是用它来出国留学. 那个时候的房子,3000元上下一平米. 我相信现在的你,肯定会说当然是买房子啦. 二十万元,能交多少套房子的首付啊. 我下面要说的是两个朋友的真实故事. 朋友A,十年前卖掉了家里惟一一套房子,出国留学去了.

    告别网易

    - tallrain - Chun Tian (binghe)
    (注:原插图文章来自网易内刊 2011.7,应作者要求已删除,读者可通过 email 联系本人索取). 最终,我是这样离开网易的:CEO 丁磊先生跟我性格不合,难以共事,但因为我工作成绩突出,无法直接开除,而我又深深留恋这家公司,不肯主动辞职,于是不得已将我劝退,给予 N+1 补偿,并言辞恳切地请我走人.

    十年前,十年后

    - 阿邪 - 每日鲜果精选
    十年前我们是父母的孩子,十年后我们是孩子的父母;十年前我以为自己是一棵大树,十年后我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一棵小草. 引导语:不知道十年的时间究竟有多长. 十年前,在我们的脑海中;十年后,却在深深的心底. 我们是拥有情感的人类,我们在亲情、爱情、生活、信念、友情的岁月冲洗下,十年前,十年后,我们的情感有了什么变化…….

    十年前

    - Cult - 撒把盐
    十年前,我们还在画室画画,美术老师兴奋地捧着报纸冲进来给我们看世贸大厦坍塌的画面,同学们大多住宿舍,还没来得及知道怎么回事. 他跟我们仔细形容大厦倒下时跟巧克力融化一样,他很激动,我们也跟着叫好——美帝国主义终于被“打败”了. 那天学校食堂聚集了很多人,每次播放飞机撞击世贸大厦或大厦坍塌的画面,所有人都沸腾了,跟咱们国家足球队赢了巴西队一颗球一样神奇.

    十年PCDIY

    - Lionheart - 葵中剑&#39;s Blog - SwordAir.com
    前段时间我的主板突然罢工,我也被迫拆开很久不关心的主机箱,清了灰尘,买了块2手的主板给换上. 其间折腾了很久,恍惚自己回到了过去热衷DIY的时候,没事拆着电脑,折腾下各种硬件,改装下散热小小超频一把然后自顾自的在一边满足的打着游戏,不过往日已逝,大概算了下,居然也已经至少10年了. 10年间,改变当真是似有而无——消逝了很多细节,但电脑还是电脑,PC毫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