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在职场】踏出你 LinkedIn的第一步:好的个人总结

标签: 8090在职场 LinkedIn 个人品牌 | 发表时间:2013-07-26 11:43 | 作者:永锋Brian
出处:http://www.socialbeta.com

文章来源: careher

【导读】可能很多人是把 LinkedIn 当作「储存我个人在线履历」,或甚至只是跟平常我在工作上会接触的同事或朋友保持专业联络的地方。也有可能只是觉得「天哪!LinkedIn 上面有好多我认识的人噢!我好像也应该加入?」前述这些情况或许可能是你一开始加入这个以专业为导向的社群最初原因,但是当聚集了一大堆有才能的人时,这就是一个值得你花费时间,增加个人专业形象的地方。

为什么说聚集很多人呢?因为根据资料,LinkedIn已经有超过  2 亿个使用者,成长的速度之快,几乎每秒就有两个新的使用者加入,而且已经是许多企业、猎人头公司在招募人才时的主要搜寻工具。

不只是在线履历

你可以把 LinkedIn 视作是你的在线英文履历,但是其实这份数据跟你在求职时放在人资主管桌上的那份履历还是有点不同。

人资主管所看到的求职履历,多半是你在应征某个特定职位的工作的前提之下,量身打造的履历,所以重点在于强调你有多适合这份工作,同时需要保持精简,力求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你的能力;但是 LinkedIn 的个人页面 (personal profile)目的是让外界更了解你,在专业职场中你的专长所在,还有你的个人特质、你的人脉关系等。

所以你当然可以在这份履历上详细说明你每份工作的经历,做过的计划、擅长的工具等等。简单的说,如果你开放各种职场的可能性,那么你需要详细地让别人知道你的能力,所以这份履历的重点在于说明你的职场特质以及职场技能。当然如果你在 LinkedIn 的数据就是为了寻找某几个特定的职位,两份文件接近的程度就会更相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整份 LinkedIn 数据中,你一开始可以强调与重视的地方。

Linked insights 的专家说,你的个人页面上,最上面的简介 (summary) 其实是最吸引人注目的, 文章中举了三个的例子,他们使用的字数不超过250个字,用了看起来觉得聪明又引人入胜的文字,文字中栩栩如生地展现出他们的个性,而且都在文末提出行动 – 欢迎有兴趣的人与他们联络。以下简短摘要出撰写简介时,有哪些小技巧:

第一印象很重要

简介是你个人页面最重要的部分,为什么呢?因为整个页面上你可以从头简单地介绍自己,这个段落是最简洁最干净的部分,不会有日期、标签或是其他的文本框干扰读者阅读。

说出你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用你自己的话,让读者肯定你的专业度,藉此说服人家相信你所做的以及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尽量以第一人称描述自己,第三人称容易让你看起来冷漠以及难以亲近。简介可以让你更鲜明地说出自己擅长之处,也更容易让你看起来出众,这是最能够用让人难以忘记的方式来显示出你与别人的不同。

谨慎使用词汇

2012年,LinkedIn 票选出太 过度使用的语言,像是 Creative, Effective, Analytical, Problem solving 等等,除了太常看到这些字容易使人感到无趣以外,其实最容易让人失去注意力的是,这些字眼本来就是在招募人才时,主管们最希望员工所俱备的特质,所以如果在期待之外使用一些更能够代表你的能力的词汇,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故事不要太长

文章字数太长并不会让你的读者加深印象,现代人生活忙碌,尤其网络的内容更容易一闪而过,为你的读者着想,帮助他们节省一点时间吧!前述文章中举的三个例子字数都不超过 250 个字,如果还是不晓得准则在哪,想想如果读者只有 10 秒阅读你的简介,你会写些什么?

不同阅读顺序

过去我们习惯看报章杂志,而报纸的头版总是最引人注目,接着我们会看其它能够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文章。你的个人页面也可以视为是一份报纸,而简介就是你的头版,下方预设则是你的工作经历 (Experience),假使你觉得工作经历太长了或者不够吸睛,不如把「技巧与专长 (Skills & Expertise)」挪移到简介下方,让读者可以更快速看到你所擅长的,此外如果列出的项目得到其他人的背书 (Endorsement),则更能够显示出你的能力。

【相关阅读】 如何有效利用 LinkedIn?

题图: tychay

您可能也喜欢:

【8090在职位】如何有效利用 LinkedIn?

【8090在职场】培养习惯的误区

【8090在职场】小礼盒,大经验

【8090在职场】怎样写一封得体的电子邮件?

【8090在职场】多项目管理中的时间管理
无觅

相关 [linkedin 个人] 推荐:

【8090在职场】踏出你 LinkedIn的第一步:好的个人总结

- - SocialBeta
文章来源: careher. 【导读】可能很多人是把 LinkedIn 当作「储存我个人在线履历」,或甚至只是跟平常我在工作上会接触的同事或朋友保持专业联络的地方. LinkedIn 上面有好多我认识的人噢. 」前述这些情况或许可能是你一开始加入这个以专业为导向的社群最初原因,但是当聚集了一大堆有才能的人时,这就是一个值得你花费时间,增加个人专业形象的地方.

中国的LinkedIn们

- - It Talks-魏武挥的blog
我倒并不想完全断言中国BSNS没有一点点的未来,但做生意是真金白银的消耗,非常讲究一个timing问题. 中国BSNS,要想走出中国的LinkedIn的道路,恐怕得花上比LinkedIn自身发展更长的时间. 与目前股价一路扶摇直上的LinkedIn相比,中国的BSNS(商务社交,也有自称PSNS专业社交的)显得有些不愠不火,差强人意.

向LinkedIn学习什么

- 车东 - 《商业价值》杂志
准确的定位和极优的数据整理能力,是LinkedIn最终成功的原因. 中国模仿者们需要模仿到基因层面才会有希望. 2010年12月,美国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平台SecondMarket评选出五大估值超10亿美元的非上市公司,LinkedIn挤掉Youtube等大热门而上榜. LinkedIn这家比Facebook还早的老牌社交网站,在将近10年的互联网大潮中,一直以低调稳健但内容乏味的姿态潜行.

中国会不会有Linkedin?

- zhangv - It Talks--上海魏武挥的博客
本周根据外电,Linkedin已经为自己的IPO做了定价,区间大致在32-35美元,预期募集资金2.71亿,估值在30-33亿美元. 这个主打所谓高端人群,74%会员受过高等教育,被誉为“职场SNS”的网络公司,拥有1亿用户,2010年营收2.43亿美元,利润1500多万. 据公司声称,在linkedin上,有200万个公司页面,73%的财富100强公司用过它的招聘解决方案,世界500强则全数成为它的会员.

[原]LinkedIn Cubert安装指南

- - OopsOutOfMemory盛利的博客
最近工作需要,调研了一下LinkedIn开源的用于复杂大数据分析的高性能计算引擎Cubert. 自己测了下,感觉比较适合做报表统计中的Cube计算和Join计算,效率往往比Hive高很多倍,节省资源和时间. 下面看下这个框架的介绍:. Cubert完全用Java开发,并提供一种脚本语言. 它是针对报表领域里经常出现的复杂连接和聚合而设计的.

LinkedIn架构这十年

- - 鸟窝
原文: A Brief History of Scaling LinkedIn. Josh Clemm是LinkedIn的高级工程经理,自2011年加入LinkedIn. 他最近(2015/07/20)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LinkedIn针对用户规模急速扩大带来的架构方面的变革. 文章有点像子柳写的 淘宝技术这十年.

用户到底如何使用 LinkedIn?

- jl1987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作为最热门的职业社交网络,LinkedIn 正以每秒增加一位新注册用户的速度快速扩张. 近日,由互联网调研公司 Lab42 根据500位LinkedIn用户的调查反馈,制作了一张名为 “The LinkedIn Profile”的信息图. 调查问卷就用户使用LinkedIn 网站的目的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归总.

LinkedIn CEO:人们没空玩Google+

- Ice - cnBeta.COM
据国外媒体报道,LinkedIn CEO 杰夫・威纳(Jeff Weiner)认为,人们没空去玩Google+. 当被问及社交网络是否有共存的数量限制时,威纳表示,谷歌必须变得更社交化,但他质疑在这点上谷歌能走多远.

从 LinkedIn 发现企业家“基因”

- danefy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或许是 Facebook, Apple 的故事太耳熟能详了,以致让许多年轻人都觉得“创业需趁早”,“名校毕业的人创业成功几率更大”……诸如此类的想法多多少少给科技公司企业家打上了许多失实的标签. 为了通过数据找到真实原貌,LinkedIn 高级数据研究员 Monica Rogati 通过筛选了1万名科技公司创始人的个人资料,并基于他们的个人背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名美国出生的科技公司企业家的大致图景.

Linkedin 大数据生态系统

- - 冰火岛
随着hadoop及其生态系统技术的应用,海量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在实际项目中的作用不断增加. Linkedin的大数据生态系统主要基于hadoop,hive,pig等,从而帮助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研究人员从海量数据中抽取知识,构建新的数据产品特征. 实际上,主要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提出一套丰富的开发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