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box:来看看 Gmail 是如何颠覆 Gmail 的?

标签: Inbox Gmail 邮箱 Google | 发表时间:2014-10-24 21:58 | 作者:
出处:http://shibeichen.com/

2012 年初,Y Conbinator 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写了一篇《令人恐惧且野心勃勃的创业点子》(Frighteningly Ambitious Startup Ideas)中给创业者提了七个足够具有野心的创业点子,其中包括颠覆搜索引擎、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改变大学教育的方式等具有野心的想法,其中还有一个点子是「取代邮箱」。

如果说电子邮件最早是一个通讯工具,到现在它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很多人更希望它是一个 to-do list,很多邮件过来,你其实需要另外找一个类似 Wunderlist 的 to-do list 工具,把邮件中的要点一个一个写上去。完成 to-do list 的任务后,在 Wunderlist 中划掉任务条目,再打开邮箱,把完成的任务给相关的人反馈——环节太多,流程太长了。尤其是在越来越多依赖智能手机办公的今天,需要在几个应用之间切换,事儿还没办多少,Home 键都要按坏了。

格雷厄姆提出的建议是,仅仅对收件箱做改变是不够的。电子邮件需要被新的协议取代,它需要 to-do list 协议, to-do list 协议则意味着收件人应该被更多赋权:除了读邮件以外,还需要收件人做什么事情,这件事情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如何,期望什么时候完成?以及,如果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是否可以建立一个个的任务小组,实现邮件系统背后隐藏的更核心的用户需求:任务、通讯、进度跟踪?当然,还不能复杂,复杂了就不好用了。

Gmail 已经十年了,似乎到了该被颠覆的时候。现在 Google 自己做了个新的邮件系统,试图来颠覆自己。这个新的邮件系统名字很有意思:Inbox by Gmail。不叫 by Google,而是叫 by Gamil。

相比 Gmail 客户端,Inbox by Gmail 的主界面设计得更为花哨——刚使用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有一些庞杂。带有附件的邮件默认显示预览图,好处是不需要点进去就可以查看附件,坏处是一屏(我使用的是 4 吋屏的 iPhone 5)只能显示三封邮件。再加上右下角的仿照Path的弹出式快捷功能导航,主界面显得非常凌乱,焦点很分散。 PCMag 评论说「它看起来像是一个 Facebook news+Mailbox+Google Now 的混搭」。你可以脑补一下它该有多乱。

Inbox by Gmail 在尝试做一个 to-do list 协议的邮箱系统。侧边栏第一部分也是这款应用最希望使用到的功能分别是:Inbox(收件箱)、Snoozed(意思是稍后提醒、一会儿处理)以及 Done(已完成)。这其实很好地反映了我们日常对待邮件的三种行动:

  • 第一种是立即回复。对于那些 10 分钟以内能处理完的事情,立刻处理。比如可以马上做的决定,项目进展通知,同事需要一份文档,这些都可以在 10 分钟内处理完,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马上回复,清除未读;
  • 第二种是待定。比如一个需要花 30 分钟以上才完成的任务,一封来自同事或老板的意见询问但需要花一些时间考虑的邮件,或者上班时间碰到需要下班才合适处理的私事,那么 Snoozed 就是为这个需求服务的;
  • 第三种是完成。项目完成,自然是 Done。

对于特别重要且紧急的邮件,它有一个「pin」(图钉)功能,「pin」过之后的邮件会显示在收件箱最上方最醒目的位置,提醒自己尽快处理。

与 Gmail PC 版邮箱类似,Inbox by Gmail 会自动把邮件打包归类(称为「bundles」),常见的归类邮件标签有 Social、Promos、Purchases,它也允许你自己添加标签。

快捷功能导航设计初衷非常好,但在剔除自动邮件地址上还不够智能。比如系统默认我最常通讯的三个地址分别是:Wunderlist 发送任务提醒的邮件地址、新闻订阅的「+news」邮箱、以及自己的邮箱(经常自己给自己发邮件的结果)。

估计因为只在美国发布的缘故,Inbox by Gmail 有非常严重的 bug:无法在邮件正文中输入中文。

就像保罗·格雷厄姆对邮件系统的期待一样,Inbox by Gmail 足够大胆。它不是一个“微创新”式的产品,更像是一个或许有可能自己颠覆自己的产品,甚至比许多做邮箱产品的创业公司迈的步子还要大。Inbox by Gmail 在市场上表现如何还需要时间观察,但我们乐见科技巨头们推出更多这样大胆的产品。

+++++

「数字弥母」是一个关注科技、互联网、科技趋势的公号,由师北宸运营。欢迎关注:Digital_meme

相关 [inbox 看看 gmail] 推荐:

Inbox:来看看 Gmail 是如何颠覆 Gmail 的?

- - Digital Meme
2012 年初,Y Conbinator 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写了一篇《令人恐惧且野心勃勃的创业点子》(Frighteningly Ambitious Startup Ideas)中给创业者提了七个足够具有野心的创业点子,其中包括颠覆搜索引擎、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改变大学教育的方式等具有野心的想法,其中还有一个点子是「取代邮箱」.

Gmail不死,Gmail永生

- - SegmentFault 最新的文章
2013年7月,我们深爱着的Google Reader走了,一去不复返. 现在,我们形影不离的Gmail也要神秘失踪了吗. 不知不觉Mail客户端中Gmail邮箱已经快一个月没有收到邮件了,往日那些烦人的邮件此刻也都销声匿迹了,连CSDN的邮件都没有了,直觉告诉我有点不正常. 终于,在邮箱图标右边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感叹号,原来连接有点问题,重连应该就可以了.

70%的代码跨平台重用,Google Inbox 是如何做到的?

- - 酷 壳 - CoolShell.cn
原文链接 http://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14/11/how-google-inbox-shares-70-of-its-code-across-android-ios-and-the-web. 开发一个移动应用在当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Google Inbox如何做到在Android、iOS和Web上共享70%的代码

- - Solidot
开发一个移动应用如果你想要面向尽可能广的用户,你需要为Android开发一个,iOS开发一个,Web开发一个. 为每个平台开发一个版本意味着三倍的工作量,三倍的bug处理量. 令整个事件变得更复杂的是,三个平台必须使用不同的语言开发:iOS是Objective-C/Swift、Android是 Java,而Web是JavaScript/CSS/HTML5.

在 Gmail 里玩 Facebook

- 大狗 -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以前我们介绍过利用Gmail Labs里的Gadgets功能使用twitter的方法,今天再介绍一个使用Facebook的方法. 首先你需要到Gmail Labs里开启Gadget(如上图)这个实验项目,然后即可在设置里看到Gadgets选项了,进入后是一个让你输入URL地址的地方:. 然后将Facebook for Gmail gadget的地址输入进来:.

用 gmail 发送补丁

- khsing - A Geek's Page
如果你使用 gmai l帐户,想通过 git send-email 发送补丁的话,需要加几个额外的参数,如下所示,. 或者用git config进行相应的设置,.

Gmail、Google Reader工具合集

- 三心 - 天涯海阁-Web2.0Share
这些工具本人没有全部试过,所以不排除有些工具可能已经失效:). GCount - 新邮件通知,仅能运行于Mac OSX. gDisk - 将Gmail变为网络存储空间,仅能运行于Mac OSX. gFeeder - 小型的Feed阅读器. GetMail - 将邮件从Hotmail转移到Gmail.

Gmail发现安全漏洞

- Royce - Solidot
6月1日,Google官方博客宣布数百Gmail用户遭到黑客攻击,搜索巨人称帐户劫持不是Gmail本身的安全漏洞所致. 攻击者使用的钓鱼攻击,他们向特定帐户发送一封邮件,内有钓鱼网址链接,欺骗用户输入密码. 然而今天Gmail用户温云超发现Google的邮件服务确实存在安全问题,他演示了被钓鱼的过程(YouTube),他收到一封“李承鹏参选人大,邀请你参加”的邮件,文章呼吁支持者前往一个链接支持李承鹏.

警惕Gmail 钓鱼邮件

- 独钓寒江雪 - 阿禅日记
思想挣扎了很久,博客还是要更新的,不管是哪一个. 在编辑器里打字总能让烦躁的心情平服下来. 这两天我收到了两封来自 [email protected] 的邮件,标题与内容都不一样,带附带的附件都是一个大小为70KB的.doc 文档. 我在Gmail 里用预览查看.doc 附件,发现里面只有一幅不到100px*100px的黑白正方形线框图,我觉得这样的.doc 文件大小不可能有70KB,于是就怀疑这是钓鱼邮件.

我们向Gmail学什么?

- Renz - Ray is thinking
Gmail,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互联网应用,一个访问量超Youtube的单一产品站点,一个重新定义Email这个单词的产品. 我们能够从Gmail的成功中学习到什么. 它就像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2004年4月1日,Google宣布推出Gmail,愚人节发布新产品,媒体不相信,用户也不信,大家都把它当作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