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李纯:从架构师到CTO,成长没有一蹴而就

标签: 他山之石 CTO 架构师 | 发表时间:2016-12-13 10:06 | 作者:小码哥
出处:http://www.yunweipai.com
从程序员成长为架构师,需要几年?从架构师升任CTO,又需要几年?成长没有一蹴而就,鸡汤喝再多,终究是要回到现实,脚踏实地。 编者按

2016年底,已经担任CTO两年多时间的李纯走上飞机,踏上了前往美国硅谷的旅途。他参加的是由极客邦科技举办的中国技术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聚集了国内互联网顶尖的技术人和创业者,他们会拜访硅谷企业,学习和交流经验。

对于李纯来说,此次行程属于重游故地。之前他在eBay/Paypal工作十二年,对这片土地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之后他回国,带领阿里人进入B+时代。李纯的每一步的发展看起来都会根据外部环境、机缘巧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在技术能力成长的方面,他却一直有一条很清晰的路线。成长是漫长的,充满了点滴细节,没有一蹴而就,但是智慧和经验却可以复用。

阿里李纯

经历互联网黄金时代

我从毕业后就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到今天,技术在不断更新,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出现。我们这一代可以说非常幸运地赶上了这个行业的黄金时代。

我是2002年底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发展最低谷时加入的eBay。之前工作主要集中在B2B软件、电信系统和互联网技术领域,在大型公司、硅谷的startup、自己的创业公司都工作过。自我感觉无论在技术、产品、业务还是管理上都有不错的积累,但是面向C类的电商业务还是第一次接触。

我在eBay十二年的工作经历,做了4份跨度蛮大的工作。

头三年在搜索团队,加入eBay就与三个Research Lab的搜素专家、两个测试工程师,在没有业务方,没有产品经理的情况下,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开发并上线了eBay的第一代搜索引擎。这个引擎在没有做任何大的架构与技术改造情况下,支撑了eBay后来十几年的业务复杂度及体量的增长,从投入和产出比来讲我想应该是eBay最成功的项目了。

在搜素团队做了一段管理后,被调到技术平台部负责eBay的电商后台技术框架团队,干了三年,主要贡献和积累还是在架构和技术管理层面。2008年自己感到需要些变化,差点离开。

当时eBay要在上海扩大中国研发中心的规模,希望我去负责。就这样在eBay上海研发中心工作了三年,对国际企业海外研发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各种酸甜苦辣的经验和教训。

最后三年我又回到美国,负责Paypal的支付风控技术团队。主要工作是把通过十几年业务与技术积累,对Paypal做出巨大贡献的传统实时风控系统迁移到新一代的基于大数据的技术体系上。

无论是从工作的成就感还是在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我非常珍惜和感谢在eBay/Paypal的十二年。不过也很高兴,看到B类业务的重新兴起,有机会回到自己最感兴趣的B类互联网业务中。

中美互联网的差异

与很多在海外工作的华人一样,我一直有强烈的回国愿望,其间也回来过两次,因为家庭原因又回到美国。现在孩子已经长大,自己可以轻松上阵,所以就全身心回到国内发展了。概括的来讲,尤其是在大型公司,在美国更像是守成,在中国更多仍是创业。渴望挑战和探索未知的人都会被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和前景所吸引。

其实中国与美国创业型公司的地域性差异已经变的越来越小,更多要看公司个体的业务模式、创始人背景及推崇的文化。

目前看,在美国特别是硅谷,技术型的创业公司会比国内多一些。这主要是硅谷有着几十年引领全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历史,是全球顶尖技术人才最大的汇集地,技术的氛围和人才都比较充分有关。而中国有大量的技术转化为商业的机会,商业上成功的道路相对比较清晰,投入与产出比对投资人来说也更加合理。对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两地的差别会相对大一些。

美国的中、大型公司,即使是互联网与高科技领域的新型公司,管理体制与流程都比较成熟,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也是相对明确和固定的,更加强调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完成本职工作,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在中国,随着互联网在C类电商及个人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产生了一批以BAT为代表的迅速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也培养出大量的人才。这些公司可以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仍然巨大,对有专业深度和广度的专家及leader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每个人工作的职责及可发挥的空间会更加开放,但同时你的独立思考,推动变化及拿到结果的能力和愿望会变的更为重要。

软件行业和B类技术发展现状

以ERP、CRM和SCM为主的企业软件有着比互联网技术公司更长的历史,对企业用户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但是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公司的发展,这些传统软件公司的转型相对较慢,无论从人才及满足客户互联网化需求方面都遇到了很大挑战。

以互联网模式a成长出来的技术公司在服务B类用户时,也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改变,特别是如何满足企业级用户在流程的严密性、数据的结构性、需求的专业性等方面的要求。在我看来,目前机会很大,就是看谁能够选择传统软件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B类用户创造新的价值,提升效率。

1688做为国内最大的B类贸易平台,确实承担了很多差异非常大的业务流程。比如说服务线下零售小店主的零售通业务,我们打造了一套链接快销品供应商,仓储与配送物流提供商,线下小店之间的供应链体系,能够帮助线下小店以最合理的价钱,最快的时间,最有效的工具采购到最适合自己客户的商品。

另外一个极端,在钢铁行业,我们把1688电商产品及供应链能力以SaaS和开发框架的模式输出给由五矿和阿里巴巴合资的第三方公司五阿哥,由他们利用自己在钢铁行业的专业能力与资源,开发了独立的钢铁电商网站。

这两块业务在上层看有着具大差别,而且一个是阿里内部业务,另一个是第三方独立公司,但是所用的底层电商与供应链技术是完全相同的,所有的数据也是完全相通的。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配合业务的节奏,用最合理的产品与技术架构,更快地积累和完善核心供应链能力,同时在不同的行业打造适合不同用户需求的前端产品。

在大量机会和需求下做好取舍,集中经历在重点领域打深打透。即支撑业务当前需要,也要有产品和技术的良性积累。

B+时代,准备好了吗?

记得2000年左右,Gartner Group预言B2B ecommerce会从1999年的1450亿美金在2004年达到72900亿美金。在全球特别是美国出现了大量的B2B创业公司。大家当然知道后来的结果,在过去15年, C类电商蓬勃发展的时期,大量的B类电商公司都销声匿迹。

随着互联网发展到新的阶段,无论从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及大数据的需求,还是在云计算,互联网底层技术的成熟度来看,目前 B类业务进入互联网化的时机已经相当成熟。做为在B2B领域的从业者,很高兴看到投资人对这个领域的认可。

当然,最后还是要看我们服务B类用户的产品与技术公司是否能够把握时机,为各行各业的企业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B类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个行业的成功更要依赖不同公司共同的推动与协同,以生态的力量和标准化的模式来完成而不是排他性的竞争。

阿里巴巴 B2B 1.0 是为用户提供的商机与信息匹配,2.0做的是B2B电商与营销, 3.0就是通过供应链服务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互联网化的转型。具体做的就是在不同行业中为中小企业提供出一个灵活,方便和低成本的智能互联网供应链平台。与eBay的工作相比,C类电商主要解决的是在大体量用户下的高效与稳定。B类主要挑战是解决业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多系统的集成。

最初我们通过全球化互联网技术解决信息互通;机器翻译解决语音互通;CRM、流量与联盟技术解决平台买卖家用户积累;商品搜素与推荐解决客户匹配;RFQ与询盘满足商务沟通等手段提升了全球中小企业商机的建立和交流的效率。

后来阿里巴巴B2B平台完成了信息向交易的转化,建立在阿里集团互联网、大数据及电商中台的基础上在现货批发、电商卖家采购、跨境一般贸易等B类交易领域支撑了每年几千亿内贸,上百亿美元跨境B类贸易的平台。

从今年开始,我们开始全面进入B类电商贸易的深水区,也是我们认为能够为B类用户带来互联网化价值的互联网供应链层面。阿里B2B共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建立信息网站提供信息和营销服务平台,让买家更加方便的找到所需购买的产品,并和卖家联系;
  • 第二阶段,实现线上化、产品化,支撑业务朝交易、采购平台转型,促进在平台完成业务交易;
  • 第三阶段,以数据驱动、结合供应链能力及平台化建设,建立智能供应链网络平台、为B2B业务国际化贸易铺路,探索与科技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建立B2B技术生态圈。

技术上我们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 符合企业用户特色的基于结构化数据和流程的互联互通;
  2. 基于大数据的全球中小企业信息库与智能供应链;
  3. 基于行业标准的服务、开发与开放生态体系。
技术人的学习路径

过去十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很多快速成功的业务模式,对技术的挑战主要在用快速迭代的模式支持业务的快速发展来取得市场优势,业务成功后对大流量、高并发线上交易平台(OLTP)的稳定性、可用性及高性能的支撑。

随着互联网平台数据的积累和带来的潜在价值,基于大数据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B类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肯定会推动新技术的出现和成功利用,可能是IoT,可能是区块链。

从工程和架构来看,可能会更加强调产品的抽象和通用性、大型系统之间的集成、标准的制定推广。作为技术人员,一方面要快速学习和了解当前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要根据自己所在业务场景判断和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和整体架构。

每个人的发展都会根据外部环境,机缘巧合有所不同,很难有一个固定模式。不过我可以从技术能力成长的角度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在工作早期,我的兴趣主要放在了具体技术能力的积累。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在北大方正用C/C++在Windows 1.03操作系统上写企业排版软件。后来到美国后第一个工作做EDI软件,主要是在微软技术体系里用C++和DCOM做企业商用软件。

差不多工作了6年多,才感觉自己真正理解了这些技术背后的本质和内涵。同时这段时间,也在工作中找各种机会实践其他技术,比如Unix、CORBA、OLAP及后来的Java技术都做过。这些经验扩展了自己的技术广度,也为后来互联网时期新技术层出不限,自己可以快速学习,做出正确判断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做企业商用产品对软件开发的产品化和商业化要求比较高,但后来证明,这个能力即使在非产品业务的电信及互联网公司也是非常有用的。后来也是技术兴趣的驱动,加入了美国当时发展最快的一家电信公司做OSS/BSS系统的架构师,做了很多大型、复杂系统之间的架构设计、系统集成、新技术的用研和引进等工作。自己有机会从宏观的角度去看一些技术和架构,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技术视野。

在互联网发展的吸引下,90年代末从美国中西部来到硅谷一家比较火的互联网startup做总架构师,然后又与几个伙伴一起拿到风投,回国创业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B2B与EAI产品。这段时间,开始更加关注技术与业务的关系,如何根据业务、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技术、产品与团队。

很高兴的是,我那几年一直坚持,即使做架构师、做管理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动手写程序的能力,甚至在担任自己创业公司CTO、管理近百人的技术团队时,仍然写了当时B2B集成平台中最核心的代码。

再后来就到了eBay/Paypal,有机会学习和实践用合理的架构与技术,工程师文化及管理模式来支撑互联网模式的业务。 今天来到阿里巴巴B2B技术部,我们所面临的业务模式和技术挑战与传统的互联网电商又有着新的不同,而且深深感觉到在B2B业务的下一阶段,技术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不敢说我们已经完全想清楚了,但是我们团队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如何发力来支持我们的业务。 我感到最幸运的是,在这个领域工作近30年,一直有机会学习新的技术和能力,同时也有新的业务模式出现,可以利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技术和商业仍在日新月异的进步,在互联网领域,更好的时代正在到来。因此对这个领域,对新踏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我仍然充满信心。

在技术人员成长方面,我感受比较深刻的有三点。

  1. 对新技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好奇,对自己产品和代码的尊重与自豪,是技术人员从优秀走向杰出的关键因素;
  2. 从用户需求出发找到最适合的技术(即使是非时髦技术)解决问题,比从最时髦技术出发找问题来解决对技术人员的成长帮助更大;
  3. 帮助他人成功,是自己成功的最佳路径。
结语

想象得到,谈起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的工作经历,阿里巴巴B2B事业群CTO李纯先生就不经意地流露出他的感恩和幸福感,他说他很幸运,他们这一代赶上了这个行业的黄金时代。

不可否认的是,前十年甚至前二十年,互联网的黄金时代造就了无数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在互联网技术领域里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如果,上个世纪初是风云际会、时势造英雄,让多少具有侠义情怀的中国人会怀揣仗剑天涯的梦想。那么,在这个世纪,全世界是一个地球村的当下,他们的梦想已然被拓展,更是在逐步完成着。

作者:李纯

编辑:Cindy

文章出处:InfoQ(订阅号ID:infoqchina)

相关 [阿里 李纯 架构师] 推荐:

阿里李纯:从架构师到CTO,成长没有一蹴而就

- - 运维派
从程序员成长为架构师,需要几年. 从架构师升任CTO,又需要几年. 成长没有一蹴而就,鸡汤喝再多,终究是要回到现实,脚踏实地. 2016年底,已经担任CTO两年多时间的李纯走上飞机,踏上了前往美国硅谷的旅途. 他参加的是由极客邦科技举办的中国技术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聚集了国内互联网顶尖的技术人和创业者,他们会拜访硅谷企业,学习和交流经验.

系统架构师JD

- - CSDN博客架构设计推荐文章
国内大型的物流企业,专业从事国内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代理. Foss项目的架构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模块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关键功能的开发,技术难题的解决,对团队质量输出的把控等等. 1、熟悉WebLogic/Websphere/JBoss等一个以上大型应用服务器,熟悉Linux及应用服务器集群. 2、 具有丰富J2EE架构设计经验,具有大型基于J2EE体系结构的项目规划、系统架构设计、开发经验.

微服务与架构师

- - 乱象,印迹
因为工作的关系,最近面试了很多软件架构师,遗憾的是真正能录用的很少. 很多候选人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常见的框架也玩得很溜. 然而最擅长的是“用既定的技术方案去解决特定的问题”,如果遇到的问题没有严格对应的现成框架,就比较吃力. 这样的技能水平或许适合某些行业,但很遗憾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软件架构师到底应该做什么,又为什么这么难做好,这都是近来的热门问题,我也一直在和朋友们讨论.

架构师图谱(上)

- - DockOne.io
“架构师图谱”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特别是优秀的架构师自身也是“由点到面再到图”,一点点成长积累起来,尝试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更多的是结合自身的一些架构、研发、管理经验对现阶段做一个复盘总结,所以这里更偏向于后端图谱,依赖于开源技术、云原生或者其他第三方服务. 这里会重点介绍一些技术栈、设计理念以及适应场景,这些可以作为我们选型时的依据.

从“架构师书单”讲开去

- 黄立 - aimingoo的专栏
琉璃要我推荐一下给工程师们的各阶段的书单,这件事被我压在手边好些天了已经. 然后呢就看见了公司内网中孙坚的一份推荐. 其实那份书单的一些信息也是有出处的(或者说有类似介绍的地方),是江南白衣的另一份架构师书单,目前已经“翻新”到2009年版和第3版了:. 看来白衣兄的确是要把这份书单做到穷极. 但事实上我在看到他的最初版的书单时,就提出过反对意见:.

迷你书: 架构师(8月刊)

- 去北方-Jack - InfoQ中文站
InfoQ中文站的电子杂志《架构师》(2011年8月刊)出炉了. 本期的主编是InfoQ中文站总编辑霍泰稳. 本期《架构师》月刊专题为云计算的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作为云计算中重要的一环,一直备受关注,本期的专题我们和IEEE合作就这一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借助一个调查看看当前已经实施云计算的企业是如何看待云计算和安全的.

软件架构师的沟通修炼

- - 博客 - 伯乐在线
在架构师的角色中,沟通是要求有效果的必备技能与工具. 换句话说,沟通是架构师指示别人或群体完成特定行动唯一真正有效的手段. 架构师通常没有对为其项目工作的他人的直接管理权. 他们的项目往往是跨部门的,也可能会跨好多个行业单位. 由于不能直接管理他人,所以架构师指示别人或群体完成特定行动的能力就受到限制.

系统架构师笔记(二)

- - CSDN博客Web前端推荐文章
今年的系统架构师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此进行了一次核心要点总结,与大家一起分享. 七、架构权衡分析法:ATTM(Architecture Tradeoff Analysis Method). 评价软件架构的一种综合全面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揭示出构架满足特定质量目标的情况,而且(因为它认识到了构架决策会影响多个质量属性)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质量目标之间的联系——即如何权衡诸多质量目标.

系统架构师笔记(一)

- - CSDN博客架构设计推荐文章
今年的系统架构师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此进行了一次核心要点总结,与大家一起分享. 1、性能:系统的响应能力,即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对某个事件作出响应或者在某段时间内系统所能处理事件的个数. 架构设计策略:增加计算资源、改善资源需求(减少计算复杂度等)、资源管理(并发、数据复制等)和资源调度(先进先出队列、优先级队列等).

一线架构师实践指南(一)

- - CSDN博客架构设计推荐文章
       从本质上,架构设计是需求驱动的,而不是模型驱动的. 但当很清楚需求却依然设计不出架构时,就说明“需求驱动的架构设计”的总结还“缺点什么”. 架构设计是一门艺术,不可能把“一桶需求”倒进某台神奇的机器,然后等着架构设计自己被“加工生成”完毕,因此“需求驱动的架构设计”的总结给架构师的启发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