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娱乐植入现实?
今早的故事是从这里开始。
Henry Leutwyler
这是一组挺不错的照片,起码可以让我凝视一会儿。迈克杰克逊镶钻手套,磨损的鞋子,领口都有些变形的礼服——不完美却反而暗示着曾经的主人的气息,华丽、但同时也充满了对生活的厌倦,乃至嘲讽。这是摄影师Henry Leutwyler的作品。
因为某个杂志的任务,2009年,Henry Leutwyler接触到迈克杰克逊的一些遗物,并因此着迷,又再次争取到拍摄机会,拍摄了他的衣服和用品,最终结集出版,书名《遗失的永无乡》(Neverland Lost)。
Henry Leutwyler
在我看来,迈克杰克逊所代表的流行文化,是流行文化的一段纯真年代,它尤其是给那些生活在没有“大众”更谈不上“大众流行文化”社会里的人们带来一个梦幻之岛,当人们崇拜,追随,模仿这位摇滚迈克的时候,与其说是娱乐,倒不如说是一种对个体的确认与张扬。
迈克精神的变异和大众流行文化的堕落,以及混杂在其中的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目的和动机,在下面这个故事里变得非常明显。
2007年,菲律宾宿雾省一所监狱犯人仿迈克版本的“战栗”(Thriller)在youtube上迅速走红。在这个条件艰苦,生存恶劣的监狱里,集体舞是其新到任的长官所烧的一把火,他认为这是让监狱获得和谐秩序的一种有效手段,此前,监狱曾有过犯人发起示威抗议糟糕的生存条件的事故。而这个新式集体舞大获成功,独辟蹊径的思路而让这个监狱声名远播。迈克去世的时候,犯人们又再次为祭奠这位娱乐之王而集结。
对于监狱长官来说,他获得了名声,对于大众来说,他们看到了乐子——那是一群真正的犯人,是曾经杀人越货的犯人在跳战栗,而对于这些囚徒来说,因为参与了舞蹈演出,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比如,一双鞋。
还能有比这个更为多赢的生意么?
唯一不开心的是索尼,作为战栗音乐电视的版权所有方,他们觉得犯人的舞蹈侵犯了自己的利益,但这段颇为流行的视频根本无法从网络上铲除。最终,索尼干脆和监狱方合作一起合作推出了新版的战栗,较之以前的版本,视觉效果更好,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前排演员被替换成了专业演员,他们一直是迈克杰克逊的专业伴舞。
现实的娱乐,变成了娱乐的现实。
不过,这种植入娱乐的做法,手法还略有生硬。看过今早的一篇关于战地摄影的报道,我担心以后参军的年轻人是否能够分得清那并非是游戏。
拍摄战争多年的战地摄影师Danfung Dennis 正在做一个app,名叫Condition One,用户在ipad上装了这个程序就可以通过触碰平板电脑,操控镜头指向,全方位看到摄影记者在战地现场所经历的一切。Dennis用一大堆溢美之词形容了自己的这个新发明,比如把新闻摄影报道的技巧和电影制作相结合,一种浸入式报道,等等。其原理是摄影师在拍摄现场的各个角度装了一大堆相机,然后通过遥控的方式操纵拍摄,后期再整合编辑。
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报道战争的新方式,从何种程度上,我们需要这样全方位地,真情实景地观看战争现场?坐在家里的沙发上?
那些冒着生命危险试图充当战争调停人的战地摄影记者,他们的目标无非是让我们厌恶战争,而这个声音正逐渐被娱乐的喧嚣所淹没,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人相信,这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