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的商业战场:硝烟从未停止
它们因商业而生,却背负着人们的梦想;它们象征着工业文明,也在商业的战场上所向披靡。
在另一种意义上,这同样可以称为:我们的世界,它们的战争。
玩具烽火
变形金刚最初来自日本玩具公司Takara的一个玩具系列。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他们推出了Diaclone和Microman等机器人系列,主要特点是可以互换部件并可以变形。擎天柱当初就是Diaclone系列里的一员,名叫“Battle Convoy”,除了头部的设计和今天略有不同外,其他部分已经和如今的擎天柱差别不大了。
80年代初,孩之宝公司购买了这两个玩具系列,改名为“变形金刚”,并向Takara注资,开始了双方的深度合作。一般而言,孩之宝负责角色的概念设计,而Takara则负责将其变成技术上可行的设计图并安排制造,但这样的分工也并非绝对。制造则多是在中国等地代工。
如今,当年那些曾经迷恋变形金刚的孩子们,都已踏入社会,不少已经为人父母。对这些能够变成战斗机器人的汽车飞机,他们比自己的孩子更为熟悉。他们也更有财力满足自己的愿望——有时会以买给孩子的名义,重温一下当年的旧梦。但那些收藏级的玩具,则从一开始就面向成人。
变形金刚玩具海报
80年代,变形金刚兴起的时候,也正是玩具和动漫产品收藏市场成型的时期。在此之前,以玩具作为目标的收藏家并不多。孩之宝从60年代开始提出“可动人形”概念(其代表是《特种部队》系列),而到了80年代,成人化的收集热开始出现。变形金刚系列正好顺应了这一潮流。
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变形金刚系列的产品线,也分出了不同的策略。面向成年收藏家的昂贵限量珍藏版、几十块的儿童向玩具,还有不能变形的便宜小摆件。还有其他类型的产品,比如大黄蜂发声面具什么的。除此之外,变形金刚作为一个品牌,也发展出了衍生玩具,比如擎天柱版的土豆先生、和迪士尼合作的米老鼠金刚等等……
而对于电影版而言,孩之宝当然希望每一部都能不断推出新的角色,这样才能卖更多的产品。而迈克尔•贝没有令他们失望,每一部都不缺从粉丝的口袋中掏钱的理由。同《变2》相比,虽然众多经典角色都回到了《变3》里,但都有新的改动。前两部里一直憋着没给擎天柱挂上的车厢终于出现了,里面是新的武器库,还多了飞行装备。还有新造型的威震天——话说老威你也是一代枭雄,老包着那块破布算什么事?破布也就算了,当初被丢下海时的铁链也还缠在身上,难不成老威你喜欢重口味……(被威震天碾过)除了这些,在《变3》堂堂登场的御天敌、激光鸟、声波(虽然《变2》有他,但只是露一小脸),以及另一件重量级产品——坠毁在月球的方舟飞船,都告诉粉丝们需要为新一代的各款玩具准备好钱包了呀……
而拍摄真人电影版,对于玩具厂商来说不仅可以维持品牌知名度、推出新系列的玩具,电影制片方本身为电影所铺的宣传,也可以节省新玩具的宣传成本。孩之宝在制作星战玩具的时候就对这路子很熟悉了。这并不意味着孩之宝完全不需要掏钱——他们还是要支付版权金给制片方和迈克尔•贝。但变形金刚由于是自主品牌,无需支付高额的品牌使用费。
广告硝烟
而且,真人电影还有一条重要的商业途径:广告植入。
从第一集里大出风头的通用及其雪佛兰,到第三集里的法拉利和奔驰,片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汽车,一向都是汽车厂商竞争的秀场。除了各式汽车之外,其他用品的厂商也在片中展开了角逐。而《变3》因为大量中国品牌的植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联想这样的品牌要植入很自然,片中有不少电脑的镜头。对于其他品牌则显得不那么容易。“我要先喝完舒化奶”这样的台词,虽然生硬无比——伊利舒化奶并没有在美国出售。美国观众只当这是一个笑话,但它面向的是中国观众。尽管为此可能需要付出一千万美元。至于美特斯邦威,他们的logo在《变2》里就曾在背景出现,这一次则要求主角需要穿着他们的T恤,但不能破——在一部动作片里提出这样的要求,意味着它只能在开篇出现一小会儿,无疑减低了产品上镜的时间,而观众的注意力很快就被铺天盖地的打斗和爆炸吸引走了。
电影《变形金刚3》中到处乱入的植入广告
但实际上银幕时间只是其中一方面。这些厂商看重的不仅是直接的植入,还因为这样的行为,不管是否精明,又能在媒体上掀起一波话题营销。这些厂商除了在影片中直接植入产品外,还会进行比如推出变形金刚相关的广告和产品。这些广告同时也强化了对影片和变形金刚本身的宣传。
有趣的是,变形金刚起源于日本,电影里却对“日货”倍加揶揄。第一集里西蒙斯探员把诺基亚当做日本品牌讥讽了一通,第三集里职员也骂了日本造的复印机……
机械文明
对于一部机器人打架的片子,人们可以原谅空洞的剧情和花瓶的女主角,因为变形金刚的看点不是战无不胜的美军,不是小人物扭转乾坤的套路,而是机械美感,那是一个高度先进的世界所创造的美。这种美丽精密、坚硬、强大,代表着一个强大的工业文明——无论是塞伯坦,还是地球。
美国号称车轮上的国家,汽车文化浸透了每个美国人的一生。对于很多人而言,获得人生第一辆车,标志着从此长大成人;汽车见证他们约会、工作、合家出行,陪伴他们的一生。因此以民用车为主的汽车人,自然看来无比亲切,作为正义一方的化身再合适不过。
各种名车竞相亮相的同时,主角的父母则干脆开着大型房车四处旅游——这也是美国汽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目前美国的房车旅行者有几十万到上百万人,他们一路在车轮上生活,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宿营,随心所欲,好不潇洒。
在这种文化下,汽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个体的扩展,代表着自我力量的延伸,无怪乎美国人民热爱那些排量巨大,马力强劲,线条粗犷的典型美系车。这种“以大为美”的思想,也反映在变形金刚们的体型上。擎天柱大哥从G1时代开始就是重型卡车,天生就是当领袖的料子。而威震天今次也变成了重卡——虽然外表“脑残”了,但却更加凶悍,终于可以“脚踏实地”的跟柱子哥战一回了。
《变形金刚》背后的美国重型卡车文化
立体战略
如今,变形金刚产品,从玩具到动漫、电影、游戏,已经形成了一个长期、巨大的市场。但动画并没有持续覆盖这二十多年的岁月。是什么维系了变形金刚的传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立体化的产业战略。
1984年,孩之宝推出变形金刚伊始,就决定为它们打造一个故事背景。他们找到了Marvel漫画公司。漫画家丹尼•奥尼尔和吉姆•肖特开始创作《变形金刚》漫画版,擎天柱的英文名字——Optimus Prime,就是丹尼•奥尼尔所取的。
Marvel起初只打算做个4集完的中篇漫画,并且归到Marvel世界之内,所以会有蜘蛛侠大战威震天这样的场面(就算是要战也该祭出万磁王呀),但后来发展成了长篇连载,编剧主要是Bob Budiansky。他为这些不知名的机器人赋予了名字和个性。与此同时,动画版开播,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看过的G1系列动画。不过虽然Marvel参与了动画的出品,但动画版的故事和人物性格与漫画版并不完全一样。
Marvel的漫画版出到90年代,2002年,Dreamwave漫画公司获得出版权,开始推出自己的变形金刚漫画,但由于公司破产,漫画连载也因此夭折。目前漫画版由IDW公司出版,包括配合真人电影版的衍生漫画。
2009 BotCon大会
正如星战拥有一套连续的编年体设定一样,孩之宝也建立了自己的变形金刚正史。尽管G1动画已经完结多年,但传奇一直在继续。在小说、漫画、游戏、玩具等衍生产品的推动下,面向的群体覆盖儿童到成年人多个层面。
变形金刚的粉丝群体也不断增加——一年一度的BotCon是变形金刚迷的盛会,今年的BotCon于6月2-5日于加州帕萨迪纳举行,已经是第17届了,包括展览、签名、剧本朗读、座谈等活动。同其他漫展相比,以单一品牌撑起为期四天的活动,也说明了它的受众量巨大。
变形金刚是一个一直在发展、进化的历程。它超越了怀旧,超越了商业,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属于这个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它由各个层面的产品交织而成,正如它所代表的文明本身。
更多机器传奇,请访问 “变形金刚”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