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注

标签: 学习方法 转载 | 发表时间:2010-02-20 17:05 | 作者:Fey Bo
出处:http://workzen.net

本文转自劉威麟的Mr.6.

一般认为,人儿年纪慢慢变老,老到一个程度后,头脑肯定不如少年人清楚。你和一个老人说话,他的反应肯定会比年轻人慢一点点,表达方面可能也比年轻人还要钝一些些,你看到的是一部老马达,缓缓的转、转、转、转,有时不小心还听到锈掉的吱吱磨擦声!

不过,显然我们错了。

这周在《科学美国人》看到一则来自UCSF的有趣研究原始论文大要在此),先讲结论好了,他们说,人老,原来头脑并没有「变慢」,那部老马达其实还是转得很快,快得完全没有丁点锈味。

老人看起来思考迟缓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们脑子不行,而是,他们愈来愈无法「专心」。「老脑」其实依然可以计算得很快,只是算到一半,容易「神游」到其他地方,听到太多杂音,最后算不出来。

不专心有这麽严重喔?不专心难道不能改善?

科学家找来两组人作实验,一组是「青青壮壮组」,年龄都在19 ~ 33岁左右,共二十二位,另一组是「耆英老年组」,年龄在60 ~ 72岁左右,共十七位。科学家给两组人一连串经过巧妙设计的「图像考试」(如上图),给他们看两组照片,一组是人脸,一组是风景,将这两组照片作不同程度的溷合,再问问他们照片是哪一张?其实若花点时间仔细慢慢看,仍可以从大致的状况,看出到底原本是哪一张人脸,和哪一张风景照片,问题是科学家只给一点点时间作答,实验者只有不到十秒钟就得说出答桉,一比下来,年轻人和老人胜负立见:

年轻人很快就能辨识出人脸和风景。

老人却慢吞吞的,错误百出。

科学家同步用脑部扫描技术,观察受实验者的脑部运作,结果发现老人的头脑和年轻人的头脑,所受刺激的时间竟然分毫未差,也就是说老脑并不会跑得比新脑慢!然而,老脑为何答得慢,原来完全是败在一接到题目刹那之间的200毫秒,也就是五分之一秒的极短时间。

在那一开始的五分之一秒,老人的大脑,竟然整个呈现非常溷乱的状况,科学家解释,这是因为老脑接收到「外部刺激」(stimuli)完全将它们无法被挡在外面,以致它们全部一起入侵,你说,才五分之一秒,有差吗?有!这五分之一秒虽然非常短暂,但已经足够让老人原本应该准备好的答桉,瞬间凌乱掉,也打乱所有原本用「instinct」就可以判断的事情,以致于就算大脑很快就恢复正常,但原本应该是很快答出的答桉,就变得不容易答出了。

老人拿着这个刚刚发生过「风暴」的溷乱大脑来作运算,算起来,自然就不如青青壮壮组还要正确了!

虽然科学家发现并不是每个老人都如此,如果将老人的成绩分两组,只有在成绩比较差的那组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但这实验已经让我们想起小学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而且还得到更深一层的体悟──

老师总是说,课业不好的学生,都是因为容易分心、坐不住。

这个观察,和老人的问题,有一点点相映成趣──

你以为你没比人家聪明?

或许,只是你没办法完全专心而已。

这实验甚至还告诉我们,这些「分心」都是瞬间发生的,五分之一秒,根本来不及「专心」,它就已经发生了。就算后来你是多麽的专心,它已经在脑内製造太多的其他资讯,这些资讯全都「开花」,我们整个脑突然无法从这迷宫般的丛林整理出一个有效的答桉,于是就乱猜、乱来,造成更多的溷合杂乱资讯。

一个人在丛林之间砍荆杀棘的走路,当然比草原上奔跑还辛苦,于是他们抬头看太阳,那是放在脑中最古老也最大的记忆──

「喂!没人说『砍荆杀棘』的好吗!」

脑内的风暴,到了外面。社会也出现很多头脑不清楚的人,为着小事情,用奇怪古老逻辑去应对,也不去想想是否这样是有道理,最后就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不,最后,其实只是每个人处理杂讯的能力不同而已。

以往,我们对这种「专注力」的问题,都是看比较长的长度,譬如,我们原本正在製作一样东西,製作得好好的,然后想稍微小事休息一下,就打开了MSN,哗!瞬间涌进5个「hihi」、「哈囉」、「yo!」,你想,没关係,先聊一下!结果过了15分钟你真的都聊完了,回到工作,却发现整个脑袋像刚刚放过爆竹一样,全部都是灰烟瘴气,做起来缓慢下来。这篇报导算是证实一件事:外部的干扰,是会严重减慢速度的。从200毫秒到2个小时,都有可能。

但这份研究同时也告诉我们,个人想要再更成长,有一条捷径!

那就是:拚「微专注」。

什麽叫「微专注」?就是瞬间的专注力。

其实根本没有人可以连续一小时,每一秒都全神贯注的。很会读书的人,其实只是好多好多个「微专注」加起来的成果。

专注不必太久,只要专心一下下,就可以得到后面的清静,所有都出来了。

科学家说,200毫秒的专注,需要年龄够年轻,所以我们可不必拚200毫秒,我们拚「2秒」即可。我们可以投注心力在培养「2秒钟」长度的「微专注力」。

自认是个相当「多工运算」的人,自己也有同样的感觉,我们可以很不专心,但会一直奋力的想办法好好的「想清楚」、「想清楚」、「想清楚」,如果是图像来看,我们好像是在一个水洞裡潜水,动作有点缓慢,但,只要抓到这麽一个小点,就突然整个人像是飞到空中,做什麽都很顺,只是一种觉悟,一种领觉,只要让我们「专心」到2秒钟,其实就上轨道了,也有机会吃到「无敌星星」了。

所谓专注力,就是停止对让你不专注的事物穷打直追,这样想起来,我发现的确如此,当我们喝了咖啡后,神智清楚,会发现许多事情都可以决定在瞬间,有一个隐型的小小拉环,我们找到了,瞬间一抓住它,轻轻一拉就整个漂亮的拆解掉,之前想了半天都想不出来的问题一瞬间就解开了。这个小拉环只是某种2秒钟的微型专注力。有的时候,想一件事情想不出解,抓头髮,想不出来,其实,每抓一次头髮、拍一次桌子、还是站起来抽一根烟,都是帮我们重新来过,回来又来一次「2秒钟的机会」,我们是在等待那2秒钟的降临,哪一次出现一个完全无杂质的2秒钟,降临一次,所有事情都解了。

伟大的思考作品只需要一瞬间的努力,花个2秒钟抓住「某物」,后面就会像熘滑梯。

相关 [专注] 推荐:

微专注

- Bo - 筆記人生
一般认为,人儿年纪慢慢变老,老到一个程度后,头脑肯定不如少年人清楚. 你和一个老人说话,他的反应肯定会比年轻人慢一点点,表达方面可能也比年轻人还要钝一些些,你看到的是一部老马达,缓缓的转、转、转、转,有时不小心还听到锈掉的吱吱磨擦声. 这周在《科学美国人》看到一则来自UCSF的有趣研究(原始论文大要在此),先讲结论好了,他们说,人老,原来头脑并没有「变慢」,那部老马达其实还是转得很快,快得完全没有丁点锈味.

专注的艺术

- - 36氪
告诉我实话:你有没有在开电话会议的时候(即便在跟某人一对一地电话会议)时回邮件. 你有没有在开会的时候带上你的笔记本,假装记笔记实际上却漫无目的地上网. 你有没有午间或者晚上在你的办公桌吃饭. 你有没有在开车的时候打电话甚至偶尔发发短信. 为什么25%到50%的人都在抱怨,他们被工作压垮了,他们被工作整得焦头烂额.

专注核心功能

- 小宇 - 互联网的那点事...
当我还小的时候,出了什么毛病都爱用风油精. 无论是虫叮蚊咬,晕车晕船还是感冒发烧,风油精都能派上用场. 因此当我颇为自豪的向我的小伙伴炫耀道“风油精什么都能治”的时候,他的一句“风油精什么都能治,什么都治不好”着实给我泼了一头冷水. 随着我逐渐长大,我遇到了更多“万能”的产品:能刮胡子能双卡双待能遥控电视的手机、能祛痘美白淡斑保湿去黑头的面膜、能交友能婚恋能看视频能做3D特效的网站等等.

专注你的梦想

- Jay - 酷啡生活 {Cooffee Life}
前段时间看过古典老师的一个演讲,讲得非常精彩. (古典的演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H2qLGUAwxg/). 我的一个心理学老师,叫做GLIGEN, 他是当代最好的催眠大师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功夫高手,他有一次告诉我们关于功夫高手的训练方式,他们需要走进一间房子,房子的四周的不同地方贴着有字的纸,同时有五六个人进攻过来,你需要一边抵御来自四周的进攻,一边把墙上的字读出来.

用电脑强迫自己专注

- zjzxzhang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最近一直在为如何提升工作效率而苦恼. 我的工作既不琐碎也不太需要长远规划,GTD 帮助不大. 但基本上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持续的专注才会有效率. 以翻译为例,专注两小时的结果会比每十分钟分一次心,干上八小时更好. 上个月我已经到了每天早晚各睡三小时,白天夜里全部用来工作、看书的地步. 咖啡机每天响四五次、能量饮料成箱买.

保持专注的七个秘密

- zwjing513 - 译言-生活点滴
We live in a world of constant distractions – where emails ping up on our cell phones, where entertainment is always just a click away.. 尤其现在这个干扰诱惑不断的世界,新邮件被推进手机,一个按钮就进入游戏.

H3C崛起:专注的胜利

- chuang - 《商业价值》杂志
在企业网领域,H3C这个小公司可以在几年内迅速威胁到思科这个产业巨头的事实,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在追赶者的专注面前,领先者都是脆弱的. 虽然已经落户杭州8年,但是如果说要去H3C,出租司机却基本不知道. 和同城的另一家企业——阿里巴巴相比,做企业网设备的H3C,显然比做电商和网购的阿里巴巴名气小得多,但很多人并不知道,H3C其实才是远超阿里的杭州纳税大户.

真正的效率源自专注

- - 佳人
要想做很多件事,就要学会在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爆炸了. 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人似乎都更加忙碌,做科研的也是如此. 每天我们都会收到大量的邮件,各种会议通知. 也要看各种资料,开各种喜不喜欢都要开的会议. 也要关心社会,浏览大量的社会信息. 作为课题组长,还要关心很多课题的进展,写各种报告申请等.

Amazon Student:专注于学生旧物品‘回购’的应用

- skymare - 36氪
又是一年开学季,Amazon为此专门推出了一款面向学生群体的iPhone应用Amazon Student. 有了这个应用,大学生可以实时查看教科书和其它物品的价格,储存自己需要购买物品的清单,同时,用户还可以在上面列出自己的用过的书,游戏和电影等,用于回购(trade in). 如Amazon的其它主流移动应用一样,Amazon Student应用中也有条形码扫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