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意义

标签: 胡言乱语 | 发表时间:2011-02-06 10:41 | 作者:virushuo Tim
出处:http://blog.devep.net/virushuo/

注:这不是一篇回忆录,本来是应邀而作。后来我决定不放在那本书里面,因为那对我并没意义。我不是一个努力-吃苦-进步的范本,也不具备影响同龄人的意义。所以,就放这里给大家看吧。

我仍认为,到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无法改变同龄人,也无法影响同龄人,要说用自己的经历来帮助比自己小几岁的人,那太自负了。80后甚至90后很多人做的比我们更好,这是时代和信息传播方式变化的结果。他们有自己的道路。

我们只能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供同龄人培养下一代的时候参考,这是唯一的价值。

============================
在我看来,人类唯一能被称为天赋的东西,就是好奇心。除此之外,一切品质都可以后天弥补或训练所得。好奇心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加,只会磨损,很难增强的东西,所以我认为这是宝贵的天赋。如果从我开始学计算机算起,至今已经有23年了,但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只有8年。这2个数字的差距巨大,看起来好像是写错了,当然,实际没有错。回忆这20多年,我的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都和好奇心有关。

好奇心这种天赋,对每个人是平等的,小孩子好奇心都很强,但在成长中却逐渐消磨。不敢好为人师,今天我写下自己曲折的故事,并不认为能给我的同龄人什么帮助,他们早有了自己的道路和想法,我更希望给比我小的多的孩子们一些启示,更希望给我们这一代已经做了父母或是将要做父母的人一些启示,这可能更加有意义。

我出生在79年年末,确切来说已经算一个80年代的人了,比70初的人幸运,我在86年就第一次看到了计算机。在我的小学课程上。

为响应小平同志的"计算机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天津有几个小学开设了计算机课程,我的小学是其中之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第一节计算机课,老师带我们到机房,整个屋子弥漫着一种塑料外壳被芯片的热量烤出来的特殊味道,我至今仍然能想起这种味道,这种味道和我记忆中的计算机是相关的。

第一节计算机课之后,我就彻底迷上了这东西。对那时候的我来说,计算机的魅力在于可以对输入的动作产生回应,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在此之前,我没有见到过能对我的动作有反馈的机器。这种感觉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好奇,非常希望知道如何控制它,如何使用它,背后还有什么秘密。这种好奇的力量吸引我投入很多精力去学习和了解计算机。今天看来,那简直不能算作计算机,那台Laser310,使用Z80的芯片,没有操作系统,只有rom中的basic可以用来编程。

在小学的时间里,我在Laser310上学习basic,写了很多程序,一些还发表在报刊上。后来参加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可惜最好成绩只在天津市拿到二等奖,没能进入国家队。后来父母买了一台中华学习机给我,这是重要的一步。中华学习机是克隆的Apple II,同样使用6502的cpu,软件也可以通用。当年价格很贵,这是那时候我家最贵的东西了。买这台机器花费了家里的大量存款,但父母没有为此产生任何争议。如今想起来,这是我人生最早的转折点,我的父母果断支持了我的爱好,虽然当时我还不到10岁,虽然这是一个和考试分数完全无关的东西。

我玩中华学习机达到的最高峰,是用6502汇编写了一个屏幕卷轴引擎用来做游戏。因为basic速度太慢,6502汇编可以显著的提升速度,这是小学六年级的事情。

这个程序完成之后,我突然陷入一段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的空虚期,6502能做的事情基本已经知道了,不知道应该再做点什么。这是1992年,我上初中了。如果在世界范围内看这段时期,正是计算机技术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但国内缺乏直接的方式去了解,至少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很难有渠道了解这些。

1995年,我上了高中,x86架构的计算机价格终于便宜了一些,爱好者们开始自己买来零件组装x86兼容机,不需要再买昂贵的IBM原装机了。天津鞍山西道成了电子一条街(就好像北京的中关村),这条街上能买到一台真正计算机所需要的全部零件,软件,当然还有各种盗版光盘。我在店里试了几次368,觉得非常动心。价格虽说便宜了,一台差不多的计算机也要1万块钱。那时候天津地段不错的房子只要几百块钱一平方米。这笔钱太多了,我实在没办法和家里提出这个要求,何况中华学习机才用了几年...

不能买计算机,那么就读书吧。天津图书馆试验性的搞了一个对社会开放的计算机图书馆,我去办了个图书证,借书看。至今我认为对我影响最大的那本书,就是在那个时候读到的。我的高中是一所市重点中学,也有计算机课,但课程内容非常简单,只是普通的操作。以我当时读到的书的水平,自然是看不起这种课程,不过这总是一个能实际操作的机会,不可放过。计算机课老师的水平很低,甚至对计算机有点奉若神明的感觉,我想对于她来说,这只是一个谋生的饭碗,她只是机械的重复一些语言和动作,并不理解计算机是什么。所以她在上面讲课,我就在下面抓紧时间尝试在书上学会的东西。

好景不长,终于有一次被发现了。她惊奇的发现有个学生竟然不是和别人一样偷偷动计算机玩游戏,而是在搞一些她完全看不懂的东西,就很生气。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紧张胜过生气,因为在她理解的范围之外,她很怕我把计算机弄坏没法交代。后果自然是上课时不让我随便碰计算机了。

那段时间真是很难受,睡觉都在辗转反侧的想到底怎么办。结果当然是没办法。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这事情被我妈妈发现,并猜出来了原因。父母只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咱们买一台,你懂不懂,买来配件自己能不能装起来?我说没问题。 随后他们又是毫无争议的决定买一台。父母把家里的存折一通折腾,总算是凑够了钱,赶在了春节之前,总算把一台486搬回了家。

这台计算机伴随我度过了之后的几年时间,在这上我学会了C和C++,学了点8086汇编,当然也玩了不少游戏。后来又买了一个9600的modem开始上fido的bbs,搞的家里电话费暴增。fido虽然是很简单,可毕竟是一种网络,人们开始聚集起来,也能知道更多的信息,从这个年代开始,我再也没有过前面几年那种"没有东西可学"的感觉。fido大概是中国最早网络社会,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也有很多争吵,看到了很多好的技术资料。

这时候,互联网的大潮已经很近了。我高三的时候,天津有了第一个商用互联网节点,不过价格高达30多块钱一小时。去看看互联网,我这个奢侈的要求仍然被父母支持了。互联网来了,这算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从此之后,无论我的工作和知识结构,还是获取信息的方法,或是人的关系,都为之改变。

高三是我很矛盾的一年,一边要忙着高考,另外一边又有无数的新鲜东西可以体验,fido上的一些网友已经开始尝试互联网创业,我认识的一个天津网友干脆放弃了高考到了一家游戏公司去做游戏...太多的变化就在98年那一年发生。

要不要干脆我也放弃高考算了?现在我已经想不起来当时和父母的对话了,只记得大概的意思是,大学是一种经历,你可以不在乎它,但是如果这时候不上,以后很难有机会再上。这个观点说服了我,不过父母同意我只要上一个一般本科就可以,不是必须上重点大学,至于上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都由我自己选择,当然如果想考计算机系,就要很努力,那是当年最热门的专业。这给了我无比的自由,我所上的高中教学质量还不错,历年高考本科率已经超过90%了,因此一般本科这个标准非常低,甚至意味着别人在努力拼命想考一个更好一点的大学时,我可以悠闲自得的在家里玩计算机。至于上计算机系,我没想过。

不愿意上计算机系,是一个非常傲慢的理由,我觉得他们教材水平太差,跟不上时代。某种意义上这种说法是对的,但基础真的非常重要。缺少了这些专业训练的结果是,到今天,我已经31岁了,仍然时常会觉得力不从心,要在业余时间读国外大学计算机本科教材。不过这也没什么可后悔的,我也有自己独特而有意义的经历。

于是我的高考很轻松的考了一个足够上一般本科的分数。报志愿虽然没有写计算机系,但还是选了自动化专业,这样算相关专业,将来找工作也不会太麻烦。学校选了一个建筑院校,因为这个学校的自动化专业是智能建筑方向,选这个学校的原因是接触软件时间长了,去看看软件和真正现实中的设备配合起来一定很有意思。做为一个喜欢搞行为艺术的爱吹牛的人,我只写了这么一个志愿,就把表格直接交了。当然后来学校老师觉得这样做太离谱,打电话给我父母,让他们把表拿回去添好了二三志愿再交回来。

当然最后的结果确实是第一志愿录取了。于是我毫无悬念的到了这个建筑院校开始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

一开始就为了随便混个学历,所以上学也就很不认真,只求经历,不求效果。但是过了很多年之后,突然发现这四年大学还是给我留下了很多东西,这些足够弥补没有上计算机专业的遗憾。甚至得到的可能更多一些。

在大学中,我学到很多有意义的东西,至少有这么几个:

1 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应该算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工程,因为其一旦制造就难以修改,所以建筑工程的管理非常有特点。相对于我喜欢的软件,则是另外一个极端,软件工程是最新的工程类型,而且容易修改。这两者之间区别甚大,但是在项目管理的本质上又有颇多相似之处。用建筑工程管理的思路来看软件,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觉。在工作这些年中,我自觉项目管理做的不错,完成度和时间控制好过很多项目,我使用的很多思想是来源于建筑工程的。

2 要了解具体实现。四年大学中有三年要在图板上画图,我非常不理解在CAD如此发达的时代为什么还要用图板。后来才理解知道具体实现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了很多课,要知道建筑结构,知道相关专业的工作方法等等。这些具体的实现方法会改变设计的思路。对于软件也一样,要知道更多的技术细节,才能对整体有把握。反观现在的行业,很多产品经理只是凭想象做事,完全不知道实现产品的技术和设计。这大概只有在新兴行业才能发生的事,我是不相信这样能做出来好产品。

3 见过了大场面。建筑工程都是大场面,用非常多的人,非常多的工种,非常多的机械和原材料互相配合,最终完成一个产品。这些东西都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有过参与这种工程的经历,会更加理解如何使用资源。

4 多学点东西,哪怕看起来没用。我们专业本来应该只管和电气设备有关的东西,但事实上学的相关专业东西很多。到实际做起来才发现,一些看起来自己完全用不到的东西,对实际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不同专业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一样,熟知对方的思考方式,才容易相互配合,也能让自己专业的东西缺陷更少。这对于整个工程是很重要的。

因为没把太多心思放在专业学习上,大学时候我倒是省出了很多时间,可以用来看我想看的书,或是尝试有意思的技术。而且竟然还创业了两次。

第一次创业是刚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完全觉得这专业没什么可学的,将来反正我也不会做,于是就找点其他的事情试试看。就和几个朋友一起试图做网络游戏,这是98年的事情,后来当然失败了。因为光会写点程序,没有人策划游戏,没有人做设计,也没有营销的办法,这也让我知道了一个拥有不同角色团队的重要性。

第二次创业是大四的时候,那时候快毕业了,有朋友问我能不能做GSM网络的自动测试仪表,这个系统类似于工业控制系统,与其说是软件,不如说用软件来包装自动化的系统。这个算我的专业,当然可以做。这个系统做了2年多,也卖出了一些,我不仅写了程序,还去给用户做过培训,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最终用户,知道他们的需求,知道他们如何使用软件。最后这个公司仍然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团队散架了,负责销售的人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偷偷去和别人合作,于是团队就无法继续了。这次之后我知道了选择一个稳定团队,在前期把利益分配公平的重要。

很幸运,我在大学毕业一年之内,就明白了这两个本来需要在后面几年吃很多亏才能明白的道理。

后来的经历似乎简单了很多,去一家做远程教育的公司做程序员,后来做技术部经理,后来离开换了一家公司,再后来又创业。这段时间仍然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更多的变化是增加眼界和积累经验,最基础的东西反而提高不多。现在反省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因为觉得"值得做"而做的事情太多,而"非常喜欢做"的东西太少。有很多原因导致这种状态,但最根本的是对新东西的好奇心不够,否则一定会找到新鲜的"非常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解决"值得做"的问题。这段时间中,我错过的最大机会就是移动设备相关的,直到2009年底我才意识到这个领域的重要。

从苹果在2007年发布第一代iTouch的时候,我周围一些朋友就开始研究这个设备。可惜我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看出来这个设备改变世界的能力。以至于在下面的两年内都没投入时间关注。我时而回想,如果我也在2007年就专注于这个可能是未来10年最有活力的领域,那么之后的道路选择应该都会有所不同了。不过还好,晚了2年之后,我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领域重要,也做了一些补救,算是勉强跟上了时代。

回顾我的全部经历,其实在很多年前,主要的道路就已经确定。后来的这些年中虽然有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经历,也有困惑,迷茫,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不过都不是主要问题。对我影响最大的,仍然是20多年前被好奇心带领走向计算机的世界,由好奇心带领在这个世界中寻找方向,走向喜欢的领域,学习更多的知识。在这20多年中,有一多半时间是靠父母支持才得以完成的,这非常重要。我见过很多因为被家庭确定了方向,走上了自己不喜欢的道路的人,他们有的耽误了很多年时间,又回到自己喜欢的领域,有的则再也没有机会。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我是幸运的。现在我周围的朋友已经逐渐开始有了孩子,做起了父母,希望他们能给下一代更多的支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世界。

相关 [胡言乱语 ] 推荐:

好奇的意义

- Tim - demo@virushuo
注:这不是一篇回忆录,本来是应邀而作. 后来我决定不放在那本书里面,因为那对我并没意义. 我不是一个努力-吃苦-进步的范本,也不具备影响同龄人的意义. 我仍认为,到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无法改变同龄人,也无法影响同龄人,要说用自己的经历来帮助比自己小几岁的人,那太自负了. 80后甚至90后很多人做的比我们更好,这是时代和信息传播方式变化的结果.

大脑:被金钱压制的道德

- wyman - 黄睿强的博客
在predictably irrational中,Dan提出两个概念:Social Norm 和Market Norm. Dan认为这两个规范是被人区别使用的. 在某特别的日子,譬如新年,去丈母娘家吃了一顿美餐,遵从的社会规范. 如果你饭后拿出钱说今天的那只鸡你出钱,肯定被白眼,至少别人会觉得你很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