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变化---回Nana的话兼谈文艺、意见和IT

标签: 航海日志 | 发表时间:2011-11-20 23:29 | 作者:和菜头 chris
出处:http://www.hecaitou.net

Blog日渐荒废,老朋友Nana看不下去了,写来一篇很长的博文《尺度决定态度》做批评。很多人放弃博客写微博是现状,就这个话题网上也有很多讨论。借着Nana挑起的话头,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写好字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当然,这个标准是我自己定的。写美文的时候,我已经可以进入网上前100位。写时评的时候,我在报纸上也可以进入前100位。我现在还写一点书评,纯粹是因为兴趣,编辑不会做要求,我爱写成什么样子就写成什么样子。在我理解里,文字道是建立一种和读者的普遍联系。有的人只想和特定读者建立联系,有的甚至只想写给自己。也有人想写给尽可能多的人,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在我的键盘下,我已经做到可以准确触达目标读者群,其它的人群不是我考虑的事情,因为我做不到那个程度,也不想专门用写字养活自己。所以,写字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甚至不需要再用中文证明什么。

如果要在这条路上继续下去,需要专门拿一段时间来锤炼文字,让笔墨更加寰转如意。我本身没有幼功,纯粹后天横练而成。因此经常用俗言俗语,表达别人表达不到的意思。但是要臻于作家级别,非痛下几年苦功,增加无数人生历练不可。而且,必须在这些时日里保持一颗文艺的心,也就是要足够敏感,对生活中的种种酸甜苦辣要有灵敏的反应。我不认为这会是件愉快的事情,看连岳就知道这一点。平常看他经常高卧,没事沿着他的小岛散步,貌似很闲适的样子。他这样做其实是在散功,不能崩得那么紧,那么敏感,否则人会因为精神压力过重扛不住而崩溃。而不那么紧张,那么敏感,笔下是不可能涌现好文字的。我没有连岳那样成功成仁的牺牲精神,所以不想继续走下去了。

其次是这个圈子没什么意思。写得好,写得多,会赢得文名。可是,要这个文名做什么呢?做文人也好,做记者也罢,年轻的时候会觉得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那不过是因为人类不得不去读书看报,而写书的人是文人,写报道的人是记者,所以他们顺道就自我神化一番,好像文字好是世界上顶顶了不得的事情。文人写一篇文章,做一次讲演,都是重要得不了的事情。其实这不过是一门糊口的手艺罢了,也是生意的一种,真没有那么重要。二战不是靠《纽约时报》打赢的,大萧条也不曾因为讲演而结束。Nana,这个世界何等坚实厚重,大多数撑起它来的人和事,都在媒体之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它们就像你家洗手间的开关,取代了拉绳之后,没有人会惊异,觉得开关理所当然就应该是那个样子,就应该这么符合直觉,就应该那么简单。Nana,没有媒体会去报道这种开关怎么来的,因为它太过平凡,不是读者要消费的故事。但是,我却觉得它很伟大,是世界上很重要的事情。

文章和新闻都在抢夺人们的注意力,所以这门生意的关键在于挤上舞台。文字好只是上舞台的必要条件,懂得如何表演才是充分条件。你得时时把自己置于聚光灯下,朴实一点的人用作品说话,大多数人在玩么蛾子。这和演义圈完全没有两样,全都是表演和法术。拿传媒来说,你见过几个过五十岁的中国记者?都是在年轻时写几篇猛文,然后就转职提升为编辑,编辑部主任,从此一个大字都不用写了。如果当真以新闻道义为己任,为什么没有像欧美诸国一样有垂垂老矣的记者,在众人的尊敬眼光中安然退休,像个战斗了一辈子的士兵一样退役?文人也是一样,可以绑定道义的消费道义,没有道义可以绑定的消费正义。Nana,你看一下几个经常在台上长袖飘飘的人,有几个出来是谈作品谈写作的?又有几个偶然谈谈作品写作的人,不是用理想主义促销新书的?你说,这地方那么挤,我还要进去干什么呢?

再次,说意见领袖这件事情,我个人感觉是很滑稽的。这些人不重要,一丁点都不。过去四十年,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农民包产到户。有意见领袖可以对此负责吗?不,只是几个目不识丁以至于只能在责任书上按手印的农民私下里就做了。Nana你去想一想,这几十年间所有影响社会的大件事,哪一件是因为意见领袖而起?他们改变了什么社会生活?填满了版面,如此而已。你看看你周围,对你周遭生活能产生影响的人,他们在社区里要做什么?要为此付出什么?足屐上没有泥,凌空写文章发议论能改变什么?我认为我这么做改变不了什么,所以我闭嘴,不再写什么时评。

所谓意见领袖,主要功用是在餐桌上快速提供观点。任何社会事件发生,普通人总有评论的冲动,但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意见领袖提供了多种切入点,把复杂事件变成简单观点,这样大家就可以用在餐桌上,勇敢地说:我认为。。。它的价值在哪里?复杂问题都是可以化解为简单步骤来计算的,但是,但是整体难度不会因此下降。问题坚硬地放在那里,坚硬得像一坨冻狗屎,复杂得像一坨冻狗屎。观点无非是在这坨狗屎上涂上点糖浆,好教人易于入口,但终归是要原样吐出来的。所以,同样的冰冻狗屎层出不穷,无穷无尽。每个人对现实都无力,这是狗屎永远在那里的原因。也正因为这样,要做这个行当,必须抢第一泡狗屎去刷糖浆。否则的话,当第三第四第五泡出来的时候,公众已经完全麻木免疫,刷完糖浆再撒巧克力都没有人要再读。经常抢不到头泡的话,意味着“影响力下降”了,那就不得不离开圈子。这活我真做不了,它里面没有观点,也不存在所谓的“公众”,对于普通民众到达率太低,就像根本不存在一样。

最后,博客和微博都是互联网产品。如果接受上面我所说的文字道无关紧要的说法,那么也应该理解产品之间绝无高下,不见得140字比1400字价值低。要知道,重要的信息往往是最简短的。房子着火,那个用200字呼救的家伙一定会葬身火海,但是那个大喊“救命”的家伙却可能幸存,因为他传递出了最重要的信息。时下的确看似微博比博客火爆,原因是IT圈基本是按照时尚规律发展的。博客有那么多年历史了,微博刚上T型台。甚至不能埋怨媒体记者,因为他们的职责是报道太阳底下的新鲜事,博客不能提供新鲜故事,那么微博就成为首选。更何况微博在这一年在宣传推广上耗费了十多亿人民币,有那么强的广告,自然也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去用。如若不然,就没有人会尊重钱了。所以,也不用因此而为博客鸣不平,还会有其它东西出现,比微博更新,比微博更潮。到了那个时候,是否大家又开始埋怨“都没有人写微博了”?

就博客本身来说,它还是一个门槛太高的东西。那个硕大的输入框,上面各种富文本编辑按钮,让任何人看了都望而生畏,总使人产生一种“博客是用来写正经东西”的感觉。这是博客的局限所在,它本质上来说并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用户需求。能写博客的人,起码得有很强的表达欲,也有克服编辑器大魔王的果决。能读博客的人,起码得有一点余暇时间,受过一点教育,而且还知道怎么去找博文地址。这两样加起来,决定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教育水平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劳动强度的国家里,无论是写博客还是看博客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博客一度大行其道,是因为当年资本也花了很多很多钱,媒体也曾被新鲜玩意儿吸引。但是,当它并没有成为一种真实的用户需求之后,潮水很快就落下去了。能够驾驭一个自媒体的人,永远都是少数。而能够愿意表达自己,则涉及到更为复杂的问题。

你看到名人效应总是能够成功,这和操作者是否卑劣,目光是否短浅没有多大关系。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多数人并不承认自己的价值,许多人嘴上喊自己很个性和独立,在思想上无非是各式各样偶像的附庸。再加上普遍的无力感,所以多数人选择依附他们自觉得的强者。每次我在博客上暴骂了什么人之后,浏览量和长期访客的数量都会上升,比认认真真写一篇文章强太多了。这是因为软蛋、孱头、小孬太多,他们围绕在强者身边会觉得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你叫他们自己去营造一点什么,他们宁可放弃。博客要求的不是这样的作者,也不是这样的读者,所以博客留不住人。所有这种需要强大自我认同,正视自身价值的互联网产品,在这种心态没有得到改变前,怕是都还找不到出路。假设现在中国还是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开办一个租房装修网就是找死,因为大家必须四世同堂,不能分出去买自己的房子单过。博客的情况也与之类似,没有那么多真有自我的人。如果真是这样的网民占据主体位置,那么会看到分享出去而不是拖曳回来的产品是中国互联网的主流。

虽然这样那样,但是互联网世界还在前进。如同我说过的:非洲也有可口可乐。变化依然在发生,一种产品出现,占据舞台中央几年。另一种产品兴起,慢慢逼近舞台中心。我认为从互联网产品的角度看,未来十年是表现主义的天下。文字作为表现手法,在这种时代大潮里位于边缘地位。能够掌握文字的人少,能够用文字表达的人更少,甚至不因为1000字变140字有多少改变。像王小波说过的那个烂故事一样,一个哲学家在蜡版上画一条线,其中表达了他全部的哲学观,而另一个哲学家用另外一条线来回答他。在表现主义统领的世界里,文字会变化为图片、音频、视频。电影《阿凡达》已经那么做了,它告诉我们怎样表达幻想,以及技术能够支持这种幻想到何等程度。

Nana,很快你就会发现关于博客的讨论不再构成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得到自己新的笔,用新鲜的方式表达自己。你不能说梵高的一副画不如司汤达的一本书丰富、厚重,这样的比较不是很公平。同时,任何一个画家都不以相同的方式表达自我,像黄某先生那样把宣纸一字排开,用刷子画国画的行为不单是在重复自己,简直是在复印自己。变化总是带来不适,但也正是气候变化让人类从树上走了下来。

问好。

和菜头 上

饭否

鲜花总会长出来,不在墙这边相见,就在墙外面思念。请使用E-mail订阅《槽边往事》:订阅地址

相关 [拥抱 变化 nana] 推荐:

拥抱变化---回Nana的话兼谈文艺、意见和IT

- chris - 槽边往事
Blog日渐荒废,老朋友Nana看不下去了,写来一篇很长的博文《尺度决定态度》做批评. 很多人放弃博客写微博是现状,就这个话题网上也有很多讨论. 借着Nana挑起的话头,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写好字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 写美文的时候,我已经可以进入网上前100位. 写时评的时候,我在报纸上也可以进入前100位.

李开复谈创新:我们如何拥抱变化的移动互联网?

- - 极客公园-GeekPark
记者,愿意为创新的传播尽绵薄之力,并一直相信理想主义情怀才是原动力. [核心提示]移动互联网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传统行业该怎么进入. 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主席李开复在大会上的主题致辞. 过去的一年,是重要的一年,对 移动互联网来说,从手机的用户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的2亿增长到今年的5亿,各种不同的领域有很多很棒的新的创新,但是这些你们都知道了,我想讲一点你们不知道的:.

拥抱你,大姚

- byzero - 杨毅的博客
这是我的职业生涯里,描绘过的最美妙的故事. 一个中国的少年,从小被寄予了无限的期待. 他迎着这些期待成长,笑对每一个对手和挑战. 他的努力、坚韧和智慧,给这个时代的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把古老东方的韵味和力量,呈现在美国梦之前. 他改写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实现了此前人们难以想象的成就. 现在,他年过三十,已为人父,即将转身,合上一本不长但无比精彩的书.

父亲的拥抱

- 席正 - 译言-每日精品译文推荐
来源My father\'s hug. Growing up at a distance – geographical and emotional – from her chilly father meant Katherine Burdett always doubted his feelings for her.

干掉光驱、拥抱 SSD

- hama - apple4us
我几乎不用光驱,但它却占据了笔记本内相当大一部分空间(见图). 光驱用的是 SATA 接口,我决定把它拆出来,换上一块固态硬盘(后文称 SSD). 我垂涎 SSD 已久,但又有很多资料需要存储,在笔记本内保留一块大容量传统机械式硬盘(后文称 HDD)同时加装一块 SSD 做系统盘似乎是最完美的选择.

Mozilla将拥抱H.264

- - 脚本爱好者
Mozilla 上周 开始内部讨论是否支持H.264视频编解码器,现在 Mozilla 高层公开 表达了对私有编解码器的支持.   Mozilla 对H.264的讨论一开始主要集中在 Boot2Gecko 移动平台和 Android 版 Firefox,但随着讨论的深入,桌面版本也纳入了考虑范围.

李安拥抱了伯格曼,也拥抱了他的信仰

- - Cinephilia
相信许多影迷记忆犹新,李安或许是世上唯一一个离瑞典国宝导演伯格曼这么近的华人;但直到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推出后,李安第一次在创作上离伯格曼这么近. 李安不但拥抱了伯格曼,也拥抱了伯格曼的信仰. 熟悉伯格曼作品的人们经常从对信仰的质疑切入大师作品,但殊不知伯格曼用他强大的”造影术”为他从小便浸淫的宗教,增添令人迷炫的华服,一如巴洛克艺术亦曾以空前的华丽手法,在绘画上,更多表现在夸张摺曲的教堂建筑上,以一种近乎幻觉的方式将观者吸入,创造出迷醉的幻象,召唤出观者的信仰行为.

拥抱极简——TeamCola设计实录(上)

- fei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6月29日,当我一如既往地打开Chrome进入Gmail时,顶部导航栏的变化像是在向我表达着什么. 5分钟之后,当我点击了小滨滨的邀请链接,我惊奇地发现————连接被重置了. 于是我只好全局ssh再次打开了邀请链接,Google+这才渐渐显山露水迎面走来,依然是熟悉的三栏布局,比例和功能分布也和facebook类似,抛开可以把亲朋好友圈养起来的恶搞特性(误)不讲,Google+最吸引我的是出色的视觉设计,简洁清丽的风格令人爱不释手.

Android 拥抱 x86——水到渠成

- 白肥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就在 Windows 8 吸引到无数眼球的时候,英特尔 CEO Paul Otellini 昨天也在 IDF 大会上作出承诺——明年将有数家手机厂商推出基于 x86 芯片的 Android 手机. 早在 2009 年夏天,由开源社区主导的 x86 Android 移植计划就已经启动,Android-x86 2.3.5 测试版上个月已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