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未来:有限阅读与无限想象

标签: 杂志 David Downton 一财周刊 张亮 新闻的未来 | 发表时间:2012-02-22 14:05 | 作者:韩巍
出处:http://www.pressmine.com

很久没买报纸了。上周搜狗的同学说《经济观察报》已经涨到五块时,我都震惊了。

往小了说经观是我阅读新闻从事新闻最初的引路者,往大了说,经观是我20岁之后树立价值观所阅读的最重要的一份报纸。可就是这么一份报纸,我竟然那么久没有买。更可怕的事情是,可日子依旧那么过,并没有少什么。

当我们新闻工作者都开始不再通过阅读报纸获取新闻时,新闻的未来在哪里?

新闻总归要看。不买报纸就看网络,于是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将会是报纸的终结者。互联网的海量新闻、及时更新特征都让报纸望尘莫及,渠道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 报纸对抗互联网的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往专业里做,面向细分人群走高端市场,但更多的都市报纸开始做社区,做服务,以本地化对抗互联网。

我对报纸的未来相当悲观,无论拼时效性还是拼创意设计,报纸都只会继续走下坡路,更恐怖的是从需求方的读者来看,萎缩大势已定,回天乏术。

但我同样不看好互联网,加个定语的话那就是中国的门户互联网,因为 门户新闻的海量特点也让其没有节制,让读者迷失在比特海洋之中,最终就是孔子说得,学而不思则罔。每天我从门户的后台看到浏览新闻的网民每个独立访客(UV)停留时间时,我没有不绝望的理由。

互联网的应对方式是2.0,强调UGC,强调互动,但基本上,这样的方式仍然是一种封闭的方式,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相对看好杂志,杂志不拼时效,在设计方面优势明显,而 更重要的是阅读杂志时的“不期而遇”,下面我们就说说这种“不期而遇”的Eureka时刻。

感谢《外滩画报》的折子同学给我一直寄杂志,去年年底外滩从大开本改小后,每期我都能找到有趣的文章读,今天我选取的这幅图片就是外滩画报介绍的插画师大卫·唐顿(David Downton)的作品。

用句绕口令说就是:互联网2.0那些RSS和UGC都是在推送“我知道我会喜欢的内容”,但强调这一点,我就错过了那些“我不知道我会喜欢的内容”,而这种内容在杂志上最多。大卫·唐顿的插画就属于我不知道我会喜欢的内容。而这是任何的UGC,任何的SNS都搞不定的事情, 中国的UGC缺少新鲜感,SNS则如同互联网一样没有节制。

杂志自身的属性需要去探寻读者“我知道我喜欢的”和“读者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内容之间的比例,而这个比例因读者而定。因为杂志要卖,迎合读者见效最快,所以杂志发展就失去了探索的想象力。这和罗振宇说得“王利芬悖论”很像。(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渐渐也不看明日风尚了)

曾经在《环球企业家》供职的张亮在知乎上评价一财周刊商业上成功时说”恕我不敬,我始终认为媒体应该有更高的诉求,如果一群以其思考、识见和文字为生的人最终只是把自己的产品做成了快销品,那是一种让人不舒服的妥协。即使这妥协可能换得不错的商业回报。”

这样的话,一财周刊那个“商业就是这样”的板块,就应该变成“商业应该这样”。可是让一群年轻记者去说“商业应该这样”又显得没有底气。其实,满足读者需求也是一种诉求,如果一个媒体能持续不断的向读者提供“知道自己会喜欢的内容”的话,这个媒体已经相当不错了。但离一流媒体还差得太远。 杂志要Inspiring,一财现在只不过是interesting而已。

我觉得未来的媒体,应该重点是去传播那些“读者都不知道自己会喜欢“的新闻。这个就是我对新闻未来的看法。互联网终将会被海量信息所牵绊,这个 世界仍然需要编辑(黄继新2006年在思维的乐趣网站上写得文章依然值得一读),而杂志向下迎合读者,端不起来身段。

最后,我看好移动新媒体,这是个有节制的平台,应该用有限的阅读去引导充满无限想象的事情。在移动互联网上重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形态是没有前途的,如何用有限的阅读激发无限的想象,才是更值得思考的话题。

Less is More.

别动队觉得您会喜欢:

《第一财经周刊》:公司人的传媒调查

中国最好的新闻节目:新闻日日睇

新闻周刊:智利矿工得救时(图片)

新闻周刊:到底为什么改版?

真好玩,今天新闻别动队打笔仗呢!
无觅

相关 [新闻 未来 有限] 推荐:

新闻的未来:有限阅读与无限想象

- - 新闻别动队 PressMine
上周搜狗的同学说《经济观察报》已经涨到五块时,我都震惊了. 往小了说经观是我阅读新闻从事新闻最初的引路者,往大了说,经观是我20岁之后树立价值观所阅读的最重要的一份报纸. 可就是这么一份报纸,我竟然那么久没有买. 更可怕的事情是,可日子依旧那么过,并没有少什么. 当我们新闻工作者都开始不再通过阅读报纸获取新闻时,新闻的未来在哪里.

计算机技术代替记者?连线:未来90%新闻将电脑化

- - TechWeb 今日焦点 RSS阅读
机写新闻报道能否胜过人工记者.   腾讯科技讯(中涛)北京时间5月2日消息,美国知名IT杂志《连线》记者史蒂芬·列维(Steven Levy)近日发表长篇评论文章称,虽然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新闻报道编写技术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且该技术很可能致使大量记者丢掉“饭碗”,但至少目前这种威胁尚未真正显现出来.    以下为列维文章全文:.

新闻还是新闻吗?

- tiger - SocialBeta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在有新闻历史以来,我们一直将选择吸收资讯种类的生杀大权交在少数的新闻编辑手中,当然因为许多出类拔萃的新闻人或是媒体人的报导及故事,我们获得了许多珍贵的资讯,当时讲故事的能力还操纵在少数新闻集团手中,但这样产生了几个问题,第一,编辑们选择大部分人想看到或是应该知道的新闻,但这些不见得是我想要知道的讯息,也许也不是我认为跟我个人相关的资讯 ; 第二,什么才叫做新闻.

新闻与评论

- - 新闻跟帖局
核心提示:青海体工队要求残奥会金牌教练汪成荣上交奖金,遭拒后将其停职. 汪成荣表示,自己是代表国家比赛不是代表青海比赛,不应和其他教练一样上交奖金,并不想把事情闹大,但体工队不能给出可信服解释也只能坚持下去. 青海体育局称将在看到体工队书面材料后作出回应. 分享网易新闻《残奥金牌教练拒交奖金遭停职 称不会妥协》的精彩跟帖.

未来的汽车

- Allen - 译言-电脑/网络/数码科技
来源Cars Of Future. 也许几年后,所有的汽车可能会以这种风格呈现于你的眼前.   地质年代的新名词:人类世-人类的时代.   【2011.02.19】奥巴马每周电视讲话:在英特尔的讲话“赢得未来”(MP3+MP4).   神奇的3D打印制造技术 - 把”小提琴“打印出来.

黑莓的未来?

- sg - 莓文化
一个月没写博客了,感觉没什么好写. 最近 RIM 的股价一直跌,他们的重心应该是 PlayBook 吧,看来不是很有希望. 相比平板电脑,我还是更喜欢手机多一些. 前几天把 iPad 也寄给朋友玩了. 黑莓的新旗舰 9900 要到九月后才能买到,那一整个夏天黑莓似乎也没什么好作为的. 在六月之前,还有好多朋友是对 9900 有购买意向的,一切的转机发生在前几天 iOS5 发布,新的系统增加了相当多的功能,这也罢了,还把各个系统的优点都融合了进来,Android 的通知方式,iOS 专享的 iMessage 等等,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几乎所有人都在期盼新的 iPhone.

搜索的未来

- Levi - 月光博客
笔者认为,未来的搜索有两个趋势:个性化,社会化. (注:本文给出的很多链接需要特殊方式才可以访问,请自行解决).   从google诞生的那一天起,google的搜索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一个大大的搜索框,你敲进去几个词,google给出一些相关的网页.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关键词所期待的搜索结果可能有很大差别啊.

《飞出个未来》

- Yongwei - 【枪·东东枪的枪】
几年前我进入广告行业做苦力,入行没多久就听说了一个新词,叫“飞机稿”,指的是那些并非源于客户需求而是创意人员自己主动创作出来的广告作品. 起初我以为这“飞机”二字指的是这些稿子经常要远赴重洋参加各类比赛,后来才知道其实是“打飞机”的意思. 有些同行很热衷于产出这类飞机稿,并指望着能拿些国际奖项回来抬升身价,这计划还被旁人借用美国动画片的名字嘲笑为“飞出个未来”.

未来的阅读

- xj - 左岸读书_blog
雪茉莉灵感突至,写了一篇对未来阅读的设想. 2010年年末的时候,听了一场主题为“新媒体的未来”的讲座,引发了我对未来阅读模式的思考,在我的想象中,未来的阅读体验应该是这样的:. 下班的途中,坐在车上,我从包包里拿出了我的“墨宝”,开始阅读. “墨宝”(Mobile Book Reader)是类似于Ipad的东东,但是比Ipad轻、薄、更小巧,更时尚,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

Inkling:未来之笔

- Calon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光明面是,Wacom 的数码绘图板为推动数字艺术贡献了技术力量,阴暗面是,Wacom 的数码绘图板把设计师们日以继夜地困在电脑前失去了外出寻找灵感的机会. Inkling 的出现,将部分缓解设计师们亟待的灵感问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化记录技术的光明前景. 解放设计师的 Inkling. Inkling 并不是市场上第一款将传统笔迹转换为数字文件的产品,但它是近年来完成度最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