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设计出优秀的移动产品?

标签: 交互设计 | 发表时间:2013-03-14 02:08 | 作者:i黑马
出处:http://www.yixieshi.com

  提到优秀的移动产品,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微信、唱吧、微博……,每个移动开发者即使不敢奢望成为张小龙,但至少都期盼自己的产品成为下一个“唱吧”,作为一个移动开放平台的产品经理,每天都和很多移动开发者打交道,谈合作,形形色色的apps无所不用,也有过不少惊喜,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才能设计出优秀的移动产品。

   人类认知行为的再一次延伸

  先思考一个问题:“互联网是什么?”一个行业吗?绝对不是。翻课本找google和百度都仅仅是得到一个技术的定义。在我看来,互联网是帮助人类认知行为延伸的一种工具。没有互联网之前,人类的生活正常进行着,有了互联网,人类先是借助PC这一终端方便了生活——网上购物、远程教学、沟通交流等等,而如今,就像玛丽·米克尔所言,“重新想象几乎一切”,人类可以再一次借助手机延伸着自己的认知行为。

  手机的特点不言而喻:移动,便携,所以当我们在想做一个手机上的应用时,不应该是什么火就做什么,也不应该是复制PC上的一个产品转移到手机端,而是本着一个出发点出发点——“我的产品可以利用手机来进一步方便人类的生活”。从而细心观察生活,从早到晚,有哪些事情用手机处理起来更方便,有哪些情绪用手机宣泄起来更轻松,有哪些信息用手机获取起来更简单……就比如说,我今天在地铁里看到一个mm背着一个漂亮的包包,不好上前过问,如果可以有一个应用让我拍下来然后返回给我哪里可以买到同款的;又比如说,一旦出来了才知道原来这么堵车,有没有一个应用让我知道我还会堵多久,有没有哪条路可以绕过去;其实有很多移动场景下的需求等待我们去挖掘,也只有让人们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很方便的应用才会真的让用户留下来。所以反过来看,微博和大众点评,尤其是大众点评,我大概是在06年就开始使用这个互联网产品,但绝对是近两年完全离不开,正是因为这个产品形态非常契合移动场景,帮助人们随时找到身边的吃喝玩乐,才会在移动端如此成功。微博也是,人坐在电脑前会发多少牢骚,发现多少新鲜事儿,绝对是“随时随地”才“有新鲜事儿想告诉大家”。

   充分认识手机特有的技术功能

  曾经学过一门课程叫作《产品经理的技术素养》,中间提到产品经理需要有一些技术背景才能设计出好产品,那么作为一个移动开发者,我们在设计移动应用产品之前,我们至少要了解手机不同于PC上的特殊的技术功能。

  大家都知道微信的摇一摇功能简单漂亮,其实就是因为张小龙不是粗暴的移植一款社交产品到手机,而是理解手机场景,抓住手机的重力感应功能,从而通过一个手势来完成交互,之后的摇一摇搜歌,更是把这个手势发挥到了极致,很有做移动端内容入口的势头。

  而摇一摇只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手机应用用到的手势之一,clear的拖拽做的很漂亮,除此之外,触摸、允许声音输入、拍照、GPS定位……太多太多的功能可以用来重新想象移动场景下新的生活方式。

   专注细分功能

  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只是一个个移动开发者,我们不是已经非常成熟的大公司,我们不可能一上来就抓住大盘用户,我们只需要三分土地,然后在上面精耕细作获得收成。

  几年前刚刚配置好水果时就发现了桌面上天气应用,想周末出去玩儿时就打开看看周末的天气预报,感觉很方便,从而省去了到百度搜天气预报的麻烦。后来有一天晚上,老公向我推荐了一个叫墨迹天气的应用,说你用用,它获得了全年优秀应用奖,我看了一眼,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用数字红点表示温度,常驻在应用图标右上角,感觉这个倒是蛮新颖。今年1月份,我要出差去深圳,一直拿不定主意要穿什么,问过同事大家的回答也是“外套即可”“羽绒服”的非常不一致,突然发现了墨迹天气的时景功能,让我真是感慨一个天气功能,让墨迹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品牌广告与穿衣助手的结合,时景天气带来了账号体系,各种指数功能很是方便。有一句俗语不知道是不是恰当“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所以说“没有做不精的小需求”。

   “借船出海”

  曾经用过不少应用,打开第一个页面就是让我注册登录,本着体验产品的耐心,输入了邮箱注册了账号,进入后发现不过是一个类似图片分享的社区,因为还没有好友关系,看不到其它用户的内容,于是郁闷不已。其实我非常理解一个账号体系对于一个产品的重要性,但如果一个产品这样来做真心会伤害用户,到头来也害了产品。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借互联网各大佬的“船”出海,腾讯的亿级用户,sina微博的媒体传播,淘宝的支付功能……太多的平台能力等着大家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合作。

  唱吧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产品形态,更在于它善用开放平台的能力,通过数据统计,唱吧的用户中有超过50%的用户是使用QQ账号登录的。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产品,其实没必要让用户新注册帐号体系,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会大大降低用户门槛,而作为十几亿注册量的QQ用户,其覆盖量之广,这方面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其次是QQ空间的社交渠道能力,通过提供可以生成各类feeds动态的API给到第三方应用,可以有效地将应用的消息在QQ空间中传播,又会为第三方应用带来用户回流。

  去年年底刚刚兴起的声音图片社交产品——啪啪,也是同样没有去新建账号体系,选择了QQ账号和sina微博账号,同时引入了sina微博和腾讯微博好友关系的能力,让每一个新用户来到啪啪后都不会很孤单,很快就能有一份融入感。

  至于淘宝的支付能力更是不言而喻的,移动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带来了众多生活服务和导购累类应用产品的春天,何苦自己再去费劲做一套支付功能,接入支付宝支付功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试着将实体行业与互联网结合

  最后想跟大家聊的一点是自己最近的一些感受,自从用了招商银行的手机客户端,发现了银泰百货的app,有个朋友去了万达,感觉南方周末的应用体验不错……互联网真的要落地了。还是回到开头的观点,互联网本质是人类认知行为的延伸,并不仅仅是上网聊天游戏娱乐,应该是用来方便人类生活的工具。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餐饮、银行、交通、超市、医院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对于行业非常了解,但真的进军互联网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苏宁易购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此时,如果我们移动开发者如果作为一个外包的角色去帮助这些行业补上互联网的这一课,那会真的是非常不错的创业方式。

  作者:Violet, 腾讯开放平台产品经理

相关 [何才 设计 移动] 推荐:

如何才能设计出优秀的移动产品?

- - 互联网的一些事-关注互联网产品管理,交流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心得
  提到优秀的移动产品,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微信、唱吧、微博……,每个移动开发者即使不敢奢望成为张小龙,但至少都期盼自己的产品成为下一个“唱吧”,作为一个移动开放平台的产品经理,每天都和很多移动开发者打交道,谈合作,形形色色的apps无所不用,也有过不少惊喜,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才能设计出优秀的移动产品.

移动产品设计之设计

- crystal - 互联网的那点事
移动产品设计最大的差异点在于用户使用场景的变化,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交互方式巨大的变化,从而也使得信息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再加上硬件设备的差异,最终使得2者千差万别了. 所以,移动产品设计之设计应该首先从用户的使用场景出发,同时考虑用户的硬件设备差异,综合以上2点去帮助用户完成某个任务. 按照我的理解,场景、任务、用户可以称之为设计的三要素,每一个设计实际上都是试图去帮助用户在某个场景下完成某个任务的.

移动界面隐喻设计

- 星空无语 - 优涩控
是的,有些时候,我就在想这个简单的问题,而那时我的答案还是:界面是对软件应用解决方案的显性,使用图形化符号,向使用者解释它的功能与任务. 但最近一些认知却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回答:界面就是软件应用它本身. 它不是一份对软件应用功能的图形化说明书,不是对软件应用功能与任务的图形化翻译,它就是软件应用本身,并且与之浑然天成.

移动端的拟物化设计

- Han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人在处理信息,学习和记忆的能力是有限的. 现实生活中人们又会经常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效的降低用户的操作和学习负担能够使产品更易于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随着互联网产品设计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的今天,除了产品本身的功能的创新之外,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体验成为各个公司追求的目标. 好的设计不但在视觉上带给用户更多美的享受,同时还可以从视觉层面帮助和引导用户完成所需的操作.

移动设备手势设计初探

- redhobor - 腾讯CDC
  嘿~最近在做各种移动端的产品,设计啊体验啊操作啊,用的手都起茧,工作之余也思考了“手”这种较新的交互方式,以及它与界面的关系. 本文从手势的种类,应用场景,存在的可用性问题以及如何设计四个大的部分谈起,在此抛砖引玉供大家思考和学习.   移动设备大行其道的今天,手势是一个流行词汇,那手势是什么呢.

移动应用表单设计秘籍

- - 落花流水——elya妞╰_╯
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关于移动应用表单设计的,可惜最近项目很忙,忙到没有时间打理博客. 最近体验产品的时候,经常看到错误的的表单设计,要么信息混乱,要么步骤繁复、要么语言程序化,要么视觉焦点跳跃,要么校验顺序混乱,要么反馈不及时,如此种种的问题,让我很想认真的总结一下,思考一下,为移动应用的表单设计,提供一些个人力所能及的建议,希望更多地设计师能认真思考移动应用表单的特殊性,能最大限度的提升表单设计的体验,提升效率,提高满意度.

移动产品设计新思路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随着时代的变迁,移动产品的设计也有了更多的变化. 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使用的场景也更加复杂. 也因此移动产品就有了更多设计的新思路. 当然,手机的玩法虽然不再被局限在有限的领域,但是对于那些更喜欢用手机拍核桃、钉钉子以及起瓶盖的各位童鞋,还是看看本次由朱坤 @kentzhu 分享的移动产品设计真正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