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趣的心理: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

标签: 科学 心理 现象 | 发表时间:2010-10-18 22:19 | 作者:i404 Magus
出处:http://localhost-8080.com

/**
* 文章很长,内容涉及大量的概念,不过个人认为还都比较有趣
* 本文的选题要感谢@luosheng@th507三个人的指点
* 是的,至少三个人,他们当中有个人自称“我们”,我尊重他的意见
*/

引言

要么最近你刚听说过这个现象,要么不久之后你就会再次看到这个现象。

事情的起因经过

在写《Geek下厨教科书》一文的时候(8月23日),在”Cooking for Geeks”的前言部分(页xiii段2行2)看到了一个词,”coulrophobia”。作为一个对各种恐惧症比较感兴趣的人来说,当然不能放过这个词。这个词的意思是“小丑恐惧症”。就在知道这个词的第二天(8月24日),暑期美剧荒时期在追的《美女上错身》s02e11里就出现了小丑恐惧症这个词(参加这个视频的18:48)。而这二者之间是毫无联系的!

我在twitter上提了一句这个巧合,马上@luosheng指出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

@localhost_8080 这个本身也就是一个现象,当你接触到一个新词的时候会发现短期内这个词会不经意的重现…不过我忘了这现象叫什么名字了 -.-||

当时求证了这个现象的名字无果,后来我发现,知道这个现象之后,好像随处可见这个现象的实例。终于在9月3日,再次向@luosheng求助希望能够得到这个现象的名字,继续无果。这时半仙@th507一举搜出这个现象的名字,“Baader-Meinhof Phenomenon”(顺便鄙视一番我的考据功力,惭愧、惭愧)。

这一来,@th507帮我真正推开了了解这个现象的大门。

什么是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

“欸?我前两天刚听说过这个东西!”

当你了解到一个新知识,比如新单词、新概念等,不久之后你就会有机会再一次遇到它。

这就是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

这个现象最初是1986年由St. Paul Pioneer Press的读者Terry Mullen提出的,他写信给“Bulletin Board”(一个专门收集搞笑事的栏目)提及了一件事,说他第一次听说“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德国恐怖组织“赤色军团”),之后不久又从另一个渠道很巧合的看到了这个词。这个故事刊登之后,读者不断提交自己经历过的类似事件,这个现象也因此被命名为“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 (source)。

(有趣的是这位老先生那之后貌似很有瘾的又致力于多种现象的命名工作,比如“Comic Page现象”等,他还专门写过一封信澄清整个事情的始末,信件全文见这里,#60楼)

简单的巧合?

很多人,就像我当初一样,会把这种事作为巧合理解。但究竟是巧合还是冥冥中就有注定呢?

1. 共时性 Synchronicity

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和心理学当中的共时性有些相似。共时性并没有得到心理学界的一致认可,不过在此也借用一些共时性的概念来解释。

做梦的时候梦见自己在考试,觉得好可怕。醒来发现自己果然在考试。这就是共时性的一个例子。

共时性的概念最初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就是左边这位叼着烟斗的喜感爷爷),可以简单说成“有意义的巧合”。比如说你正想着你女朋友的时候她就突然来电话了,这样的事情都是概率极低的事件,如果总能遇到这样的事,那么“巧合”的解释就不能够让人信服了,于是荣格提出“共时性”来描述这类事件。这个概念已经被wiki定性为哲学范畴了,过于深奥,小女不才,只能浅显的提一下(source 1 2)。(柯南里也有一个事件提到了共时性,有兴趣可以观看364集

2. 奇迹其实很容易发生?

一种可能的针对巧合或奇迹的解释是Littlewood’s Law。该法则将奇迹定义为百万分之一概率发生的有意义的意外事件。假设一个人一天清醒活跃的时间是八小时,每秒钟会经历一个或是平常或是意外的事件,事件可以是任何活动,看到、听到、想到、碰到…这样一来,每35天,一个人就能经历超过百万(35d*8h*60min*60s = 1,008,000s)个事件。那么这其中的意外事件,就会是一个奇迹,也就是说人一生中遇到奇迹的机会还是很多的(source)。

但这依然无法解释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因为我们可能一生会经历各种巧合,但是像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这样,同一种“巧合”,几乎大家都能经历到,而且又不是很低的概率,这很难用巧合来定义。

3. 选择性感兴趣

无论我们的大脑构造是多么的精致,它还是很难面面俱到。实际上这样也不是什么坏事,面面俱到有时候也会造成主次不清。

心理学有一个词汇叫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具体是什么不难解释,看一下下面那个经典实验的视频就知道了(youtube观看地址,还有个国内的山寨版)。

你去数白队传球数的时候,忽略了那么可爱的跳舞的熊。这就是大脑的选择性注意。其实大脑还有个特性,就是懒得去搭理那些平常的没意思或者生疏的事,我管它叫选择性感兴趣。比如说我们他乡遇故知,会说:“世界好小哦!”但是他乡没遇到故知,我们不会感叹:“世界好大哦!”因为这是很平常的事。同样的,在学习交规之前,我根本没见过人行横道的菱形图案,但是在我知道这个东西之后,无论是走路还是坐车,这些菱形总能映入眼帘。这就是大脑忽略掉生疏事物的现象。

按照Littlewood的理论,在我们这8小时的清醒活跃时间里,有多少机会去遇到各种事物。而我们的大脑不会一一重视,很多不“感兴趣”的东西就随风而去了。但是有些事一旦获取了我们的注意力,那么以后的事件中,对于这些事的关注就会加强,因此就很有可能在别的途径又看到这个事物。这是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

4. 一旦发现,无处不在

虽然可能没有到“无处不在”那么夸张,但是事实证明当你了解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之后,你就会经常发现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的实例。这本身也是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的一个扩展

大脑除了对事物“感兴趣”,对于特定的模式也会“感兴趣”。人脑的模式识别能力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对于模式也有偏爱。一天里我们接触到的无数新事物中,有些过了很久都没能再次遇到,那么对它们的记忆就逐渐的淡忘。而有些在短期之内又一次遇到了,这被大脑识别为一种巧合般的重复,一种特殊的模式,提起了大脑的兴趣。于是对这样的事件,大脑的记忆就会特别的深刻,如此反复,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就越来越容易被你发现了,因为你的大脑对于这个模式已经是既兴奋又熟悉了

5. 我看表的时候,经常是11:11

下面来分析一下这个有趣的现象,不止一个人跟我提到过看表的故事。比如我男朋友,他说他看表的时间经常是11:11,12:12这样有规律的时间,我也见证过几次,的确如此。其实在上面那些解释的基础上,这个现象就很好解释了。

首先,在无数次看表的事件中,发生了一次时间是11:11。因为数字的特殊,这个时间更容易得到大脑的注意,因此记住了这件事的发生。

其次,之后的不久某一次看表的时候,时间又是11:11,那么大脑立刻兴奋,感觉这是一次巧合,并将这个模式定义为“看表的时候经常是11:11。”同时对这个模式的记忆非常深刻。这是一次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

然后,某一次看表的时候,时间是12:12,大脑发现类似的11:11模式,继续兴奋,并将该模式调整为“看表的时候经常是11:11、12:12这样有规律的数字。”这样一来,扩展的模式不仅符合前面的两种,还符合了更多的情况(如3:33,1:23等),增加了这种模式重现的概率。

逐渐的,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看表的时候经常是这种有规律的数字,殊不知其实大脑忽略了很多不符合这种模式的情况

结尾煽情

其实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阴魂不散的围绕着我们。其实很多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很多事随处可见。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观察,然后其实你也可以给很多现象命名的,名字爱多长就多长,现象爱多囧就多囧,真的。

其实,还有…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已经是太长了,取舍向来是我最不擅长的事…啊,有之一、有之一。

其实还有很多和这个现象相关的概念,比如确认偏差、冷读术等等,我还是放到以后再详细写吧。

最后,向仔仔细细读完全文的小朋友说声辛苦了!

相关 [心理 巴德尔 迈因] 推荐:

非常有趣的心理: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

- Magus - 考据癖
* 文章很长,内容涉及大量的概念,不过个人认为还都比较有趣. * 本文的选题要感谢@luosheng和@th507三个人的指点. * 是的,至少三个人,他们当中有个人自称“我们”,我尊重他的意见. 要么最近你刚听说过这个现象,要么不久之后你就会再次看到这个现象. 在写《Geek下厨教科书》一文的时候(8月23日),在”Cooking for Geeks”的前言部分(页xiii段2行2)看到了一个词,”coulrophobia”.

KPI心理学

- winners - 蔡學鏞【言程序】部落格
阿里巴巴集团大部分的员工,每季或每半年都要接受一次的KPI考核,看看他绩效如何. 关于用KPI来打考核,许多员工其实都有一些负面的看法,而管理层也知道采用KPI有时候会有负面效果,但是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我们还是仰赖KPI. 我已经到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上班一年多了,对于KPI,我有四阶段的心理变化,值得描述一下.

心理時差

- Richard - 光明女樂
同文屈穎妍上周在《教得樂》專欄裡談及,為什麼瑞士的孩子不尖叫,教我想起數月前遊瑞士的點滴,忍不住搭句嘴補一筆. 阿屈說,港產父母,生活圍着孩子轉. 阿屈關心瑞士家長如何育兒,我好奇的,是瑞士的教育制度怎樣培養孩子. 而話說某天,我瞥見友人兒子的家課冊上,那叫我完全無法置信的一句:「每逢周日,家長不得為孩子指導功課.

怪诞心理学

- Frank - 左岸读书_blog
因为正在看这本书,分享王小峰的这篇书评. 原文:http://www.wangxiaofeng.net/?p=7282. 这本《怪诞心理学》最大的价值是揭开了生活中我们经常出现但却从不当回事的行为的秘密. 每 个人生活中都有一些怪异行为,比如有人相信星座,有人喜欢车牌尾号是6、8,有人不喜欢星期五出门办事,有人想把一个姑娘泡上床但总是不能得逞,有人很幸 运有人很倒霉,有人相信异灵现象,有人听了笑话不觉得好笑(比如土摩托)、有人撒谎的时候其实你看不出来……诸如此类.

十大心理学效应

- lei - 新媒体营销观察站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 ”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

逆境心理五阶段

- 冬虫夏草 - 科学松鼠会
原作:http://buttersafe.com/2010/05/20/the-five-stages/.

Siri见心理医生ELIZA

- 李龑 - 36氪
Siri的表现让人对iPhone 4S刮目相看,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热议,甚至还有人担心Siri会对人类发起攻击. 最近Siri又引起了《波斯王子》的开发者Jordan Mechner的注意. Jordan被Siri的快速学习能力所深深吸引,于是他把Siri介绍给了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另一个智能程序:ELIZA.

22个诡异心理学

- - 5time经典语录网
1、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 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 2、88.8%人哭后情绪能得到改善,只有8.4%的人哭后感觉更糟. 70%的人哭泣时不会躲着他人,77%的哭泣是在家里发生的39%的哭泣发生在晚上,下午6点到晚上8点是最容易掉眼泪的时间段. 3、研究发现,人在难过时流的眼泪中,含有较多因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

不成熟的6大心理特征

- Qiang - 左岸读书_blog
人并不因为你的年龄大而成熟,也不因为你的年龄小而不成熟,只要你一次次面对挑战、一次次克服困难你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不愿付出,不原等待,轻言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成功者永不放弃. (1) 每碰到一个机会他们总是看到机会中的困难,总说不. (2)总想一夜暴富,容易得到的东西决不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东西决不会让你轻而易举得到,奥运会冠军是一夜成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