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间的少年
一、
周四下午,我站在理科一号楼的五楼一间教室里,准备开始我的报告。主持报告的 Y 教授介绍我时说:「他应该比我更熟悉这里,他在这里度过了四年时间。」我笑着打断他说:「七年,七年。」
我硕士时的导师出乎我意料地坐在台下第一排。在我的报告开始的时候,我发现他打开了本子认真做着笔记。那一瞬间,百感交集。
走进理科楼的时候我一阵恍惚,发现自己已经记不太清这座楼的复杂结构。走过二楼的机房时,想起本科时全宿舍六个人只有一台公用电脑,周末的时候常常躲到机房来上网。那时候才刚刚开始有 QQ 和新浪,上网的时间都用来干什么了呢?我不记得了。
报告之前独自坐在系里临时分配给我的办公室里,面对着宽大的办公桌,不知道该做什么好。我在豆瓣上说了一句:第一次坐在北大数学系的办公室里办公桌的「这一侧」。朋友们纷纷问我:要在北大任教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真的想在北大任教么?我不知道。
报告结束之后 Y 教授和我一起去吃晚饭。本来是想下馆子的,但是走过面食部的时候,我看了看里面没多少人,就问 Y 教授:「我想吃面,你呢?」Y 教授说:「诶?我也挺想吃的。」
然后我们两人就在面食部吃了晚饭。我吃的是大碗刀削面,五块钱。
二、
晚饭后赶到讲堂多功能厅,《此间的少年》当晚点映。
坐在座位上的时候是有一点疏离感的。这部戏从导演到演员都是我的学弟学妹,而且相差了一个大学周期以上。全场的观众里,和我一样大的似乎已经不多了。
片前的主创见面会上,作者说了些温和的话,制片说了些谨慎的话,主演们说了些热情的话,导演说了些语无伦次的话。我坐在台下,心想,他们的北大和我的北大,在什么意义上是同一个北大呢?
看完了全片之后,我仍然在想这个问题。
这并不是说片子拍得不好,只是北大是一个过于个人化的概念。37楼、万柳、静园、理科楼、马刷,这是我的北大,而不是郭靖和黄蓉的,或者杨康和穆念慈的,或者乔峰和康敏的。
但是他们的北大也很好看。我在看杨康和穆念慈的那个段落的时候甚至被某些镜头深深打动了,虽然它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一个有可能发生在燕园的身边的故事。
这是一部好电影么?这个问题没法抽象回答。它和真实的北大生活的关系,犹如穿越小说之于历史,犹如情歌之于婚姻,或者用胡子老师比喻来说,犹如明信片之于真实的自然风景。但是另一方面,人们仍然可以热爱明信片,热爱穿越小说,热爱情歌,即使明知其间差距为何。
如果好电影的标准能够完全建立在主观的观影感受之上,那它当然是一部好电影。
三、
后期制作负十分。
配角们的表演十分。
除了杨康之外各主角的表演十分。
杨康的表演十分。
导演十分。
剧本改编二十分。
片尾曲二十分。
电影的诚意五十分。
我给《此间的少年》打一百二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