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工作教会我的事情(2)——交互设计师的工作法则
很多人都会问起我这么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写博客?因为这看起来是一件极度不讨好,高投入,低产出的活动。除了浪费时间与精力之外,还有可能冒被人骂说不会写博文的风险。
“因为白鸦的这句话:持续关注互联网产业发展,思考电子商务新发展。立志:终身爱恋互联网,终身爱恋设计,终身Blogging …”——这是两年前我的回答。
“因为我想把自己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我想通过通俗、简单的文字表达我的经验(极度不靠谱的一种隐性知识)”——这是现在我的回答。
你的隐性知识可能只对你自己是隐性的。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能力成为人与人能力差别的重要方面。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讨论、回答问题、需求压力、工作分解、流程分析等。
不能用通俗、简单的文字表达知识,表示对该领域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相似的,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就是不断显性一个idea成一个成品的过程:产品定义、内容与功能确定、信息架构与原型的交互设计、还原原型……
虽贵为设计师,但交互设计师的产出物并不直接应用于产品:交互设计师制作的原型,文档,无论多美观,高保真,他都只是半成品,都需要被开发组内其他成员解读,并制作他们的产出物,最终应用于产品。
那么我所强调的是,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你绝不能满足于产出物的优质。相应的,别人如何解读你的产出物,他们的产出物又是如何应用于产品,这反而是你应该去着重关注的。如果你的产出物未得到执行,你的原型的价值又在何处呢?这是对你职业价值的最大的漠视与羞辱。
你必须坚信自己是提供给用户解决方案的最佳人选,做一个孤独且执着的行动者。同时,默默地承担并解释所有的质疑。否则,你会死得很难看,你就不断地需要面临“你想造个西施,结果出来个东施,而且还有心脏病”的设计困境。
从根本问题着手
厨师做菜太难吃所以结账时提供打折服务?担心员工上班走神所以建立防火墙屏蔽QQ和社交网站?软件执行效率太低所以提供多几个等待提示?害怕用户逃离所以竖起技术壁垒禁止迁移?
如果一个产品从刚开始就不是为解决根本问题而驱动的,那么你设计的结果永远只有两种:错,错上加错。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在接受到一份PRD文档时,你一定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念头:“为什么非得这么麻烦呢,干嘛不……”不要犹豫,在理智把这个念头驱散之前,赶紧记录下来,问问你的技术同事,为什么不这么做?别让自己错过了一次改变世界的机会。
没错,从根本问题着手,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得付出更多的成本与代价。但世间事情并不尽然,惯性思维产生的盲点,往往就是革命性的创新点。
举例来说,我们都习惯了在邮箱客户端通过POP3与IMAP协议收取邮件,但无论我们如何优化IMAP填写表单,都无法解决用户输入麻烦,多种因素导致出错频率高的问题。
解决用户输入麻烦最佳的方法就是不需要输入,想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微博那样,使用认证登录的方式就能在其他客户端上读取微博与私信。
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吧,告诉你,有人已经实现了。
追求效率而不是完美
我相信你一定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最完美的方案,只有最有效率的方案。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犹豫,不要慌张,尽可能地收集你已经知道的信息,如技术难度,时间成本,在心中默默列出两个方案:当前最佳方案,当前最有效率方案。
然后,立即执行这个最有效率的方案吧,切记,不要幻想在这两种方案中取得平衡,因为那往往是鸡肋,即浪费开发成本,又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
一旦为了寻找平衡方案的而浪费时间时,问题就会不断的被推迟解决,也许会延迟到上线,并且平衡方案也许永远无法到来。
作出效率方案是否正确不重要,重要是他解决了问题,并且,错误容许稍后修复。
总之,项目的开发周期的拉长,会打击士气,消耗大家的耐心和意志,开发时间越长,产品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小。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果断推进,即时消灭问题。把产品早日开发出来。
在此推荐一下,关于如何追求效率,可参考阅读前端开发中常使用的一种理论:优雅降级(Graceful degradation)。
说你想说的,即使不好听
也许你怀揣着做伟大产品的梦想,也许你对公司的老员工的过时设计想法颇有抱怨。也许你对上司对你的漠视和不关心心怀芥蒂。但我有个问题要反问你:为什么有人知道你做IT就会找你帮忙重装电脑?因为他们认为你是电脑精英。
你有没有主动让别人去了解你,了解你的能力、设计水平、性格和价值观。请不要奢望别人会有耐心和时间去挖掘你,你必须主动地把你具有优势、擅长的东西展现出来,让别人知道。并对你产生信任。
交互设计师不能做隐士,必须学会把知识显性话,从而共享你的知识,用知识影响别人。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表达自己知识的能力,学会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来阐述出深奥道理的能力。
不要害怕逆了上司的旨意,不要害怕别人的行政压力,把每天当作你在公司的最后一天,尽情的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你的专业思想。
具有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
饶毅曾这么评价中国的科学界:中国文化缺乏Professionalism(专业主义)的概念,中国学术界缺乏Intellectual的气氛。当然,在设计界,专业主义依然缺乏。
为什么设计师需要专业主义?因为这是让这个没有尊严的职业变得有尊严起来的唯一办法。
所以,不要轻易的妥协,不要固执的相信对方,相信你的直觉,你的积累,虚心无偏见的请教同行的前辈,而不是想尽办法如何结识对方,搞关系。
切记一句话,当你失去专业主义时,你是在让这个职业失去尊严。
文章的末尾,送上一句来自名为《Letters to a Young Artist》的这本书中的一句话。
“所有的创作人都活两次,一次参与生活,一次则作为客观的观察者,不断在问:‘从那当中可以创作出什么?’”——Julia Cameron
送给所有交互设计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