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内部资料:产品设计评价体系解密

标签: 产品设计 Facebook 设计思想 | 发表时间:2011-05-17 22:02 | 作者:P迪 pathfinder
出处:http://www.alibuybuy.com

如何对设计进行评判,一定有很多答案,有利有弊。问100位设计师,会得到100种回答。用线上PV、UV等数据说话,更多受产品属性、运营动作影响;采用用户调研,往往得到的是用户角度的单方面看法,缺少专业指导性意见;用需求方的满意来衡量,可能最后需求方认可的是设计师认为最滥的方案。

两家都挂有“天下第一”相邻卖臭豆腐的师傅。

你们谁家的臭豆腐闻起来臭?

回答:“我”

你们谁家的臭豆腐吃起来香?

回答:“我”

那你们到底谁的臭豆腐天下第一?

他们家的臭豆腐不行……”

设计师:“我从我的专业角度认为我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

让一个设计师去评价另外一个设计师的作品,就好比去问卖臭豆腐的师傅,往往得到的观点比较片面,互相否定,基本是从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那我们肯定自然会想到,让用户说谁家的臭豆腐好吃不就行了,看谁家的队排的长?臭豆腐师傅又会说各种原因,什么地段、客流方向、发酵温度、原料还有城管。而设计师在一个公司内的角色往往没有卖臭豆腐这样市场化,在资源紧缺时,需求方往往不会太追求质量,很多时候凑合凑合也就用了,给设计师一个需求方很满意的假象。

好设计是夸出来的,不否定任何作品,只表扬优秀作品。

设计师其实是很想知道作品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只是接受不了否定他的作品又不告诉他为什么的表达方式。

找些所谓的专家指导,设计师往往是抵触和“也不过如此”。

收集一些用户的反馈,设计师往往是嘲笑和“他们不懂的”。

评价其实就是用一个标准去度量事务

首先我们要制定标准,有了共同的标准才能进行裁判。而标准其实没有好坏对错,关键在对所有的设计师都是公平的,避免个别设计师叽叽歪歪,因为“大家都一样”。

《Facebook 产品设计五维》

情感

1、  精准定位——设计对受众定位清晰,符合该设计目标用户群的使用体验。

2、  亲和力——所有交互元素的设计上,用户对信息沟通顺畅,感觉似有人一般的亲和感。

3、分享——承载对Facebook连接、自由、生活的文化认同。

4、留恋度——给人超出想象的空间,让人留恋往返,对产品期待更多,得到二次访问。

易用

5、反馈及时——在交互过程中,用户的操作能够在屏幕上及时得到反馈效果,帮助用户提高效率。

6、方位清晰——清晰的知道自己在那里,退路在那里,能够去那里。

7、路径简短——完成任务在尽可能控制在三步之内,完成某项任务所花废的步骤和时间最短最好。

8、容错性好——设计限制因素,突出正确操作,隐藏可能的错误操作,减少勿操作。

形美

9、文字悦读——信息传达易读,符合中文阅读习惯,信息传达快速。

10、颜色合适——利用大众对颜色理解的寓意,使用正确的色彩加强产品的印象。

11、布局美观——均衡与对称的构图,使画面整体具有稳定性。

12、空间感强——运用几何透视的原理,设计中表现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

气势

13、专业性——细节完美,找不到明显的设计瑕疵。

14、整体性——所有交互元素的设计上,用户对信息沟通顺畅,感觉似有人一般的亲和感。

15、品牌成分——体现Facebook品牌形象,并使品牌资产保持延续与统一。

16、惊喜度——局部设计有贴心且另人惊喜的体验。

创新

17、共性——符合已知事物的普遍认知。

18、异性——在共性基础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19、复制性——能够促进Facebook其它产品的发展。

20、颠覆性——在互联网上前所未见,能够变成同行业新的标准。

—————————————-猫割线—————————————

田径运动可以用秒表量化,体操运动由评委团队打分量化。

有了标准,评价就不再难。为了减少个人看法对评审的客观性,我们规定评审必须4人以上,并且评委分只占总分的50%,另外50%由用户线上调查获取,题目要和并且和《设计五维》对应。

《产品设计评审规则》

评价周期

1、每个设计师每个月被评审1次。

2、Team leader每周组织一次评审,提前通知设计师。

人员组成

1、  大评委1人(组织本次评审者,由产品设计主管担任)

2、  评委4人以上(部门经理1 人、主管1人、同事1人、其它。)

3、  被评设计师

评审流程

1、每次由被评设计师自行上报一个最近上线的作品。

2、会议形式,被评设计师向评委团进行设计理念简单介绍。

3、评委各自填写评审表,完成后交由大评委。

4、大评委对评审表进行数据计算,意见汇总,并制作评审报告。

5、组长负责每次新改版上线的用户数据收集。

6、保留好原始评审表,进行存档。

7、打印评审报告,并将评审意见告诉设计师,完成本次评审。

打分规则

1、  产品设计五大指标总共20条,每一条进行0-5分的打分,如果全部满意即为100分。

2、  单条如果打5分,必须写出理由。打0-4分可以不写理由。

3、  计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分数相加后的平均即为最后得分。

4、  根据线上用户调查数据和评委打分各占50%,最后得出该设计的最终得分。

—————————————-猫割线—————————————

用户不会说慌,用户只有第一反映

线上用户调研也是用《设计五维》去做,但不能用评委的版本,否则收集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用户版只从情感、易用、形美、气势、创新五个大维度出题,不需要细化了,并且选项不能有任何引导性。而文字造成不要使用专业术语,用网友常用的网络用语就可以了。

产品设计用户在线调查问卷

1、您对19楼新XXX的整体满意度如何?(情感)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比较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2、您觉得XXXX是否好看?(形美)

·漂亮,太棒了

·还可以

·一般

·有点难看

·恶心,不想再看第二次

3、您认为XXXX使用起来怎么样?(易用)

·更清晰了,方便使用

·还可以

·没什么感觉

·不如原来方便

·太费劲了

4、您认为新XXXX功能怎么样?(气势)

·太棒了,我喜欢

·还可以

·一般

·有点多余

·完全多余的

5、您认为对新XXX的功能XXXX怎么样?(创新)

·非常有用,太好了

·比较有用

·一般

·不关注

·对我没什么用

—————————————-猫割线—————————————

评审不是简单的告诉设计师得了几分,而是要给设计师有价值的指导。

规则所限,评委必须是4人以上,不可能4人都一种口味。每一条高分必须写出理由,评委只能经过考虑。最后还有50%的分是来自用户调研,多重数据组合,准确度大大增强。

而线上数据统计的五维曲线高低和评委的五维曲线高低如果一致,那这个评审基本就成功了。

《设计五维》最终呈现给设计师的是图标化评审报告,不仅能知道设计师在团队中的水平,还能知道具体在那方面做的好,那方面有提高的空间,指导意义远远大于分数的意义。

从19楼UED试用了一年的情况看,评审结果的分和以前模糊的印象分非常接近,也不用对设计师的作品拍脑袋评价,最后争论来争论去浪费口水。

资料下载:

【产品设计评审模型.xls】

http://blog.19ued.com/wp-content/uploads/2011/05/19ued_PDC_model.xls

【产品设计评委打分表.docx】

http://blog.19ued.com/wp-content/uploads/2011/05/19ued_PDC_graded.docx

源地址:http://blog.19ued.com/?p=1144

 


© 推荐 for 互联网的那点事, 2011. | Permalink | 3 comments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你可能也喜欢:

八个大公司的 “神奇”社会化营销活动 (@socialbeta)

从苹果学习PPT设计 (@70man)

Facebook新版个人资料页面详解

Facebook Messaging – 由繁到简

Facebook的“用户隐私”之痛
无觅

Feed enhanced by Better Feed from Ozh

相关 [facebook 内部 资料] 推荐:

Facebook内部资料:产品设计评价体系解密

- Nick - 19楼UED Team
如何对设计进行评判,一定有很多答案,有利有弊. 问100位设计师,会得到100种回答. 用线上PV、UV等数据说话,更多受产品属性、运营动作影响;采用用户调研,往往得到的是用户角度的单方面看法,缺少专业指导性意见;用需求方的满意来衡量,可能最后需求方认可的是设计师认为最滥的方案. 两家都挂有“天下第一”相邻卖臭豆腐的师傅.

Facebook的内部晋升

- Xiaoshan - 《程序员》杂志官网
Facebook前工程总监黄易山(Yishan Wong)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很好地总结了Facebook卓越研发文化中的宝贵经验. 本刊将继续连载这一系列,本文是第三篇. 建设一家健康长久的公司,“从公司内部提拔管理者”是一条广为人知的建议. 这条建议也同样适用于规模较小、发展迅速的创业公司. 对于超速发展的创业公司来说,秉持内部晋升的方针既非常有必要,同时又非常困难,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Facebook内部人才建设潜规则

- tallrain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Facebook产品第二研究中心执行总监胡智鑫(George Hu)接受@IT你懂的 专访时谈到了一个成功互联网企业的内部人才建设规划,与目前中国最大的不同在于西方人更喜欢创造一份舒适又有挑战的工作,而在中国是一群人挤破脑袋去当一个“官”,老板们想方设法在公司内部制造官僚体系留人. 1、新人就是一个祼人,那怕你原来是CEO.

将 Facebook 和 Twitter 打入到 Google+ 内部

- 磊哥 -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尽管有了Google+,依然对Twitter和Facebook恋恋不舍. 总是在两个窗口之前切换让人烦躁不已. Crossrider专门为Google+做了Twitter扩展(下图)和Facebook扩展(上图),这样你就可以在Google+这一个窗口里同时访问Facebook和Twitter了,而且同时具备IE、Firefox和Chrome三种版本.

Facebook内部高效工作PPT指南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Facebook 内部分享:不论你如何富有,你都赚不到更多的时间,你也回不到过去. 没有那么多的假如,只有指针滴答的时光飞逝和你应该好好把握的现在,以下25张PPT的分享将为您带来时间价值管理的技巧. 2、时间总会有的:每天只计划 4~5 小时真正的工作. 3、当你在状态时,就多干点;不然就好好休息:有时候会连着几天不是工作状态,有时在工作状态时却又能天天忙活 12 小时,这都很正常的.

网曝“旅行社内部绝密资料” 50旅游景点陷阱需警惕

- - 千手观音的博客
春节临近,一份名为“旅行社内部绝密资料”的帖子再度走 红网络. 这个帖子列出了全国50个不同景点的 旅游“陷阱”,让游客们不禁心中惴惴:景点处处是陷阱,哪里还敢出游. “绝密资料”已流传两三年.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仔细研究了这份“绝密资料”,发现其中列举的一些“陷阱”确实存在,但也不乏被“误伤”的景点.

中国的Facebook?

- Lorna - It Talks--上海魏武挥的博客
腾讯近日很低调地推出了一个名为“朋友”的网络服务(也是一个使用独立域名的网站),这是一个与时下社交网站,比如人人、开心等非常类似的产品. 与它们一样,目前这个“朋友”上也加载了一些应用,当然,一贯的,以腾讯自家出品为主. 而且,我个人以为,未来会有更多的腾讯在QQ这个客户端上的应用,逐步向这个网站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