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香奈儿是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同时尚产业一样,互联网只有为数不多的创新者和众多的模仿者。并不是说创新者创造出新功能而模仿者模仿复制他们,因为一切都是再混合(或者古人说的“无一字无来处”)。在时尚界,区分这两个群依据的是品味层次的差异。创新者设计的产品优雅而值得玩味,而模仿者的产品执行都很糟糕 – 混搭不佳以至毫无特色。在时尚界,有一个传奇式的创新者拥有无法比拟的好品味。正是因为她的品味水平,由她创立的时装屋成为了百年的奢侈品的典范。
她的名字是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大多数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时装设计师。实际上香奈儿本人还是位品味的哲学家,我是很正儿八经的说这句话的。广泛地研究过有关品味的思想史之后,我认为香奈儿的箴言是极具操作性的。我在生活和设计实践中大量使用她的理念。事实上,如果香奈儿是互联网产品设计师的话,我敢打赌,她会做出令人惊奇的事情,因为这行当里,品味最为重要。想想NOTCOT, Gilt Groupe, 和Twitter吧。
香奈儿有数量惊人的箴言都谈及到了产品和用户体验设计。以下是我搜集到的最给人以启发的那些:
关于功能的质量vs数量
“奢侈品并不在于富丽和繁饰,而在于超凡脱俗。”来翻译一下吧:一个优雅的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很多功能(繁饰),但具有的功能确确实实需要流畅,并经过深思熟虑(脱俗)。绝不能有不合时宜之处。
赤裸原型
“要看的是着装的女人。如果没有女人,就没有服装。”伟大的设计(服装)能展现出产品中最美的一面,但掩盖不了底层本质(女人)的缺乏。基于这些原因,从 “赤裸”的 – 完全功能性的、未经设计装饰的原型来入手会很有价值。让一组人定期使用“赤裸”原型,看看这个原型能否带来附加的价值而且让人觉得是实实在在的。例如,在开发Palm Pilot(Palm PDA第二代)的时候,设计师杰夫·霍金斯把一块木头随身带了一个星期,假装它是已经研发出来的产品。
太多的配饰
“加配饰的时候,记得总是把最后加上去的那一样拿掉。”一个网站或应用程序在拥有了核心功能(服装)后,总是会受到追求附加功能(配饰)的诱惑,这些功能可能是早期用户所要求的。在产品设计师眼里,这些功能都是往往都有必要,因为他们往往急于回应用户的要求,而不是做坏人(比如像乔布斯一样改变娱乐产业的游戏规则)。工程的负责人非常喜欢辅助的功能,因为从项目规划的角度来看,它们有很强的可见性,并且工程师的功劳通常是由代码的数量而非产品功效来衡量。这就是为何“配饰型的功能”悄悄溜进产品里面的原因。Channel提醒我们注意这种情况,她认为无论你是谁,你的品味水平有多高,你很可能会过度的使用配饰(很多她给出这条忠告的客户的品味确实都很高)。因此,考虑一下强硬一点,处理一下那些非核心功能。不要害怕删除那些价值不大而且还会分散产品核心实质的附属品。
用户贡献内容的神话
“创造者少有,不创造的人是多数。因此后者更加强势。”很多社交媒体网站总以为他们有很多用户是重度的贡献者。他们设计的产品因此而主要面向重度贡献者。这是错误的方向,少于0.5%(通常远远小于)的用户是重度贡献者。许多成功的用户贡献内容的网站是建立在少数优质用户的基础上的。 Twitter虽然有很多的重度贡献者,但也有一个庞大的被动用户群,这些用户群使得定期发推的用户数量相形见绌。 2010年4月,Twitter拥有1亿注册用户,但这几乎是每天发推的用户数量的两倍。绝大多数Twitter用户并不经常发推,或根本就在没有注册的情况下阅读内容。这种不均衡比例实际上是有意义的,因为Twitter的核心价值主张之一是传播。因此,它的应用在只是阅读的情况下也应该运行得很好。
高流量站点
“没有什么是丑的,只要它是活的。”记得有一次我同一个产品设计师朋友讨论的时候就Craigslist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些人真的不欣赏其寒酸的外表,并称之为“丑陋”。他们认为它因此错过了一些伟大的机会。但我倾向于认为这是对一个网站(它并不丑)不公平的批评,这个网站一直在线并有很大的流量(它是活着的)。也许用户像看以前报纸上的小广告一样使用Craigslist觉得很舒服,恰恰是因为它看起来像是从前报纸上的小广告,仅此而已。正如Chanel所指出的,“奢侈品必须是令人舒适的,否则它就不是奢侈品。”
via Hugo Liu (Hunch.com的首席科学家,MIT媒体实验室品味研究员)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