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会与雷电亲密接触吗?

标签: 物理 原创 手机 雷电 | 发表时间:2010-09-29 16:23 | 作者:Albert_JIAO Sonic
出处:http://songshuhui.net

上个月,哥伦比亚的一架波音737客机在降落时遭到雷击,断成三截,不过万幸的是,一百多名乘客中只有一人因受惊吓而心脏病发作死亡,其他人并无大碍。在世界各地,每到雨天,雷声隆隆,天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闪电,伴随着的还有少数不幸者的噩梦,据统计,美国每年平均有66人死于雷击,而中国的这个数字达到了三位数。面对雷公的咆哮,媒体常常会给出雷雨天防范雷电的“指南”、“贴士”、“备忘”,其中常见的一条就是:下雨打雷的时候一定不要用手机接听电话,最好关闭手机,为了证明这一点,同时还列出一连串使用手机时被雷电击中的案例。

雷电到底是什么呢?简单的说,打雷时,天空中云层相当于一条河流的上游,地面相当于河流的下游,而云层上的聚集的电荷相当于滔滔洪水,在上游和下游之间有一条几十公里厚的的大坝——空气,云层上的电荷被不导电的厚厚空气阻挡,无法释放到地面,可是随着大坝一端的水位越来越高,云层上聚集的电荷越来越多,到某一时刻,大坝会“决口”,空气会被击穿,产生一条导电通道,短时间内,大量电荷在这条通道中流过,释放巨大的能量,形成雷电。雷电这个杀手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行踪不定,它总是会选择空气中对它阻碍最小的一条“捷径”,导电通道的路径常常令人捉摸不定,不知天空中这棵耀眼大树的树杈伸向了何方。不过大多数时候,它还是会优先光顾地面上高处的尖端物体,这些“出头鸟”会首当其冲,避雷针正是利用了雷电的这个脾气。

那么手机这个小萝莉真的会吸引雷电杀手这个怪叔叔在释放电荷时路过自己吗?手机又称作无线电话,与雷电都有一个电字,人们不由地担心他们两个会“有一腿子”,手机内有各种电子元件,包括可以接受无线电波的天线,它们都是金属导体,雷电叔叔会放过它们吗?

这些电子元件都非常微小,手机内的电路依靠着一块电池来驱动,接收的是微弱的无线电波,然后电路中产生比较小的电流来工作。手机使用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只有雷电电场强度的几十万分之一,在雷电面前,手机至多相当于大象面前的一只蚂蚁,不会改变雷电的主意。此外,手中握着的几厘米长的手机也不会让使用者的高度增高、像避雷针吸引雷而增加雷击的风险。

有的说法认为手机还会去主动“勾引”雷电,因为手机使用的电磁波会让空气发生电离,增加空气的导电性,吸引雷电选择路过自己周围的空气。这也并不会发生,理由除了刚才提到的手机的无线电波能量太低外,手机本身使用的电磁波波段也不具备影响空气导电性的能力。一般来说,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电离作用就越强。频率很高的宇宙射线对空气有很强的电离作用,太阳紫外线也可以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而比紫外线频率略低的可见光就做不到这一点了,否则,就会有“手电筒引雷”的新闻了。手机无线电波的频率更低。在电离空气方面,它只是个打酱油的。

要证明使用手机与被雷电击中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除了探寻背后的物理原理外,还可以让数字来说话,充足的统计数据也能令人信服。如果希望全面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应该考虑一下四个绕口令一样的数字
1、有多少人打雷时使用手机,被雷电击中
2、有多少人打雷时没有使用手机,却被雷电击中
3、有多少人打雷时使用手机,却没有被雷电击中
4、有多少人打雷时没有使用手机,也没被雷电击中

很多人相信“手机引雷”的往往只会注意第一个数字,而忽视了后三个数字。单纯的几个受害者在使用手机时被雷电击中的例子,无论描述的多么绘声绘色、多么精彩,都不能充分证明使用手机和被雷电击中两者之间是有一条绳子连接着的。与其说这些少数的事例能说明手机可以引雷,不如说这些事例更加印证现代手机使用的普及。

报纸的读者也往往更喜欢、更关注“有料”的新闻,对于使用手机被雷劈死的“奇闻巧事”兴趣盎然,对于专业人士枯燥的科学道理提不起兴致。在几年前,英国的一家医学杂志上三位医生报道了三例在使用手机时被雷击的病人的案例,并猜测手机会引雷,各报刊对此广为转载,可是之后在这同一份医学杂志上,一位物理学博士和一位通讯工程师分别来信对三位医生的看法做出了更科学的解释,但是这两份解释却没有赢得多少关注。

在美国,面对媒体关于“手机与雷电亲密接触”的不断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专家于2006年曾公开表示:手机和小金属物体都不会吸引雷电,人们在打手机时被雷电击中只是因为他们在错误的时间站在了错误的地点。

不过,对于手机的兄弟——有线电话,在打雷时接听相比于正常状况下的确会增加被雷击的风险,关于有线电话造成的雷击事故在各个国家都是有案可查的。原因是电话线将室外与室内连接到一起,室外的物体相比与室内更容易被击中,如果电信设备或者周围的物体被雷电击中,会由电话线引火烧身到电话通话者。在2005年,北京延庆的一位村民在屋子里通电话时,突然发生一声巨响,这位村民惨叫一声后就倒在了地上,家中的电灯同时熄灭,后来亲友们把他送到医院,不治身亡,事后经鉴定为雷击死亡。

这样说来,在雷电天气,不使用固定电话而使用手机通话反而是一个绝佳的安全选择。

本文删节版已发表在 新京报 新知周刊

文字编辑:拇姬

本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复制
收藏、分享这篇文章: 豆瓣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QQ空间 qq书签 人民微博 GOOGLE书签 MySpace 百度搜藏 鲜果       更多...

相关 [手机 雷电 亲密] 推荐:

手机会与雷电亲密接触吗?

- Sonic - 科学松鼠会
上个月,哥伦比亚的一架波音737客机在降落时遭到雷击,断成三截,不过万幸的是,一百多名乘客中只有一人因受惊吓而心脏病发作死亡,其他人并无大碍. 在世界各地,每到雨天,雷声隆隆,天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闪电,伴随着的还有少数不幸者的噩梦,据统计,美国每年平均有66人死于雷击,而中国的这个数字达到了三位数.

亲密,让衣服变得更透明

- Eastar Lee - 果壳网 guokr.com - 果壳网
作者:茶多-MO 很多男人都认为,朦胧之美才最诱人,穿着男朋友的大号衬衫满屋子跑简直是无法抵抗的诱惑. 随着时尚和科技更加亲密的融合,科学家和设计师们也觉得,似乎该携手为这种原始诱惑做些什么了. 这件衣服叫做亲密2.0(Intimacy 2.0),由Roosegaarde工作室开发,设计师艾纽克(Anouk Wipprecht)联合V2实验室(V2_labs)设计制作.

和Lambdas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 外刊IT评论
Lambda工程是即将到来的Java8的一大主题,可能也是程序员们最期待已久的东西. 随着Java lambdas的到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东西被附带的加进了Java语言——defender(守卫者)方法. 在这篇文章里,我的目的是要看看面纱后的东西——看看在运行时环境里lambdas是表现的,在方法的调度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字节码指令.

雷电接口(Thunderbolt)问答

- Richard - Apple4.us
这次的 MacBook Pro 更新带来了一种新的接口 Thunderbolt(雷电),不但速度比火线 800 和 eSATA 都快得多,更可同时担当数据、视频、音频传输之重任. 这里是 Dan Frakes 和 Dan Moren 为 Macworld.com 写的雷电基础指南,译出供大家参考. 雷电(旧称「光峰」Light Peak)是 Intel 与苹果合作研发的一种新的外设接口技术,它能把数据、视频、音频和电力的传输集合到一个单独的接口上.

和一个人越亲密,会越多看到他的疲惫

- snip.wu - 励志人生(LzTopic)
很多放弃爱情的,对婚姻失望的,甚至离婚的,都是因为要求爱情一直亢奋,不接受它的常态. 你和一个人越亲密,会越多看到他的疲惫. 你爱上一个人,因为她脱俗的气质,因为他运筹帷幄的魄力. 我们常常像崇拜明星一样,钟情于一个人. 那时候觉得Ta很有力量,似乎能拯救你,能带你进入想要的生活. 这种最初的崇拜,却往往会把我们带进阴沟.

新读图时代:从交际方式看关系亲密度

- Jingzhi - 东西

网络隐私:一种亲密的幻觉

- 猫 - 果壳网 guokr.com - 果壳网
(文/Kevin Gold)今年7月,LinkedIn(一家面向商业客户的社交网站——编注)的共同创办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做演讲时,手腕上戴着一个奇怪的装置. 这是由该实验室的情感计算组(Affective Computing Group)开发的“Q传感器”(Q-sensor),演讲时它通过不断闪烁来展现霍夫曼的整体压力水平.

陈怀临与任总正非的亲密接触!

- i :) - 弯曲评论
最牛的是:在判断出是任总的时候,他已经上车了. 如果一犹豫,很有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不排除是一生.

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 - 知乎

- -
男朋友对我态度冷淡,应该怎么办. 发现许多朋友对其中的亲密关系测验很感兴趣,而且测完之后发觉自己属于非安全型依恋,来具体询问怎么办,所以特别整理了早先所学,尽量通俗易懂地从依恋的概念、儿童的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依恋类型三个方面来说明我们如今的依恋类型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的,最后,稍加探讨如何转变依恋类型.

假性亲密,正在侵蚀这一代年轻人的婚姻

- - 改变从这里开始 - 壹心理
注:来访者故事已授权,隐私部分已做文学化处理. 村上春树说:“人生下来就是残缺的. 大多数的我们,都带着这份残缺进入亲密关系. 可又正因彼此的残缺,让本应幸福的亲密关系千疮百孔. “一直以来都是我在迁就他,容忍他,他却觉得理所当然. “我很想得到他的关心和照顾,可他总是看不到我的需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心成了例行公事,就像陌生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