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关注RSS和微博
在Google Buzz没出现之前,我是Google Reader的重度使用者,从大二到毕业,不知在GR上花费了多少时间,阅读器让我跟上了互联网发展的脚步,但当真正工作后,我发现RSS带给我更多的是负担,而对RSS的畏惧在新浪微博和Buzz出现后尤为严重。
在一边发现优秀RSS源一边又不断退订的严格控制下,订阅种子数一直保存在300左右,加上Share的条目,每天都必须去看一下,如果出差一回,回来肯定是1000+的。
我隐约感觉这样子下去是不行的,于是从5月开始,我就没再打开Google Reader了。近两周下来没感到少了什么,反而感觉时间多了很多,也轻松了很多。
基于以下理由,我现在郑重考虑弱化Google Reader:
1、如我的一条Buzz所说的:
“这几天戒了微博,再不用手机看微博上的“名人分组”了。RSS?因为微博,我差不多也把RSS戒了,早就1000+了。看微博,不如看博客,而看博客,又远不如看些经典书有意义,现在微博只用来记录灵感和感受。倒也不是很刻意去戒的,只是因为思维上的另外一个强迫症状而转移了RSS和微博强迫症。”
我所指的“另外一个强迫症状”其实也是让我戒掉RSS和微博的原因——我不得不多拿些时间来思考,而不是把时间用去阅读。有的人觉得微博在手机上的流行能让人们的阅读时间变长——马桶上碎片化的小段时间都能拿来阅读,所以认为微博能让全民素质提高,我不否认微博有引领全民阅读的趋势,但有多少人能在马桶上因为看微博而大彻大悟,而受益匪浅呢?马桶上看的微博恐怕多是花边新闻吧,那为何不把这小段时间用来思考呢?
2、以前我常想,现在90后的小孩都沉迷于电脑,可能对运动的兴趣就少了很多,比如篮球,那么他们长大后打球的就比我们这一代少很多。
而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沉迷于新闻、rss、微博等这类碎片化的信息和快餐式的阅读,那么我们这一代,读书的就比70后少了很多,在文化修养上面,可能会是发展的短板。而且这种积累是很难弥补的,唯有靠现在不再关注碎片化的新闻,多读些经典书籍来迎头赶上。
如同一个在校学生,不懂得打球这项这么有意思的运动,我会为他感到遗憾——我隐隐觉得70后在跟80后交流时也许会有某种文化层次上的优越感。
3、表达可以碎片化,阅读最好系统化。
表达:写文章是“表达”,因为写一篇文章,通篇下来要考虑读者的思维节奏,不能随心所欲,思维跳跃地太厉害——要把自己的逻辑清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非常累的,完整写一篇博文的成本太高。而twitter、Buzz之类碎片化的表达可以提高产量,也方便喜欢快餐式阅读的读者。所以我仍会继续发微博和Buzz。
当然,我也曾说过,微博之类的,其实对名人才更有意义,对普通人,不如完完整整的写篇博客有意义,而博客,又不如厚积薄发,出本书有意义。但多数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都没那么多精力去写本书,所以只能发发微博。
阅读:相对于表达,阅读就轻松多了,在目前阶段(还在积累阶段),个人提升的最好方式还是阅读有完整逻辑体系的书。所以Google Reader这种纯粹“阅读器”的工具我就会少用了。
综上,三个原因让我决定弱化微博和阅读器:思考>阅读;经典>快餐;体系>碎片。
当然肯定不是完全不用GR了,有很多优秀的源,比如谢文、洪波、善用佳软、喜马拉雅熊、刘未鹏、程苓峰等各行各业的作者,这些博主的文章更新频率低,水平不亚于一些书籍。我仍会保留这些种子,过上一周打开看看。
杯具的是,我在义愤填膺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查看总订阅数打开了GR,又陷进去一个多小时。现在还是1000+ ,看来改变习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相关文章
- 2010-06-02 -- Buzz的创新 (0)
- 2010-03-01 -- blog同步到buzz (3)
- 2010-02-28 -- 出版革命!全民Publish的时代即将到来,创业机会即在于此! (2)
- 2009-09-08 -- Posterous终于还是被封了 (11)
- 2009-08-31 -- Wordpress的RSS订阅优化 (1)
- 2008-11-24 -- google reader终于出了个note in reader功能了! (6)
- 2008-10-07 -- 解决feedsky烧录地址603错误、feedsky不更新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