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移动应用“敏捷迭代”遇到“用户不升级”

标签: 移动应用 迭代 用户 | 发表时间:2011-07-22 21:04 | 作者:jary 瑾
出处:http://ucdchina.com/rss/category?id=2

某个深夜在Google+参与一个话题的讨论,事后觉得这个话题有价值,就继续做思考整理。顺便把stream里的内容转贴在文末留以备份,方便沉淀,也可以让大家继续参与交流讨论。

APP升级习惯调查 是这个话题讨论的源头,这篇日志是从移动应用快速迭代升级与用户忽视或者不升级应用之间带来的冲突,引发的一连串的思考和分析。

根据这个话题,我也做了一些延伸的思考。

在移动应用的研发中,应用快速迭代(敏捷模式)和用户不升级应用真的是矛盾对立的么?用户不升级会导致产品失败么?快速迭代是不是不适合移动应用的开发呢?就如文中所说:“你后面越做越强有屁用啊,人家都不升级。第一印象决定了产品命运。”

真是这样么?

其实后来仔细想后,反倒释然,这又是一个骑马乘舟的结论,一开始的主体给忽视了,产品后面越做越强?

无论是什么产品,最本质的是解决用户的需求,移动应用只是一种在移动终端提供需求解决方案的新形态。那么本质就在于这个应用满足什么需求,以及针对这个需求予以解决的方式,最终面对用户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用户对其的认知、接受、使用、信任、爱戴、心仪。

我们先从快速迭代说起,快速迭代并不意味着产品放弃应有的品质,靠慢慢升级来补足,就是说,哪怕是1.0版本的应用,它应该具备的是解决这个需求的完整模型,注意,是完整,不是完美。如果一个产品、应用一开始没让用户了解其带来的价值,一开始就失败了。

快速迭代和发布只是研发的一种理念和思维,强调快速应变,以及持续改进产品质量,这点应该在以BS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我想也正是服务端这种应用的迭代模式,快速迭代可以把服务质量始终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现在移动终端应用却是客户端模式,依赖升级,才有笔者的那番思考吧。

某种意义上,一个应用的初始版本就表征了这个应用的价值定位,如果这点些在发布之初都没做好,失败得其所,没啥好说的。

当然用户为什么还保留这个应用在终端,原因各式各样,移动终端的用户行为确实是个有意思的研究课题。

至于这个产品的发展和前途,最本质的还是在于产品自身,和用户升级与否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产品成败,和敏捷迭代无关,于用户不升级无关。

有个经典的例子是IE6浏览器。

当然,Android、Iphone的应用开发者去做一些降低用户升级软件成本、或者引导的努力是值得的,比如升级提醒等。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用户觉得这个应用有价值,愿意留在自己的终端,并使用,这已经算是第一步的成功了(不包括那种暂时不碍眼,懒得删的)

至少表明你这个应用cover的需求满足用户某种需要,至于是不是每天升级,是不是即时升级,这不是关键,我觉得半年升级一次的用户,很多都是appstore升级模式,以及多次升级的体验和经历,教育出来的,用Iphone的朋友应该很了解,大部分应用的升级都是一些小功能的变动,bugfix,并且频繁发布版本。这种体验认知一旦建立,用户半年升级一次显然是合理而明智的。这种升级的现状,确实是用户升级所付出的成本远高于收益,一次次可以,多次用户就受不了,尤其是装了很多应用的用户,虽然这些应用都同时留驻在用户的终端,但用户对于应用的价值和依赖程度也分三五九等的。所以这种升级行为,笔者描述的情况,人各有异,但大体不可能太勤奋,实在太正常了。就如你让某人某天即兴唱一次红歌还可以,让他天天唱只能当治病了。

有些时候,是我们产品人的习惯,已经脱离平常用户行为,不正常甚至有点病态了。

所以多数招聘的情景下,对于产品控和Geek,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即爱之又忧之,对一个东西钻得很深,特别有激情,但是特别容易钻牛角尖,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反而体会不到普通用户的疾苦和痛楚。

好了,有点偏题了,所以,做移动终端应用的同学,不要把产品的问题归结为用户的问题,产品的核心体验,不应依赖升级去解决,不要指望用户等3秒、等下个版本才能得到想要的(这个想要就是需求,不是用户的某个功能要求,用户很多时候对自己的需求是含糊不清的,甚至是错误的)。

敏捷所提倡的持续优化产品质量,当用户的基础需要满足后,获得用户的青睐,接受之后,迭代升级是产品如何让用户更喜欢,更依赖,逐步加深对产品积极体验的有效方式。

还是那句话,真是好东西,人人抢着要,真是重要的电话,错过一次还会再打过来。

最后,不影响用户的核心需求满足的前提下,用户是宽容的,或是残忍的。前者会继续使用这个不完美但解决问题的产品,后者可能直接卸载删除并大骂离开。越是大众产品,被骂得越多越惨,可以参考BIT。这种局面每个产品都实际的面临着。因为每个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都是非常不同的。

下面是话题讨论的部分摘录:由于是基于流的open即兴讨论,只是选摘和话题关系紧密的……….

Junyu Wang -    Public

这个问题看得有点浅. 问题本质, 用户在 make decision 的时候会平衡 ROI 就是了. 得到的是升级带来的好处, 付出的是升级的操作成本. 想让用户升级, 要么增加好处, 要么降低成本.
从经验来看, 降低成本比较容易促使用户升级. 例如 Chrome, 例如豌豆荚 (还不够低).
Android 电子市场允许自动升级后, 感觉就非常爽, 手机里面的应用始终是最新的, 也不需要你花时间维护. iOS 就非常难过.

jary xie - 这个话题蛮有意思,升级最本质的还是取决于用户收益,门槛高低对结果有影响,但不关键,这就是appstore升级体验不佳,用户乐此不疲升级的原因,关键取决于收益的刺激强度,当然不排除很多小白用户不了解iphone还可以升级这回事。不过,对于应用开发者,提高自己产品的价值是最核心的,在产品价值恒定的前提下,降低升级门槛会促进升级。

Huiwen Ji - 降低成本只是敲门砖,后面要让开了门的人感知到明显的好处跟进作为positive reinforcement,这样下次用户的ROI expectancy才会提升。

Junyu Wang - 如果成本为0, 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android自动升级是批量转嫁成本,引导用户开启这个功能一样也是要有成本的,但由于是批量的,回报也比较高。如果默默的自动开启,出了问题,将来会产生抵触。

jary xie -即便门槛为0,我也会选择升级有收益期待的,不会升级本身价值平庸的应用,并可能随时准备删掉,升级是花费流量和时间成本的,举个例子,假若面前摆着chrome和世界之窗浏览器,前者有门槛我也会升级,后者无论如何都无所谓。这与用户的价值预期有关。手机上的应用很多处于后者的位置,当然,如果是后者,升级门槛还高,那就完蛋了。自动批量升级有利有弊,appstore重点培养的是应用的质量,升级是这个生态中的环节,需要具体权衡了。

劉牛牛 - 如果电子市场自动升级默认选择wifi下升级就可以了。或者点一下全部升级也算是成本非常低。对于很多用户平说,会认为新版起码不比旧版差,360不就培养了很多升级控吗。

jary xie - 其实目标围绕升级讨论容易偏离目标,作为应用开发者,用户持续需要才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劉牛牛 - 如果开了自动升级,很可能会出现升级以软件出现问,但自动升级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问。1.0稳定1.1出问题,那赶快出1.2修复问题。

Arsalan Ma - 当软件弹出窗口说,嘿,我们已经准备好了X.X.XXX的升级,你点一下有如下更新哦,亲。
如果是Google家或者有类似背景、血缘的软件,我就点下去;
如果是迅雷、暴风、360或者类似背景的软件,我就卸载它;
豌豆荚是个特例,因为最近的几次更新没有带来任何操作上的改进,他的资源库越来越臃肿,找东西也越来越难了,而且在新的XT882/870手机连接时,总会自动关闭。

周零零七 - 在对豌豆荚的好感方面,一群Googles有很大影响,信任Googlers,信任豌豆荚。

Eric Levison - 但是用豌豆夹, 一大堆应用升级后, 一般用户不会每个应用都打开看看升级了啥吧.

Cong Li - 我会建议软件开发者在用户首次运行经过自动升级后的软件界面作出提示,扼要交代这次升级增加了哪些主要功能或修复了哪些 BUG,就像 Google Maps 升级后运行那样。

Liu Bobby - roi。。说句老实话我从来不知道有些升级是做什么用的。“这个升级解决了XX安全漏洞”——除了pro以外谁知道是啥意思?反正升级不升级只不过是看省事不省事而已。我觉得最差的例子就是acrobat reader,这玩意每次打开的时候检查是否有更新,但是更新的时候要把acrobat reader关掉。但打开reader的时候一般都是有文要读的时候,so。

源地址:http://jary.findesign.cn/?p=5452

相关 [移动应用 迭代 用户] 推荐:

当移动应用“敏捷迭代”遇到“用户不升级”

- 瑾 - 设计思想 - UCD大社区
某个深夜在Google+参与一个话题的讨论,事后觉得这个话题有价值,就继续做思考整理. 顺便把stream里的内容转贴在文末留以备份,方便沉淀,也可以让大家继续参与交流讨论. APP升级习惯调查 是这个话题讨论的源头,这篇日志是从移动应用快速迭代升级与用户忽视或者不升级应用之间带来的冲突,引发的一连串的思考和分析.

【信息图】用户是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

- Helo Wei - 36氪
同样的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在不同的用户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用法和使用习惯. 在开发过程中,移动应用开发者就很有必要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等因素去修改应用功能的某些设计. 从更细微的角度上来说,应用的功能设计还要考虑到应用使用地点,操作系统特殊性等情况. 最近,移动应用开发公司[x]cube实验室根据来自Google和市场咨询公司尼尔森的两份研究报告的数据整理出了下面的信息图,帮助开发者分析”用户是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

用更有效的方法推广面向企业用户的移动应用

- - 36氪 | 关注互联网创业
编者按 :本文作者 Joe Floyd是 Emergence Capital Partners公司的风险投资人. 远离着普通用户浮躁的目光,在应用商店的深处,面向企业的移动应用正在争夺着企业用户. 因为受限于目标客户的范围,开发商不能简单的将普通应用的推广手段用在面向企业的应用上. 更重要的是,面向企业的应用要怎么才能更有效率的提高自己的用户数.

做有效的设计:移动应用中如何实时指导用户

- - PingWest
Mobile First的作者,著名的用户体验专家Luke Wroblewski是一个十分乐于分享的人,尤其是在自己开发了投票应用 Polar之后,他就经常分享自己在产品改进上的经验,最近,LukeW在自己博客的一些文章中又讲到了自己在Polar上的一些改进,探讨了在用户引导和功能位置设置上的思考.

移动应用趋势报告:游戏是iOS用户的最爱 Android用户更关注工具类软件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近日 Chomp公司在一份2011年度应用搜索数据分析报告中,提供了移动应用的一些发展趋势. 该报告根据 Chomp公司每月的百万次应用搜索,总结了2011年移动应用在价格、类别、市场份额和应用排行等各方面的数据和趋势. 首先,从报告中可以看出,Android应用下载量最高的并非游戏类应用,而是娱乐类应用.

做好用户留存,实现产品优化、迭代

-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对于一个新产品而言,短时期内的大幅度获客可能不是一件难事. 但是,就长期而言,想要将这一大批的用户牢牢地锁在自己的领地里,却是一件难事. 用户留存率无疑是判定一个产品发展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用户留存,再以用户使用数据反哺于产品的优化、迭代更新呢. 1月15日,多闪、马桶MT和聊天宝同时亮相,引发了“ 围剿微信”的热议,但个推大数据发布的一份数据报告显示:一个半月过去了,这三款应用的成绩都有些不理想.

“发现身边优惠”的移动应用“爱折客”用户数达到100万,一些数据分享

- hi3w - 36氪
在今年7月底的36氪开放日上海站,爱折客创始人范鼎参加我们的活动并做了产品展示(报道链接),当时他们的注册用户是10万人,现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爱折客告诉我们,他们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100万,每天活跃用户超过20000个. 爱折客是一个支持iPhone和Android的移动应用,用户可以通过爱折客应用可以查看周围有哪些打折信息,用户可以添加自己感兴趣的商家,商家发布优惠后用户可以收到推送通知.

中国移动应用商店用户接近1.5亿,月均下载量达3000万次

- - 36氪
根据咨询机构迈博咨询发表的 文章,中国移动的移动应用商场(Mobile Market,MM)注册用户数已经接近1.5亿. 尽管移动应用商场已拥有1.49亿用户,但是其在2011年11月的增长有所放缓,不过其新增用户还是达到了1000万. 移动应用商场目前有10.2万款游戏机应用在售,迄今为止下载量已达4.9亿次.

移动应用排行榜

- - 曉生語錄
根据2011年中国ios应用下载排行榜整理出的表格,并分为四类:. 第一类.PC端的附属产品,指的是在发布移动应用在PC端已经有成熟的产品,移动应用是为了覆盖用户的零碎的使用时间,产品架构是提炼了PC端的主要功能. 第二类.同样的PC端的附属产品,但是移动应用利用了移动设备自身特性,并可能成为增加用户量的主力产品.

移动应用表单设计秘籍

- - 落花流水——elya妞╰_╯
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关于移动应用表单设计的,可惜最近项目很忙,忙到没有时间打理博客. 最近体验产品的时候,经常看到错误的的表单设计,要么信息混乱,要么步骤繁复、要么语言程序化,要么视觉焦点跳跃,要么校验顺序混乱,要么反馈不及时,如此种种的问题,让我很想认真的总结一下,思考一下,为移动应用的表单设计,提供一些个人力所能及的建议,希望更多地设计师能认真思考移动应用表单的特殊性,能最大限度的提升表单设计的体验,提升效率,提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