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型用户

标签: 排泄 用户 | 发表时间:2011-03-27 12:30 | 作者:纯银 Keen
出处:http://firecacada.blog.163.com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观察某类行为,最近取了个名字叫“排泄型互动”。

排泄分三级。最重的一级当然是辱骂与下流的留言;次一级是理直气壮的弱智言论,比如抵制家乐福(昨天还看到有人说要抵制南京的法国梧桐树,因为看法国不顺眼,只爱护中国植物);最轻的一级则是长年累月发表毫无信息价值的口水评论,如“毒,德味!”“冬天里把爱洒向人间,洒向朋友的空间!”“我要真诚祝福您平安快乐,常来我的博客,多提宝贵意见。”

这三级排泄,恰好可以用大便、小便、随地吐痰来类比。它与个人素质有关,与沟通习惯有关,与互动氛围也有关系。一部分人极易发生排泄行为,在互联网上的总人数颇不少,我索性称之为排泄型用户。

坦率地讲,我对于排泄型用户一直抱着歧视性的态度。有人跟我说,你不要以为自己层次高,就歧视人家层次低的,人家跟同类型用户不也玩得挺开心的吗?你眼中的低级内容自然有它的受众,低端人群也有他们的圈子,何必搞一元价值观。

对这个问题,我早在2001年,自己还做编辑的时候就回答过,那时我认为游戏刊物的内容太幼稚,太肤浅,像是中学生过家家。有人质疑我说,你的主要读者群不就是学生吗,为什么不能投其所好。我粗俗地比喻道:狗吃屎,但它也吃肉。而且狗觉得肉更好吃一点。

这句话对于读者当然是大不敬,但其实只是个措辞问题。我坚持按照自己的品位去做内容,结果,不谦虚地讲,那两年我作为游戏媒体名编,红得发紫。

内容社区有这么一个特性:(大众化的)高端内容会吸引几乎所有用户,中端内容会吸引中低端用户,低端内容只能吸引低端用户。社区生产内容的质量越高,其传播性与辐射力越强,受众越广泛。但你怎么能得到高质量的内容呢?答案讲出来很简单,就是让高端用户浮在显性内容区域的顶端;让中端用户充满其他的显性内容区域,由他们给高端用户提供有质量的互动;最后让低端用户沉到信息金字塔的底部去。

有人问我,就算你能管理好内容展示,又怎么能压制住排泄型互动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曾经吃过大亏,最后得出的教训用四个字就能讲清楚:“破窗效应”。必须在推广社区之初,优先引入中高端的用户,强硬地压制低端用户,建立让排泄型用户看上去气味不投的社区文化。基于良好互动氛围的气场越坚固,对于排泄行为的反暗示也就越强烈。因此国内最好的社区全是用了五年以上时间,缓慢扩张出去的独立产品。

大平台由于无法实现精准推广,也缺乏靠口碑缓慢扩张的耐心,用力一推,就带回来一大批低端用户,拼命排泄,搞得优质用户根本待不下去。故而大平台做社区,尤其做垂直社区的成功案例基本上是零。只能临渊羡鱼。

即便同为大平台,根据我长期以来的取样分析,163用户的排泄行为看上去比新浪要多很多。我猜,这受到了新闻频道价值取向的影响。新浪的新闻推送态度一直比较主流,而163五六年来偏重于“民生”话题,同时也刺激了网易跟帖的成功。跟帖的低门槛与强参与性为排泄型用户提供了舞台,虽然盖楼机制有效地突出优质内容,放大了网易跟帖的名声,但满目皆是的排泄行为也带来破窗效应。除了网易跟帖之外,国内几乎没有一个公共场所是如此受人瞩目,又允许如此肆意排泄。别的内容产品这么做必死无疑,但民生类新闻的特殊情景,以及被盖楼顶起来的妙语跟帖,反而令网易跟帖长居于聚光灯之下。

毫无疑问,嘈杂热闹的环境对排泄型用户是极大的鼓励,大量排泄行为又压制了中高端用户的活性,不参与跟帖,不屑与之对话。这对于网易跟帖来说并没什么坏处——新闻留言中的情绪化反而增加了看点,但多年积累下来,造成站内中高端用户相对不活跃,而排泄型用户相对极活跃,并且把互动习惯带到了博客、论坛、微博等其他产品里去,蝗虫过处寸草不生。

我曾经推测说,假定,假定163先于新浪重推微博,也拉到了足量的名人助阵,恐怕还是会落后的。较高比例的排泄行为就算骂不跑名人,也会使他们降低活性,把这里变成与博客类似的纯发布平台,丧失了互动魅力。在我的取样观察范围内,新浪微博的用户群更接近一个完整比例的微缩社会,网易与腾讯则表现出特定倾向的互动气质。这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新浪微博会占尽先机。

因此,在基本的渗透率、活跃度、互动数之外,我们这些做产品的人,还可以稍微留意一下“排泄率”这个隐藏指标。一个排泄率过高的互动产品,除了“民生类新闻跟帖”的特殊案例外,一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摧毁优质用户的社群认同感。如果提前预知到这点,就会对产品的推广人群与推广节奏更加谨慎,并非人流汹涌便能够坐享其成。

相关 [排泄 用户] 推荐:

排泄型用户

- Keen - 坏脾气的小肥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观察某类行为,最近取了个名字叫“排泄型互动”. 最重的一级当然是辱骂与下流的留言;次一级是理直气壮的弱智言论,比如抵制家乐福(昨天还看到有人说要抵制南京的法国梧桐树,因为看法国不顺眼,只爱护中国植物);最轻的一级则是长年累月发表毫无信息价值的口水评论,如“毒,德味. ”“冬天里把爱洒向人间,洒向朋友的空间.

熊猫排泄物是廉价生物燃料的关键

- Alex - Solidot
美国化学学会上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因可爱外表而受人喜爱的大熊猫能帮助发展清洁的生物燃料. 大熊猫喜好咀嚼竹子,它们的排泄物富含能分解植物的酶,有助于生产生物燃料. 科学家分析了孟菲斯动物园大熊猫的排泄物,研究显示,大熊猫具有独特的能力将植物物质中的木质纤维素转化为能量. 大熊猫的肠道细菌能将95%植物的生物质转变为单糖.

用户及用户特征

- Nick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要创建1个可以与用户有效交流的网站,必须考虑到与你交流的用户. 理解用户的需求对我们决定网站内容、信息量、用户以及内容结构至关重要. 用户不是被动的接受网站提供的信息,所有人都会不断的地根据自身经验和猜测来理解. 自己在屏幕上看到的内容,即使我们认同是相同语言,但是每个人的理解含义不会完全相同. 我们都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所看到的内容,(如果你不住再伦敦,就不知道Oyster卡,Oyster卡是乘坐公交交通时用的旅游储值卡).

用户体验

- tal-rasha - 博客园-首页原创精华区
    用户体验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周末参加了两天的PMP培训,听课期间注意到老师的一个细节,在讲选择题的时候,选项A、C读音正常,而“B”老师读为Boy,“D”老师读为Dog.     刚听到的时候大家莞尔一笑,以为这是个善意的玩笑.     很快,我想明白了,B和D的发音类似,容易混淆;Boy和Dog是简单的单词,发音能够明确区分,也没有类似Bog和Doy的读音混淆.

用户研究

- - 技术改变世界 创新驱动中国 - 《程序员》官网
介绍自己的设计流程时,设计师通常都说它是“以人为中心”或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笼统地讲,这表示设计师经常要考虑所设计产品的潜在用户,尽力为这些人创造出最好的产品.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不好回答. 好的设计通常都是从用户研究着手的. 我们如何才能发现人们想要实现的目标. 虽然这样做有时会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但一定要小心地评估人们给出的答案.

Chrome用户比IE用户更聪明?

- - 创意科技 - 果壳网
Calcudoku 根据2010年至2011年间该网站的数独解谜数据,对使用不同浏览器的用户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在推解该网站的数独题时,Chrome用户的表现要好于其他浏览器用户. 从Calcudoku发布的分析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下图),无论是解4×4、5×5还是6×6的数独,Chrome用户的解题速度都是最快的,火狐和IE用户分列2、3位.

hotswap 用户手册

- 小丑鱼 - 淘宝JAVA中间件团队博客
关于hotswap(该补丁的网址http://ssw.jku.at/dcevm/). Hotswap  是一个允许在运行状态下无限制的修改加载类文件的Java虚拟机补丁. 当前java虚拟机的动态加载机制只允许修改类的方法体,而打了hotswap补丁以后,可以增加,删除类属性,方法,甚至可以改变一个类的父类.

Facebook:Google+没有用户

- Nanqi - 36氪
6月份 Google 推出带视频群聊的社交网络 Google+ 之后,Facebook 马上联合 Skype 推出基于网页版的一对一视频聊天服务,上周 Google 宣布推出 Google+ 上的社交游戏平台,并首先上线了《愤怒的小鸟》、Zynga 的《德州扑克》等游戏之后,Facebook 马上回应对游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版,包括游戏分辨率更高,侧边栏 News Feed 等.

用户是上帝

- Jeff - DBA Notes
因为今天在微博上抱怨支付宝在Mac下控件的问题,又想起了「用户是上帝」这句话. 恐怕每个人都听过这句话,也有很多人、很多公司将这句话写入公司章程,写在墙上,甚至挂在嘴边,但是很少有人真的把这句话放在心里. 静下心来仔细想一下,发现自己过去可能没有明白「用户是上帝」这说法到底有什么含义. 用户是上帝,不是说对于上帝的所有需求或是要求,你都去满足,那样你无形中在心里将上帝当作了魔鬼,切记不要轻易出卖自己产品的灵魂,不要动不动被用户所驱使.

DUBBO用户指南

- - 开源软件 - ITeye博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常规的垂直应用架构已无法应对,分布式服务架构以及流动计算架构势在必行,亟需一个治理系统确保架构有条不紊的演进. 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 此时,用于简化增删改查工作量的 数据访问框架(ORM) 是关键. 当访问量逐渐增大,单一应用增加机器带来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将应用拆成互不相干的几个应用,以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