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孤僻还是天资过人?

标签: | 发表时间:2011-08-25 14:46 | 作者:Californiablues 岩飞松
出处:http://www.yeeyan.org

原作者:
来源Autistic or just brilliant?
译者Californiablues

Plenty of opinion piec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on the autistic spectrum condition known as Asperger's syndrome.

近年来,对于孤独症症状,也就是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观点层出不穷。

有意思的是,这十年来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案例越来越多,成人儿童皆在其列。这就产生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阿斯伯格症和禀赋过人这两个概念可否相提并论。

任何心理、情绪或社会状况的诊断是基于个体的行为以及他们对自身思维和感觉的阐述。然而在不同的状况下,却产生了同样的行为、思维和感觉,这样我们便很难断定这些表现的起因。

疏忽任何一个重要条件都可能导致诊断的不完整。在诊断对社交活动表示忧虑的儿童和成人案例中,被忽略的一种解释就是他们禀赋过人

 
这通常是因为医学界和教育界始终不能参透其中的奥妙-天资过人同时劣迹斑斑。

 
几个世纪以来,作家和研究人员观察并记录了这些天资过人的群体,尤其是在认知领域的高能者,是如何异步发展为情感、社交或心理领域的低能者。

 
在阿斯伯格医生鉴定社交困难相关行为之前,早有许多天才抱怨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他们与这个平凡的世界格格不入。

 
他们发现要与脾性迥异的个体相处很难,或者以一种平常的方式分享新的、稍微复杂点的、有点挑战的想法是件相当棘手的事。这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流异常尴尬。

 
富有天赋的儿童常常表现出阿斯伯格症的典型症状。他们语言技能突出,记忆超群,对某些领域有深厚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也使得他们容易陷入幻想,和周遭的世界格格不入。另一部分人情况相反,他们想法直接,讲究逻辑,以致无法理解想象力这一概念和伪饰的东西。

 
许多天才儿童有多动症倾向。坐立不安的状态有助于他们的头脑处于工作状态,也便于他们理清思绪。另一部分则以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同一目的,要么哼唱,要么自个儿嘀咕。

 
他们沉浸在最能获得满足的活动中不可自拔。如果其他孩子也有同样的喜好,他们便能凑在一起玩。但事实上他们几乎找不到同伴。

 
天才儿童往往喜欢滔滔不绝地讲诉自己的兴趣想法,完全没意识到对方正云里雾里。这是对话吗?似乎更像是讲课。每当他们的需求于别人的需求预期相抵触时,这些天才往往不知所措。他们很在乎时间,小心保护它,以免浪费在不相关的人和事上。


他们常常陷入深思,沉浸于一本书或是一件事,以致陷入无人之境。

 
随着社会属性的发展,这些天才儿童慢慢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处境。

 
同类难寻,倍感孤立。这些儿童无法适应学校和家庭生活。

 
在上世纪90年代,这种难以管教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许多富有天赋的儿童接受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副作用。

 
这一诊断并不可信。它忽略了一点:智力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对于自我认知和定位的影响。

 
那些后来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成人,书写自己的经历,似乎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症状描述。当写到儿童时期时,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个准天才:自我意识突出、对社会情境不解、偏离同伴的兴趣和话语。我担心的是在确诊儿童阿斯伯格综合症时,我们忽视了天赋可能会影响社交活动。两种情况要区分不同的矫正方法。

有一个方法可以确认该儿童的社交困难是否由超前的智力发展引起,那就是他们与其他天才儿童相处是是否如鱼得水。

造成社交困难的原因往往是他们置身于普通同龄伙伴中,而不是与天才同伴相处。

早期的互动经验使得儿童深信他们的社会存在。这些经历所培育的自我意识,可能导致日后的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

许多天才个体都有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渴求事事成功。

不幸的是,社交并非易事,要想面面俱到更是难上加难。天才们往往冥思苦想此间的奥妙而愈发谨小慎微,更难使人亲近。

当我们认识到天才儿童这一问题时,我们应该加以灌输重要的技巧来处理这种社交敏感。结交其他天才儿童,置身于合适的教育环境,被接受,有回应,通过演讲或戏剧的方式来预演社交情境,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天才儿童的自信。

个案研究

以斯拉是个问题宝宝。从小,他就不爱睡觉。在他清醒的时候,父母得随时看着他。六个月时,他已经能清晰发音了。一岁时,他已经能说些简单的句子。作为一个学前儿童,他痴迷书本,并对夜空、水管、探险家等等这类课题充满了兴趣。

每次用餐都是场战役。他挑食偏食,只爱吃干的脆的食物。一玩起来,他就成了混世魔王,不让人抓狂绝不罢休。五岁时,他的阅读能力已经到达青少年水平,谈吐俨然一副成年人的样子。他关注石油峰值,并被贴上了社交孤立的标签。

他喜欢他的九岁邻居,能一起玩上个好几个小时。而在学校里,他却大发脾气,只是因为无法完成班长布置的手工任务。

同学们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他坐立不安,到处游走,总是掉链子,又 过于坦率直白,时不时出言伤人。10岁那年,他辍学了。

独处倒是让他自得其乐。一整天,他都埋头思考,构思计划,上网搜索资料,翻阅书籍。

学校很无奈,父母很绝望。最后他去做了心理测验。报告一出来,结果倒是在他父母意料之中,却让学校大吃一惊。

以斯拉的表现像是17岁的少年,智商高达160多。心理学家还发现他专注、机智、富有见地,有着超前的道德认识。

他不能容忍模糊不明确的状态,看到真相敢于直言,并欣赏同样直接的回应。这些特性把他与同伴们隔离开来。心理学家明白他是个禀赋过人的孩子。他这样的个案,很容易被误诊为阿斯伯格症。

添加新评论

相关文章:

  女孩的成年礼酷刑

  将儿童性感化是完全不合适的

  孤独症或者

  日本专家认为受福岛核辐射儿童无癌症之虞

  你的健康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