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无天的蚊子
喜欢夏天这个季节,有无数理由。讨厌它,一个理由便足够,那就是暮色四合时嗡嗡作响的“轰炸机”——蚊子。最恼人的是,它竟吸食你的血液,肚儿浑圆后,它拍拍翅膀飞走,给你的皮肤留下痒痒的红包一个。
按说,蚊子是许多鱼、鸟及植物的食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少物种的食物链重要一环。公蚊子,还被认为是除蜜蜂外进行植物授粉的最主要昆虫。我们想消灭蚊子,是本着有利于己的角度而已。换言之,我们无形中将自己置于生态系统的主导者角色上。若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才是对地球这颗蔚蓝色星球破坏力最大的一个物种。当然,科学家们给出的最新答案是,这个世界可以没有蚊子。简单点说,就算没有了蚊子,自然界还会有别的生物来替代它的作用。
然而世界没有蚊子照常运转也只是科学家的理论模型推测。要知道,蚊子这个庞大的族群,有3500余种。在1.7亿年前的侏罗纪,蚊子始祖便与恐龙同时代登场。恐龙灭绝了,它却没有。而在上千种蚊子里,只有其中几百种会叮咬人类。当然,说“咬”并不太算恰当,它只会“叮”——将针尖样的口器刺入皮肤。由于浅表皮肤里的血管分布量只有5%,蚊子吸食血液时必须将针尖样的口器刺入皮肤,而且是反复刺入,直到最后刺入毛细血管。为方便吸食血液,蚊子会分泌一种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毫无疑问,这种抗凝剂属于外源性物质,身体的免疫系统立马感知到外敌入侵,随即做出的反应便是——启动保护机制消灭它。
身体会做什么反应呢?答案是组胺。免疫系统释放的这种化学物质,能引起血管扩张,皮肤上随之出现一小点红色肿胀,这便是红包。此外,组胺还是经典的致痒介质,会刺激皮肤内的神经末梢,引起痒痒的感觉,让你欲挠不止。要想终结它,并非毫无招数。最简单的莫过涂抹清凉油,就能缓解瘙痒感;对过敏性皮肤而言,可以选择抗组胺软膏——抑制组胺发挥作用,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人们除厌恶蚊子叮后的皮肤红斑与丘疹,还担心蚊子东飞西奔于不同的人,是否会造成乙肝等疾病传播呢?医学的答案是不会!要知道,蚊子的口器,也就是刺入你皮肤的那部分,具有复杂的结构,有2个独立的管道。蚊子在叮人时从一个管道注射唾液,吸食的血液则在另外一个完全独立的单向管道内。因此,将血液传播给别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医学上也未见通过蚊子传播乙肝、艾滋病的病例报道。蚊子传播疟疾和黄热病又是怎么发生的呢?答案依然还是从口器入手。原来,蚊媒疾病会通过蚊子的唾液传播。也就是说,蚊子在叮人时,注入皮肤的唾液内若含有疟原虫和黄热病毒,则人很可能被感染。
由此可见,蚊子对人类世界的最大威胁是传播疟疾,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上月5日,《自然》杂志一篇题为《蚊子赢得化学战争》的文章提醒人们,长久以来灭蚊使用的单一“武器”拟除虫菊酯,已使蚊子产生了足够的抗药性,在未来将难以奏效。遗憾的是,科学界还没真正找到一种更有效的药物,来替代拟除虫菊酯在灭蚊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尽管有科学家已在研制抗疟疾感染蚊子,还有使蚊子失去生育功能的转基因蚊子。从宏观角度而言,短期内仍难有替代拟除虫菊酯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