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经与好运Money+:亲们,都要与时俱进哦
今天第一财经的《好运Money+》出刊,本来想凑个时点,向新刊的同学拱个手喝声彩,想到以后多本好看的刊物可以调侃下,心里真是高兴啊。
结果动笔前看到《钱经》和《商业周刊》的封面照,决定先把话题延展些,讲讲投资理财刊物。这是今年年初《钱经》模仿《商业周刊》做得一期封面,当时商业周刊还没被彭博买到手,还属于麦格劳·希尔集团的刊物。《钱经》的同学复制的惟妙惟肖,细节拿捏颇为精准!
然后绕开谈理财刊物:《钱经》的Slogan同学们也都看见了,叫“投资理财第一刊”,对比半月刊10块钱的《好运Money+》定位“第一本为独生子女一代高度定制的理财与成长杂志”,15块钱的《钱经》月刊压力真不小啊。
说到出刊期,咱再谈些市场人才。想想当年一财用了半年多时间就能出本周刊,财经时报和经济观察报的记者那不是一般的起点,可今年也是半年多时间,《好运》只是本半月刊,此外自打今年2月就看到《彭博商业周刊》说要出,广告都打着说9月上市,可照样拖到11月,还是本双周刊。必须感慨的是:市场上已经没有足够多优秀的记者去支撑一本好的财经、理财刊物了。
所以新闻别动队看呢,好运杂志就是一本面向小白领的刊物,由刚毕业的学生小白领去写,接近性是足够了,市场是绝对不愁的(团购都过万本了)。崔鹏同学,你们起点不低呐!
再借由团购,说些危言耸听的话供一财各位同学参考。这事不重视,将会对品牌有一定的伤害。在美国杂志界,杂志订阅和零售的比例大概是五比一,因为杂志订阅会扩大发行基数,让杂志更好谈广告。订阅的杂志折扣也基本是零售的五分之一,你想吧,一本5美元的杂志,订阅只要1美元。
中国的团购确实是把杂志价格拉低到这个水平,比如一财的99元48期,相当于两折吧。但低价是有代价的,好运的广告说发行在京、沪、广、深3-4天送达、外地7-10天送达。危险就这么来了,这样做摧毁了时效性。想想看,一本半月出刊的理财杂志还让你等七到十天才能看,算上印刷周期,里外里十天半个月的,如果杂志这期的话题还谈得是抄不抄底……小白领肯定就怒了。
我现在的同事团购了《新世纪周刊》,同城都要递送小一周时间,如果一财也延续这样的递送节奏,我可以肯定《第一财经周刊》明年的市场口碑将大打折扣,想想你们的iPad版本晚上线都会遇到那么多的读者来信投诉,如果这事发生在杂志上,又在微博时代……所以,我的恐吓完毕了……
总结陈词:中国的小白领群体是最好掏钱,但也最不好伺候的一个群体了。一财周刊的同学们请做好你们的发行吧,负责杂志品牌的同学做好微博监测吧,各位同学加油啊!
PS:有同学询问,为什么美国的杂志不怕低价与发行迟缓。我不知道原因,但判断如下:第一,做大发行基数,卖得是广告而不是发行。除了周刊,Vogue、Wired等月刊本身时效性就不大。第二,美国杂志普遍超前发行,基本上你现在就能拿到印有十天后出版日期的Time杂志,一个月以后的Vogue,这是典型的掩耳盗铃咯。第三,也不是不怕,那边杂志印量在跌,而不是上涨就挺能说明问题的。
别动队觉得您会喜欢: | ||||
《新世纪》周刊,一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杂志 |
第一财经周刊:红包与大鱼 |
《第一财经周刊》:公司人的传媒调查 |
视频:《第一财经周刊》两大裁缝高手 |
第一财经周刊:成长的烦恼 |
无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