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者需要组织吗?
一项运动,玩儿久了,必然需要一个组织。
“傻跑”——这是我从2002年首次接触跑步,直到2008年的真实状态。操场绕圈、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一路走来,无组织、无计划、无目标、自娱自乐、形单影只。6年过去,从未感觉到不便。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李宁iRUN北京跑步俱乐部,几年时间成长飞快。套用一个古老的句式:从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的,进行一项运动,玩儿久了,必然需要一个组织。
国内的跑步组织
跑步也有组织?早几年这恐怕是多数人的第一个问句。没错,在我傻跑的那些年里,上网搜索“跑步俱乐部”,几乎都是空白。这几年,经过时间和市场的沉淀,很多各具特色的跑步组织出现了,吸引了不同爱好的人群。
比较大的民间组织类,有跑步圣经网、跑吧、豆瓣跑组、乐跑、爱跑步网、自由马等;品牌厂商组织,有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新百伦跑步俱乐部、多威跑友会、TNF跑友会、泰尼卡越野跑队等,耐克、阿迪达斯也都有自己的定期活动。
民间组织大都依托网站,没有地域差异,吸引力来自于网站定位和价值取向。跑步圣经网的特色在于对装备、技术、文化的研究,跑步装备党、技术流和文化派大都聚集于此,少量线下活动,大量网上互动。
跑吧是聚集跑步人数最多的跑步组织,在组团参加马拉松赛事上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全国各地区分支很多,是广泛服务于大众跑友的老字号。
豆瓣跑组以文艺青年居多,跑步水平参差不齐,每周都会有丰富的实体活动。活动包括但不仅限于跑步,吃喝玩乐吹拉弹唱读书听曲看电影无所不及,吸引了一大批能跑上几步(单身居多)的小青年。线上活动也不少。近几年迅速壮大,不知是否反映出适龄单身男女的侧影?
乐跑、爱跑步、自由马等都属于地方影响力比较大的组织,会频繁出现在各个马拉松赛场上——因为他们总举着旗帜啊。
品牌厂商的组织,多数有固定的推广费用,线上线下活动更多,也各有特点。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的“铁血训练营”十分强大,每周3次在北京体育大学进行训练,有专业的教练指导,想出成绩的人纷沓而至。
新百伦在各主要城市的俱乐部分布广泛,时常举办有趣的比赛,还有一些国外比赛赞助,日常训练也颇具规模。
多威与跑吧的联系紧密,很多时候成为跑吧线下活动不足的有力补充。
TNF、泰尼卡都是越野跑领域的实体组织,目前只在北京地区开展日常活动,会赞助各地的越野比赛。
耐克、阿迪达斯是近两年才开始在国内兴建跑步组织的。这两个综合品牌投入跑步,也为这项运动引入更多流行元素。
作为一个跑龄将近10年的跑步者,切身感受到了跑步运动在国内的发展。目标人群更为细化,跑步方式也变得更加有趣。我不再自顾自地傻跑了,志同道合的跑友出现,各种组织成了跑步运动的加速器。
国外的商业俱乐部
国外也有种类繁多的厂商俱乐部,但其他组织更多以商业俱乐部面孔出现:会员制,像健身房一样,收取会费,同时会员得到相应的权益。服务项目涵盖了提供装备、技术支持、赛事、活动、旅游等诸多方面,主要满足健身和社交需求。
足球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运动,观看的人数最多;但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非跑步莫属。很多发达国家有专门的跑步用品商店,细分品类繁多,衍生品也五花八门。这里的发达,主要指运动文化发达,实际上跑步是花费相对较低的项目。人都是需要快乐健康,怎样发现跑步中的乐趣,才是跑步俱乐部挖掘的核心概念。
跑步在国外很早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即使跑步的细分品类——越野跑也有十几年的历史。北美和法国等地的山地发达,那里是越野跑最盛行的地方。其实,中国也是多山的国家,中学地理已经告诉我们中国山地很多,耕地很少,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所以说,越野跑,我们有条件。越野跑与大自然更为贴近,也是跑步运动的高阶趋势。国外俱乐部组织越野活动的份额要更大一些。
机会和难度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国内组织大都还没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多数是非营利组织、AA制,或者少数依托厂商赞助。国外的跑步俱乐部则是盈利机构,这应该是更佳的模式。纯公益性质的组织很难支撑,只有商业利益对等,才能长久发展下去。
另一方面,民间网站是松散组织,专业度不够,组织稳定性也不够。商业化服务则比较容易做到位。术业专攻,资源和效率都会提高。
目前,多数厂商做俱乐部都出于不得已,有点越俎代庖。如果能够将俱乐部业务外包给更专业的合作伙伴,厂商的市场部负责人也会微笑的。
中国跑步运动发展较慢,与发达国家比还差什么?可能最根本的还是文化意识。现在有钱人很多,经济不是主要矛盾,意识才是最重要的。随着赛事、跑步组织、媒体关注的增多,社会已经沉淀了越来越多的跑步人群。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大势所趋,从今年各省市大量举办马拉松赛就能看出“马太效应”。跑步者基数增大及高端需求增加,都是俱乐部的机会。
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人群,有钱有闲身体差,或者有钱没闲亚健康。这些都是跑步运动的潜在主力客户。提供专业品质的健康锻炼方式,或者让没闲的人挤出锻炼时间,客户就会买单。
我曾和泰尼卡中国区副总经理鲍永林探讨过跑步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泰尼卡为什么将高端越野鞋引进中国。鲍永林说:“跑步在国内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从市场获利还不是最佳时期。我是个商人,同时也是个跑步爱好者,我希望让更多的人以合理的价格拥有好产品。泰尼卡越野鞋在全球范围是盈利的,所以能够投入大量资金到研发和持续改善当中。而在这些尚处于萌芽阶段的运动欠发达地区,因此得以享受到高端科技带来的好产品。”
国际品牌的全球战略,给跑步人群和跑步组织更多的资源空间。这些确实值得研究和探索。
那么国外的俱乐部经验可直接复制吗?我觉本土化运营是关键,难度很大。
Marathon Photos是一家专门提供赛事照片服务的国际组织,世界各地的马拉松赛和“铁人三项”都会涉及。2006年进入中国,首个服务对象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后来退出中国市场,因为销售实在太差。彼时的跑友还不习惯付费购买照片,那些国外来的摄影师可能机票钱都没赚到就匆匆离开北京。Marathon Photos的出局显然是水土不服。
有趣的是,提供照片服务是马拉松金标赛事的硬性指标,其后一些国内的照片服务商开始运营。
马云有句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阿里人必须看到后天的太阳。”我想这句话对很多跑步商业化俱乐部来说都是适用的,且刻骨铭心。
跑步运动的市场细分已经到了发展商业俱乐部的萌芽阶段。在“马云式”的“今天明天后天”论调之下,跑步这个最原始的运动必将与最先进的专业化商业路线结合。就看谁能看准和熬到那个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