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投资过程程序化的总结
(夕注:读了一堆堆的东西,但自己的选股程序还是处于随意状态,参考Jae Jun的一些方法,把自己已经在做的和想要做的事情规范一下,希望自己有足够的意志将其不断地改善和执行。)
选择需要进行深度研究的股票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因精力所限,无法对所有感兴趣的股票都进行深度的研究和跟踪。如何把有限的精力花费在有价值的工作上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费舍曾对此进行过反思和论述,他粗筛时要问的两个问题就是:这家公司是否处于或将进入一个销售额快速增长的行业?另外,随着行业的成长,后来者是否容易进入并取代原有领导者的地位?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增长与护城河的问题。了解了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再了解其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在一般人熟悉的领域里,通过公开信息了解,这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对于通过数据库的指标筛选,对过时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进行选股我深不以为然,这种办法以前不曾有效过,以后更不会。
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阅读,从媒体、行业期刊、金融行业网站、甚至博客、论坛。建立一个50支股票上下的大股票池,超出此范围实际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难以进行妥善的管理。我们有时做的事情太多,有效的工作做得又太少。如果有一个新的点子进来,那就尽可忍痛舍掉其它一支。整理股票池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考选择研究的过程。
在长期的过程中,我们也形成的一些观察股票的习惯。也许会先打开F10看看股东情况、股本情况、总市值等等对股票先进行一个粗略的分析。
评估
这步应该是对公司财务数据、产品、行业、竞争对手的一个全面的分析。一个成功的投资,一定是要先于别人包括大多机构之前了解一家企业会发生根本的内在变化,但对一般人来讲,人脉很难达到这种水平。但不断地追求这种境界总会逐渐发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步骤仅要解决是问题是:这家企业是不是一家好的企业,值不值得长期跟踪,与是否买入不相关。这样的企业,必定是要有足够广大发展空间的市场,其它企业无法完全模仿的竞争优势。对于虽然前方一片蓝海,但三两年市场就会饱和,或者大家一拥而上使利润率短期内就会被湮灭的东西要有高度重视。找到20支左右这样的企业。
- 阅读财务报表分析
- 利润质量的分析――利润是最不值得信任的财务指标,研究利润的质量可以先于其它人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避免管理层设置的利润陷阱。可以参考Thornton L.O;Glove的《Quality of Earnings》。本博主尚未用此方法对A股股票进行分析,没有案例。
- 与竞争者的比较――要像对投资标的那样分析,才能会相关行业、相关产品有更深刻的了解,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概念。
- 阅读招股说明书--这其实也是行业学习的最好教材。
- 阅读卖方分析师报告--仅作参考
脏活累活
- 2 年度报告或更多;
- 3 季度报告或更多;
-
- 对财务附注要高度重视;
- 董事会报告――了解其前后一致性和坦白;
- 管理人员工资 (按营业收入% );
- 贪婪因素 (奖金、补贴、飞机、船、家庭捐助等);
- 内部持股情况;
- 了解管理人员的历史、业绩、个性等等情况;
- 跟踪公司公告,但大多情况下根据公告采取行动是迟滞的不妥的。有时也可以从与企业相关的公司情况搜索中了解到企业未公告的一些事项进展。
- 对企业项目进展进行跟踪,了解项目试产及达产的准确时间。根据待产产品市场价格、项目规模评估其达产后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 自己制作EXCEL表格,手工记录各阶段的财务数据,分析财务比率,由此对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参照罗杰斯的一张工作表
情绪核查
- 写下自己的情绪状况
- 了解自己有没有这些情况
-
- 只是想买下来等 以后再研究
- 事后聪明
- 过度自信
- 仅仅是因为做了大量研究而觉得应该买
- 不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
- 社会认同效应
- 如果需要的话,停下来,冷静一下,不要受情绪激动和噪音的影响。
最后再评估一下
- 有什么会错和恶化吗?
- 风险是什么?可能性有多大?
- 怎么样或者发生了什么你会亏损:
- 对这个投资你将其归为哪类?
- 与其它的持仓相比,这个点子有多大的吸引力(最好的点子只会有一个,而不是两三个。)
- 你期望持有多久?
- 这个组合的大小应该占多大仓位?
- 什么价格你会卖出?
买入决策
大盘及要买入企业行业要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估值阶段。参考读懂大盘需要了解的指标。然后对企业进行适度估值,记住,估值都是浮云。每一个计算出的精确比率等都不足以做为扣响扳机的信号。它们只是告诉你,基本是时候了,所有估值是都是用类似科学的方法计算出来的,但这时他们的价值要当作艺术来看。我觉得如下方面在此时甚为重要:
-
按自己目前的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办法买入
-
参考K线图做为辅助决策
-
选择买入时点时根据如下原则
1、坦普顿的极大悲观法则
2、按股票低估法则。参照一只股票被低估的十个原因
PS.“社会认同”就是指一种群体影响力,简单说来,就是个人在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人比自己更加了解所处的情况,他人的行为也总是合理和正确的。因此个人会做出和他人一样的行为,来获得群体的认同,这种效应就是“社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