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2.0,谁将取代Facebook?
编者按:本文来自@messiahyang的投稿,@messiahyang现在创业中,这里(http://orgger.com)是他的网站,点这里在Twitter上关注他。
如果有谁预言Facebook终有一日会统治互联网,我一定会报以不屑一顾的态度。回顾一下这些人之前的言论,他们一定也预言过Yahoo和Google会有同样的未来。所有关于互联网的预言,只有一条是永远正确的:长江后浪推前浪。
Facebook不会是永远的巨人,它只是社交网络的拓荒者。终有一天它会被下一代的社交网络所冲击,然后逐渐衰落,最终消亡,就像纸媒行业即将遭遇的一样。
David Fincher的The Social Network杜撰了Facebook的创业史,剧情张力十足,可它为什么没能获得最佳影片的小金人?原因就在于它文不对题。Facebook不能代表社交网络。就像你永远不会碰到一家叫面包店的面包店,也不会喝咖啡牌咖啡来提神。如果你认为Facebook就是你梦寐以求的社交网络,那就大错特错了。好比你自以为胯下一匹骏马,就可以笑话福特的T 型汽车是堆废铁一样的鼠目寸光。
下一代的社交网络是什么样子?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分析现有社交网络的缺陷和发展瓶颈,并且试图去创造性地解决它们。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
分析社交网络,重点在两个元素:信息池和传播节点。信息池意即用户所能接触到的信息资源;传播节点意即信息由发布者到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传播者。
Facebook自身是一个大信息池,但没人能完整地接触这个大信息池。这个大信息池被无数充满交集的小信息池填满,传播节点就错综复杂地存在于这些交集之中。
作为用户,你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都来自你的好友组成的小信息池。但事实是我们接触到的信息五花八门,信息的发布者常常是素不相识的人。这些信息都来自于大信息池中的其它小信息池。这就是传播节点起到的作用,它使整个大信息池中的信息流动起来,避免产生信息孤岛。这种设置类似现实生活,对于一个你无法直接接触的信息,你只能通过信息的携带者来了解。获取这类信息的传统方式,常常只通过一级传播节点,比如搜索引擎或者门户媒体。而Facebook使你能通过多级传播节点获取这些信息,使你能接触到的信息呈指数级的增长。
Facebook搭建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信息流动系统。这里面没有独立的小信息池,也没有独立的传播节点,无序的信息充满整个Facebook。这种设置也给Faceook带来了致命的缺陷:信息的流动相互干扰,它们无法被分类整理,重要的信息无法呈现,无用的信息常常填满整个空间。拥挤的空间使你常常忽略时间的流动,源源不断(与你无关)的新信息让你无法停止阅读。这就是Facebook的社交方式。
那些对信息轰炸感到疲惫不堪的用户,换了一种轻松地方式使用Facebook:游戏。39%的用户上Facebook是为了玩社交游戏,15%的用户是为了玩非社交类的游戏(与好友无关)。无序的信息使用户的行为变得漫无目的,Facebook的newsfeed系统像一团雾把用户困在其中。社交的本质是互动,互动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核心事件让人们为之讨论。而无序的信息直接导致Facebook的用户之间缺少互动,每个Facebook用户平均有120个好友,而只与其中10个好友存在互动关系 [1]。但就用户之间的互动看来,Facebook并没有让我们的社交生活变得更好,甚至只能使它变得更糟(是的,你把参加Party的时间都用来上Facebook了)。
Twitter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交网络,它的准确定位是个人化媒体。Twitter部分解决了信息池的问题,使用户能够主动地掌握信息。Facebook中小信息池的建立规则是你的好友决定信息,Twitter则是信息决定你应该追随谁。不过这种方式无法完全照搬到社交网络中。Twitter也存在用户间缺乏互动的问题,32%的用户没有follow任何人,51%的用户没有任何follower,更甚的是75%的信息都来自于5%的用户(这5%的用户就是个人化媒体的代表)[2]。如果能完美解决信息的流动干扰和用户间缺乏互动这两个问题,下一代的社交网络就呼之欲出了。
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基于熟人网络,以个人为中心构建整个社交网络,核心功能的是信息的传播和分享。用户的忠诚度取决于所处信息池提供的信息价值。
下一代的社交网络应该是什么样子?
首先它不应该只基于熟人网络,用户应该能通过它拓展社交关系,而非局限于在线下建立关系后再映射到线上。它的信息池不该是杂乱无章的,而应该存在组织结构,在无关的两个信息池之间保持独立,实现信息的无干扰流动。并且真正的信息组织,不应该是由用户去完成(比如Twitter的Create a List功能和Facebook还未推出的只关注用户指定好友的Newsfeed功能),而应该由系统去完成,最终提供给用户的是经过组织的信息。它还应该限制传播节点,用户需要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而不能任其淹没在海外奇谈和生活琐碎的消息海洋中。最重要的是,它能让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才是社交网络的最高纲领。
虽然Facebook的替代者迟迟还未动身,我依然认为社交网络会是互联网未来的领袖,很难有哪一种服务会超越它。理由很简单,人类想要生活,首先需要的是土地,然后是基础设施。如果这片土地是互联网,那么基础设施就是社交网络。以人为本的服务永远不会过时。
[1]. Justin Smith. “Facebook’s “In-House Sociologist” Shares Stats on Users’ Social Behavior. Internet: http://www.insidefacebook.com/2009/02/ Feb.27 2009
[2]. Nicolas Carlson. “Chart of the Day: How Many Users Does Twitter Really Have?” Internet: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chart-of-the-day-how-many-users-does-twitter-really-have-2011-3 Mar.31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