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浙报集团挂牌财新股份,公告上让我们可以看到财新的一些内部财务情况。由于正好有人问起,我就查了一下,顺便整理出来。分析如下:
1,财新的股东。
财新表面上的大股东是浙报集团,40%。除了自然人持有1%股份外,还有三家有限合伙公司分别持有20%,20%,19%的股份,这三家公司分别叫知衡、域富和汇思,注册地是天津。但实际上,这三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是一家公司,也就是北京的财敦敏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而财敦敏的法定代表人是农颖斌,胡舒立的人马。
也就是说,胡舒立的团队掌握了财新59%的股份,牢牢地掌握了控制权。浙报集团出售的股份不足以影响胡对财新的控制。有人提议马云买走这些股份,但即便买走,马云也不会有太多话语权。
另外,59%的股份里有胡的团队的股份,但由于这些人的股份都是由法人代持,所以不会导致股份分散,也不会影响控制权。
2,财新的营收。
财新的营收让人困惑,报表上的数据与财新的宣称有一些出入。
按照财新网的口径,每期新世纪杂志发行量20万份,那么7个月按照28期计算,也应该达到5600万的卖杂志收入。由于有的赠送的份额,加上打折出售,我们按照六折计算,大约是3360万元。
至于广告,财新的刊例价是内页10万元,印象中每期广告10几个,即便按照内页计算,每期广告约百万以上。28期则为2800万元。
两者相加,大约在6000万元左右。
但实际上,通过报表反映的主营业务收入只有3000多万元,相差甚多。
这可能的原因是:一,虚报,财新的发行量没有这么大,这种可能性最大。二,广告打折厉害。三,我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把广告或者发行业务剥离出去,不反映在表内,如果只计算广告,或者只计算发行,那么每一项的收入也可能和主营业务收入差不多。
3,人力成本很高。
财新员工312人,采编占比非常大。如果我们统一按照每人每年10万元(不高,因为土共税太高,加上各种保险等等)计算,也要3120万元,加上培训、采访、差旅等费用,估计会达四五千万一年。如果财新的主营收入真的只有3000万,那么目前还覆盖不过这一块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