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成为“Outman”

标签: outman | 发表时间:2011-09-14 04:32 | 作者:(author unknown) zoey
出处:http://pipes.yahoo.com/pipes/pipe.info?_id=01c7a379306b0b9f82d68a68da5217b6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11-09-14 (www.ftchinese.com)

“中国速度”太快,如果不努力追赶,一不留神就落了伍。在微博兴起而我还没玩微博的时候,就有人叫我“Outman”,指我是个很out的人。那大概是两年前的事,也是我第一次听到Outman这个词。不过,现在连这个词也已经out了吧,hold不住时代形势了。

在如今这个资讯爆炸的网络时代,我很赞同从微博上看来的一句话:成功取决于3%的天份+97%的能否抵抗网络对注意力的分散。网络不仅带来信息,也需要巨大的时间投入。而微博上的粉丝数,正如联网游戏中的游戏币一样,不断挑衅或满足人的虚荣心,进而将你吞噬到网络的时间黑洞里面去。

让人害怕out的不仅仅是网络,还有对经济、对管理、对产业的知识空白。我遇到过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公司职员,热切地跟我谈论“资源整合”,并耐心地提醒我:躺在我名片盒里的那些纸片其实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不要浪费“资源”。

前不久和一家报纸编辑提到“白领”和“中产”的区别。在中国,“白领”这个词曾经脱离了脑力劳动者的本意,而幻化为过着某种生活方式的人。但现在,“白领”这个词也没人说了,“小白领”取而代之,意指拿着菲薄工资、买不起大城市房子的打工者。“白领”,就是还没买房的“中产”,“中产”,就是已经买了房的“白领”。

就是这样,行差踏错一步,比如,当年手里攥着20万却没买房子的人,现在就成了“白领”,当年只有十万块却借钱按揭买了房的,就成了“中产”。一不小心就会被分到下一个阶层去,看谁还敢Out?

这是很切实的外在压力。正是这种压力迫使我们大多数人牢牢地将注意力锁定在信息的更新和攫取上,锁定在资源的占有和整合上,锁定在利益的获取和地位的晋升上。而真正的兴趣和专业的探索,却因为缺乏短期利益的变现效应,而被大多数人忽视。

所幸还是有极少数人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被主流影响,不怕成为outman。

我的一位画家朋友,除非需要发E-mail,基本不上网,不看新闻,只翻字帖,看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几个月闷在家里画画。很有点“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隐士味道。捱了几年穷,听说最近他的画行情开始好了,因为有浓浓的“文人味儿”。那是,满世界的“文人”都商人化了,倒把他显得“绝世而独立”了。

最近又发现了一位技术人员,因多年来潜心研究无线通讯技术,成为各大公司争抢的香饽饽。他现在自由职业,靠为各大公司做项目,一年也收入近百万。但生活简单到苍白,除了偶尔跟公司谈项目,剩下的时间全在家里,陪儿子。我问过和他合作的公司主管,为什么非得找他呢?技术人员这么少吗?答曰:是啊,当年比较牛的技术人员都转行做销售或者管理了。

表面上看来,这些与主流逆行的另类的人也许是Outman,但时间久了才会发现,天天谈着很in的话题的人才会真的被时代淘汰。因为真正能为这个时代带来价值的还是兴趣+智力+研究的创造性产品,而不是网络上信息与名词的武装,而前者,是需要花时间静静潜伏下来的,这在“中国速度”的旋涡中,是件多么难的事啊。

(作者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编辑:薛莉 [email protected]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0658

相关 [outman] 推荐:

谁会成为“Outman”

- zoey - FT中文网 全文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11-09-14 (www.ftchinese.com). “中国速度”太快,如果不努力追赶,一不留神就落了伍. 在微博兴起而我还没玩微博的时候,就有人叫我“Outman”,指我是个很out的人. 那大概是两年前的事,也是我第一次听到Outman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