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互联网变局
随着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战局,各种形态的手机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概念集中爆发,而整个移动终端的产业链也开始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谷歌8月15日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意在专利已毋需置疑,但值得深究的是从竞购北电专利失败后,谷歌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单125亿美元的收购。其决策速度之快与执行力之强都给意欲征战智能手机市场的厂商上了一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里,要么快速积极变革,要么死路一条。
在全球市场方面,苹果会在乔布斯有生之年继续致力于其iPhone5、iPhone6,而随着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微软与诺基亚结盟,这两大阵营正式与苹果形成了对阵之势。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活跃程度比起产业巨头来丝毫不弱:微博手机、云手机纷纷问世,互联网厂商与手机厂商牵手的消息频频传出。
这是一个概念丛生的年代,这是一个拼命搏上位的年代,但这也是一个大部分用户懵懵懂懂的年代,更是一个用户们由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的初级阶段。
各种结合互联网服务的新概念、新产品其实都是投石问路,很可能没有哪个产品能真正一飞冲天。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这意味着移动终端行业的产业链条上正在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的基因。
手机拥抱互联网能否1+1>2
在这一轮手机厂商的斗法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手机厂商联合互联网厂商推出合作手机,其中华为与腾讯合作推出的QQ手机,以及HTC与新浪联合推出的微博手机微客,都是将互联网厂商的某种应用深度定制到智能手机中。
手机厂商中第一个与互联网厂商合作的就是华为,作为终端领域的新兵华为希望借助产业链获取快速的认知度,与华为同在深圳的腾讯成为了华为第一个合作伙伴,在华为终端CMO徐昕泉看来要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开放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是一次尝试,但是华为却拿出了精锐部队,QQ手机是在华为的百万级机王8500(分为联通版U8500和电信版C8500)的基础上开发的,先于去年年底发布的HiQQ手机是基于U8500所作的深度开发,在Android2.1操作系统的基础上,除了内置了19种QQ应用外,将通讯录与HiQQ之间无缝连接的设计颇有新意:当用户登录手机QQ服务后,即可以在通讯录中直接看到QQ好友的在线状态、个人资料和空间动态等信息,并可以直接从通讯录中一键登录QQ,给好友发送信息。除此之外,为了方便用户快速分享图片还增加了智能图片处理功能:自动转换图片大小和格式,便于上传至QQ空间、腾讯微博等。
经过了HiQQ的试水,华为在今年6月又推出了天翼QQ手机C8500S,这一次不仅延续了HiQQ深度集成QQ应用的特点,还在硬件设计上加上了一个小小的Q型触摸键。
尽管华为二度牵手腾讯,并且合作不断深入,但是这种合作并没有达到战略的高度,并且不具备排他性,只是做一种尝试。对此徐昕泉向本刊记者表示:在用户需求的每一个层面上,我们都需要找到合作伙伴,目前我们是跟腾讯的合作,但是未来还会跟中国7到8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合作。
华为选中的是腾讯,而HTC首度牵手互联网厂商选择的是新浪,此前在全球市场推出facebook手机已经透露了HTC选择合作伙伴的思路,而任伟光再次对本刊证实了这一思路:“这次我们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做微客是因为我们很有信心,做出社交网络手机这样一个类型,作为智能手机细分的一个种类。”显然未来HTC还会和国内其他互联网厂商合作,但是基本会首先锁定在社交网络这个领域。
至于为何要与互联网厂商深度集成,任伟光认为当微博是一个独立应用的时候,互联网厂商只会去考虑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板,例如在视频、分辨率方面必须要去适应最低端的手机。所以对于一些高端用户而言,体验并不好。
微客的设计秉承了facebook手机的特点,机身下方蓝色的F物理键变为了新浪微博logo的物理键。而这个微博键将渗透到十个应用场景中,无论浏览图片还是听音乐都可以经过该微博键分享至微博,这对于微博的深度用户而言应该是较为贴心的设计。
华为和HTC的这种尝试,可以被理解为是希望通过深度整合某些最大的互联网服务,首先建立一些差异化的产品,进而摸索能否与互联网应用企业共同构建一个在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之上的“应用系统”。
但是这种尝试非常依赖那个互联网应用对用户的不可或缺性和延展性,比如HTC与新浪微博合作的手机,就非常依赖微博真正变成国内用户不可或缺的生活轴线和社交网络,而不仅仅是现在的新锐媒体。
手机:云计算的最好落脚点
谁也没有想到乔布斯的一个iCloud就让高高在上的云落了地,让这个原本只在IT业界所熟知的云计算概念终于与消费者接轨。而乔布斯的号召力的确不容小视,事实上iCloud从技术和概念上都不是苹果的创新,但却是消费者最为买账的。
iCloud的本质就是替代本地的数据导入工具iTunes,而云计算应用到手机领域最根本的应用就是将存储、应用搬到云端,避免占用有机存储空间,还可以起到备份数据的功能。而具体到各家厂商的云手机应用又不太相同。
虽然也是合作,但是阿里云手机已经不是单纯将阿里的一部分应用深度定制进天语的手机,而是天语的硬与阿里的软相结合。由阿里提供操作系统和应用运营管理,即阿里云服务,由天语负责硬件研发和测试。
阿里云服务除了秉承了云手机的基本功能,提供100G的空间,供用户在云端同步存储手机中的照片、通信录、短信已经通话记录,此外更多地是集成了阿里的一些应用,如淘宝的购物推送信息以及支付宝应用等。
天语总裁荣秀丽对本刊记者表示:“如果我们不在互联网上有所突破,这个公司可以关门了,对于我们而言阿里云手机是革命。”之所以选择与阿里深度捆绑,荣秀丽有几方面考虑:首先,她认为从阿里整个集团角度讲他们需要将互联网上的优势平移到移动互联网上,需要智能手机这样的载体,阿里需要一个合作伙伴。
虽然阿里云推出后,借助淘宝网渠道和天语的自建渠道,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但是引来舆论热议的却是手机的阿里云OS,更多人认为这是基于Android2.2所作的二次开发,没有必要披上OS的外衣,对于这样的说法荣秀丽给出的解释是:安卓本身是谷歌的,谷歌用安卓,就是为了兼容谷歌在它的云上的应用所做的,如果阿里巴巴想做一朵云,绝对是为了兼容阿里巴巴的应用所做的,绝对不是为了兼容谷歌的应用所做的,所以阿里做这个云的时候首先干的一件事情就是手机跟云必须用同一个神经系统,但这是不可能根据2.2改的,因为谷歌要连接的是它的云,而要联系阿里的这朵云必须要重新设计这个神经系统。
换言之,如果Google的云是为了更好地在移动互联网上卖广告,延续它在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那么阿里云更多地是为了在移动互联网上卖东西,延续淘宝在互联网上的成功。而这正是阿里和荣秀丽看重的收入来源。
事实上,理清了云OS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从中可以看到天语与阿里巴巴之间的合作相当深入,其优势是可以更好地适配软硬件,但隐忧就在于商业社会没有永远的伙伴,而且阿里云究竟承载了马云多少移动互联网的决心还很难下定论,这一点或许荣秀丽心中也清楚:她一直随身带着两部W700——安卓版、阿里云OS版,除了要第一时间比对阿里云与安卓版之间的体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她的两手准备。
除了阿里云手机之外,另一个推出云手机的就是华为。今年8月发布的Vision是华为第一款云手机,与阿里云更多地考虑未来收入方式不同,目前华为云手机的特殊应用更多地是围绕手机本身的一些应用,除了160G超大存储空间外,华为云手机主打的亮点是“手机不怕丢”:为用户提供了手机定位、手机锁定、手机信息转移和擦除以及手机电话转移等远程管理功能,如果发现手机丢失可以从PC端锁定手机,并且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擦除。
显然这种纯粹基于手机本身的应用相较阿里云而言或许更具有吸引力,购物对于大多数人只是锦上添花,而防止手机信息流失却是每个人都关注的。
徐昕泉表示未来还将推出更多款支持云服务的手机,今年会达到20款,明年这个数字还将翻倍,而从应用角度华为终端表示还将继续深化,徐昕泉称:“现在发布的云服务平台是独立的。未来,我们五彩祥云会越来越多,从云计算的本质来讲,在IAAS、PAAS的层面上会做下来,在SAAS上面会做到业务的分离,通过共享安全、共享网络连接能力都可以做到一起。”
谈到做云手机的优势,徐昕泉认为目前云业务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网络管道的限制,而在这一点上华为作为通信网络设备厂商将更了解管道的特点,也更了解运营商的需求。
但是华为的隐忧是,作为设备厂商华为自身并没有云业务,目前华为的应用规模还不够大,运营如此庞大的云是否真的能够带来收益?依靠什么与合作伙伴分成成为华为需要去关注的。
虽然这是一个提给华为的问题,同时也是天语面临的问题,云概念究竟能够给手机厂商带来多大的利益?运营、建造和管理云的成本很高,阿里虽然拥有看起来不错的分成模式,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规模上,如果阿里云手机不能在短时间内冲量,那么这种分成模式是否能够养活产业链上的人也就成为未知。
作为网络领域的老对手,中兴在终端领域又与华为终端相逢,但与华为不同的是,中兴终端总裁何士友对于云概念相当谨慎,他甚至直言现在云手机更多是炒作。之所以他认为是炒作,其原因在于:“现在消费者对于云概念的认知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消费者对于智能的概念还没有接受,再谈更深的云,我觉得会把大家脑子搞乱了,而且会变成一种乌云。”虽然中兴在云计算方面也有研发,但是何士友并不打算过早地抛出云手机这个概念,“未来确实云服务是趋势,但那是当智能手机到了一定阶段,你再跟大家提云的时候才会变成现实。”
一切只是开始
用HTC董事长王雪红的话来说:“这一切只是开始”。而对于国内的众多厂商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要在开局就耗费掉所有弹药,而是要保持打一场持久战的战斗力。
目前,无论对于手机厂商还是PC厂商,甚至是互联网厂商,智能手机市场都像一块诱人的肥肉。智能手机对于传统手机市场的拯救自不必说,对于PC厂商而言,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009亿部,PC出货量为9210万台,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PC。
全球市场目前对于智能手机仍处于乐观的状态,IDC表示2011年全球市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5%,达到手机市场总体增长率的4倍。来自分析机构的利好消息,以及市场对个别智能手机的热捧,也有可能令厂商们迷失方向,对于最热爱跟风的中国制造而言,2G时代的国产手机溃败仍然历历在目:在便携式手机普及的初级阶段,众多国内厂商如波导、夏新、TCL、科健、康佳等手机厂商都盛极一时,甚至可以凭借着性价比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厂商抗衡。
而随着消费者对于手机产品的深入了解,加之国内厂商在研发、设计以及服务等方面仍然与国际厂商存在差距,不久就集体大溃败。将国内手机市场拱手让给了国际厂商。
另外一方面,对于智能手机市场的热度如何能转化为收益?也是值得手机厂商冷静思考的。根据iSuppli公司的研究显示,2011年中国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出货量增长53%,从去年的3500万部上升到5410万部。虽然这看起来是对于智能手机厂商的利好,然而5410万部已经是最乐观的预计,这个数字能够容纳下多少家手机厂商?还不排除智能手机在经历初期的增长后,还有可能迎来降温。与这一谨慎数据相对应的,是国内手机厂商无限大的决心,各家心里都在谋划一盘很大的棋:无论是云概念,还是合作手机,要想获得厂商预期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巨大的出货量基础之上。
而意欲在智能手机领域赚得盆满钵满的厂商似乎要重新思考,不仅仅是国内厂商,看目前智能终端三股巨大势力:谷歌、微软、苹果,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没有一个名字叫:手机厂商,无论是已经被谷歌收购的摩托,还是与微软关系暧昧的诺基亚,都在暗示着手机厂商的一种命运。
在这一轮攻势中,手机厂商所表现出的积极值得称赞,然而如何避免用力过猛,多考虑消费需求,而不是执著于自家产品才是关键。毕竟除了苹果以外还没有人能够牵引消费者,另外两个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国际级厂商三星与HTC的经历都在反复强调:贴近消费者,多做尝试少押宝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