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 Google+
Google 正式发布 Google+ 的时候,我在山上。回到文明社会后,还好赶上了第一批用户的末班车,试用了一下。现在,重新开放,有更多的人尝试用 Google+ 。在数天之内,我就圈了接近 100 个朋友,被圈了近 1000 次。对于类似产品,我觉得算相当不错的成绩了。要知道,我 twitter 上只 fo 了不到 30 个人,douban 好友不到 50 个。基本上,不太熟的人,我都没有加的。而且这一切,还是在 google+ 迅速得到了 GFW 认证的前提下,取得的。
一开始使用时,我被圈子的概念所吸引。直觉上感觉这是一个好点子。它更接近于人类的社交方式。我们身处在不同的圈子中,在每个圈子里有相对独立的话题。有的比较公开,有的相对隐私。在不同的圈子里表现出略微不同的自我。和论坛或是 IM 群不同,每个圈子都是以“我”为中心定义的,圈子是交错的。并不以独立话题和目的为中心。虽然后者在组织严密时依然有价值存在,但和自然的社交形式相背的。个体才是社交的基本元素,交叉的圈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交。
但这些天下来,我还是没能感受到 Google+ 的优势,我依然喜欢在 twitter 上发言。虽然我理性上认为圈子是个好点子,但我感性上并没有接受它。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有兴趣仔细想一下。
Google+ 如是工作:你把和你有关系的人划分到不同的圈子里。每一个朋友都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圈中。当你发言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这条信息可以被什么圈子中的人收到。这可以保障你的隐私,也可以减少他人的信息负担。这和 twitter 不同,是由你自己决定,谁可以看到你发的信息,而不是由接收者决定要看什么信息。和 facebook 也不同,不是由追随者决定要收听你的信息,再由你确认。过滤信息的责任大部分在发送者,而不在接收方。
当然你可以以公开形式发布消息,它就成了 twitter 。以圈内形式发布消息,更类似一个自多过滤器的 facebook,它更像是在网上重建熟人圈子 。外扩圈子会把信息外扩一层,两个人之间若无直接联系,却有共同朋友时,可以收到信息。最后这个,我认为才是基于网络的社交。
这太复杂了。很难想象是崇尚简洁美的 google 干得事情。由发消息的人来决定信息的性质,看似很美,实则很累。还容易犯错误。它的确是试图在模拟现实,也想去解决一个问题:在 facebook 上、人人网上,许多小朋友不想确认父母亲人的好友申请。但我认为,它忽略了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另一个事实。人在特定时刻,只属于一个圈子。切换思维的成本对于正常人来说,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今天,我和老同学聚会,我属于同学圈。明天,我约了程序员喝咖啡,我们会讨论技术话题。过年回家,我和亲人团聚。通常人不会频繁的在不同的圈子间切换。而且真正需要隔离的人际圈(为了隐私)实在是有限的。
Google+ 这这些点上给出了技术上的方案,却没有给使用者明确的使用引导。对于 Geek 来说,这些功能是有趣的。但是,它极端依赖人的正确使用,你还无法管得了别人的错误使用,在良好的信息过滤这一点上,作为信息接收方来说,几乎没有好的方法。
前些年,我曾经谈过 QQ 群的问题。圈子看起来是对群的一次改良。我之所以痛恨“群”,正是因为“群”在信息轰炸上的不作为。在我看来,保障发出信息的隐私性,和有效的过滤掉我不关心的信息,同样的重要。Google+ 实际上把接收到的信息分成了两种:我关心的熟人圈(Stream),以及我出于社交需要而关心的外部信息(Incoming)。Google+ 在这上面是做了相当的努力,我个人非常喜欢,但觉得还是觉得不太够。Incoming 的信息,甚至不如 google reader 对我更重要,而 Stream 又感觉没有 twitter 好用。
总的来说,我认为 Google+ 这次做出了许多非常棒的尝试,对各种社交中需求都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如何过滤信息,如何开启话题,等等。但又过于繁杂。希望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好好做一下减法,不要让大众用户迷失在过多的选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