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談戀愛太晚,教育部戀愛教材應推出提前至15歲的版本
教育部日前打算推出「25必讀」的戀愛秘笈,打算教25歲的未婚青年,了解戀愛的意義,以及適當的戀愛價值觀、婚後的柴米油鹽等觀念。以社會教育司這樣的出發點來說,立意良善,確實是可以造福一些到了25歲還不知道戀愛為何物的青年男女。但外界的批評聲浪卻很大,這是何故?
這是因為中等教育司應該也要負起責任,讓中學生也能夠有正確的戀愛觀念,除了國中生重點強化的性教育、兩性教育外,高中生期間應該也要準備一份「15必讀」才對,避免高中生誤解了戀愛的觀念,而發生危險性行為、過早懷孕,或者是對戀愛一知半解,鬧自殺、鬥毆、女性凌虐情敵等憾事,甚至是到了三十多歲,還有女博士誤以為自己可以嫁給CIA頭子、竹科阿宅撒遍千金只為酒店Call客,到頭來對方只是女騙子的妙事。
教育部應該建立全面的兩性與戀愛教育統整,社會教育司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但中等教育司、高等教育司,也應該加入這方面教育政策的補強,避免台灣再教出一堆戀愛白痴,浪費社會資源了。
「55必讀」這本立意也很好,教導步入老年的人們更多正確的觀點,這點值得肯定。
教育部長應該強化中等與高等教育司進行戀愛教育的相關方針,才是造福台灣下一代青年學子的良方。
「15必讀」,孔丘以前都說了「十有五而志於學」,立志向學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學問,而是各種領域都好好地學習,不論是藝術、運動、戀愛、理財皆然。我認為高中時期是很適合的年紀了,人類懂事的階段到了一定的程度,適當的引導可以讓他的人生過得更好。只偏重書本智識學問的話,未免留下太多遺憾。
所謂的青春,是包含心靈和肉體這兩個部份的,如果人真的到25歲才戀愛,那麼生命中的遺憾將隨著年紀而繼續存在著的。不但如此,戀愛的經驗值也很重要。有的人在中學、小學時間就情竇初開,相對比起來更早熟,父母或學校給予適當關注是重要的。
台灣的教育,過去太死板地關注學業知識,社會化、實用知識卻不夠周全,以至於出現不少問題,如果還是當鴕鳥的話,事情只會更糟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