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教育部印发超前培训负面清单的看法
最近网上被家长们传得比较火爆,话题度比较高的一则教育政策新闻,大概就是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这件事了。
清单链接详情: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350644289995884&wfr=spider&for=pc
这个清单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各级家长甚至大学生的热议。对此清单“痛心疾首”地厉斥,各种无奈调侃的声音不绝而耳。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这个负面清单如果被严格落实,确实会少一些让孩子提前学习或者有难度上强度地超纲学习的平台选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交钱给机构,把娃送到机构,就能省时省力地坐享“学习提前,成绩优秀”的好成果。虽然这种成果对相当部分家长来说只是一种主观意淫,实际效果被大打折扣。但一个超前培训机会摆在那里,用不用得好是一回事;有没有,则是另一回事。现在政府明令不允许机构这么干,在部分家长看来,就视同为等于失去了提前超跑的机会和希望。
一开始看到这个清单我也有点惊讶。但冷静下来,如果我们能从宏观的层面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个政策的出台,也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城市孩子,不问青红皂白地一窝蜂报班,通过补习班增负的现象越演越烈。某些培训机构出于营销目的,把高年级的学习内容提前到低年级去教学和考核, 让大部分学生在考题面前自惭形秽,深感还有很大差距,从而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和焦虑情绪,让家长恐慌性报班消费。超纲超前知识点颇多的教学内容,也让相当部分家长和孩子因此轻视课本知识掌握和课堂学习,对课内学习不以为然,把培训班的学习和作业凌驾于课内学习之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学习管理本末倒置,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越刮越猛。这种大背景下,政府出台这个负面清单,对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有所约束,也是用心良苦,势在必行。
作为普通家长,我 们应该怎么正确看待和认识这一项政策呢?
难道国家是反对孩子们多学习和勤奋刻苦地好好学习吗?难道每个孩子都应该整齐划一地使用课本教材,不能有个性化的补充选择吗?
当然不是!!!也不可能是!
注意,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是有现实基础和针对的约束对象的。 那么这个清单针对的管理对象,到底是家长、孩子还是其他呢?
请大家仔细看上面我标注的重点字词,可以发现, 这个政策的针对性非常非常明确,那就是针对盈利性的培训机构, 而非家庭和个人。 禁止他们通过提前教学和加大难度的测评来人为制造恐慌和焦虑,让很多家长无法客观评估孩子的真实学习能力,让大多数孩子无法从容地面对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培养锻炼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这个政策的针对性是极强的, 明确给出了培训机构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的清晰界限。且不论这个试行政策可以走多远,影响力有多大。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的是: 政府并没有否定培训机构的存在价值和贡献,只是不支持部分机构通过制造恐慌和焦虑来盈利,但绝没有反对孩子们刻苦学习,积极求知,学习上更高更快更强!
国家从来不会对真正热爱学习且有实力有能力的孩子们关上通关的绿灯。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一边是小学生初中生家长对负面清单的讨论沸沸扬扬,另一边是高三家长群,尤其是重高家长群,对各重点大学出台的强基计划政策认真研读,分析讨论,琢磨自己孩子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把握好这个机会。
强基计划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有意报考该重点大学的学生, 以高考成绩为依据进行有范围的划线,达标范围内的同学, 校方组织出题,再考一次,最终以高考成绩85%,校考成绩15%,按比例重新核算总成绩,再按照总成绩高低进行录取。
各位家长是否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 高考高分段的孩子们大学命运将重新洗牌!高考成绩缩水到85%后,对高分段这批优生来说,大家的分数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而考核难度较大的校考成绩15%将会真正打开这部分同学的差距。校考是谁出题?当然不再是教育部。而是 各大学的教授自己出题。大学教授出题,你不能指望他们拿着高中课本来继续考察你们的课内知识了,对吧? 那么有难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学习重要不重要?要不要进行?啥时候进行?
回答这三个问题之前,还记得钱老师课堂上反复叮嘱大家的六字真言吗?——先课内后课外!!! 对课内都无法持续稳定地保持优秀的孩子和家长来说,不能好高骛远,先踏踏实实夯实课内再说。 对长期课内优秀,学有余力的孩子们来说,主动进行有难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拓展性学习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因为这是你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加分项。而且,不管是中升高,还是高考升大学,重点名校都会给你们这个加分项得到展示的机会。
所以, 对优生来说,拓展很重要,要进行。什么时候进行?当然不可能是高三复习阶段才进行,那时候孩子们必须聚焦高中知识范围,心无旁骛面对高考挑战,反而无暇顾及太多课外延展。 真正的实力,是功夫在平时!是从小学初中开始,家长就要有意识,有方法,有能力,对孩子的整体学习计划进行有条不紊的规划和落实。
培训机构不能教,不代表孩子们不该学和不能学,这是两码事!!!
这种背景下,钱老师多年倡导的“ 学会方法,自主学习”,这时候就显得异常关键和重要了。国家需要的,不是那些虚胖的以考试为目标,考完就放下的对学习本身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强烈热情和愿望的孩子,而是 真正热爱学习,有持续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意志力顽强,自律自主能力强,并且善于独立学习的后生一代,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中国未来的脊梁。对这些人,绿灯一直在开放。
我根据多年教育经验,总结出真正的优生往往都具备以下特征:
1,学习上有自主管理的能力,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有标准有原则有底线。
2, 善于总结归纳。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有归纳意识和书面总结习惯,这个习惯,是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分水岭。
3, 作业过程强调一遍正确率,具备会做的题不丢分的能力。
4, 综合成绩优秀,不偏科,部分顶尖优秀的学生还有考不倒的优势科目。怎么才能考不倒?100分的题能考95分,是因为考核范围内,你只学到了95%这个程度。但那些考100分的同学,是因为考试只设计了100分,否则范围扩大,他们可以考出120甚至130。95和100之间,看似只有五分之差,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能考100分的,学习能力必须远超100分的水平,这样才能考不倒。
5, 知识面开阔,知识框架的搭建比较全面。是“通才”而非“专才”,通识教育从娃娃抓起,长大后具备跨学科跨领域发展的潜能,有机会成为社会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像有些学生,课外读物只有小说和故事。看似读了很多书,但其实知识面相当狭窄,知识框架的搭建也有硬伤。
6 ,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节奏。这些孩子背后的家长能实事求是,从容淡定,不盲目追风,具备全局观和统筹管理能力,能尊重孩子的学习节奏,落力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7,多元化发展,大多有一技傍身。一技傍身这个一技本身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代表孩子有持续的兴趣和努力,意志力坚定顽强。
8, 有主见,能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从大流。在某些人看来这些孩子甚至有点“不听话,小叛逆”。这里不听话,小叛逆,是有特定对象的,不听谁的话?对什么叛逆?他们不听的,是妨碍他们前进,阻碍他们进步和思考的人的话,但他们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分得清到底什么人什么话才是他们需要的,能帮助他们进步的,这些话他们很乐意听和执行。他们叛逆的是粗暴野蛮的不讲道理没有原则的僵化管制,对这些强加的不合理的管制和打压,他们敢于说不,有勇气反抗。
对具备以上全部或者部分特征的家庭和孩子来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阻挡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求知,不设上限地奋力向前的脚步!
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做主。
另:
更正一下,钱老师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昨天给部分家长朋友回复邮箱地址时,写错了最后一个数字,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