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灵魂我的书——梁文道深圳图书馆演讲节选

标签: 阅读技巧 梁文道 经典作品 读书建议 阅读 | 发表时间:2011-07-27 06:38 | 作者:warfalcon Xiaoxi
出处:http://www.read.org.cn

在豆瓣上看到了这篇文章,我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我的推断基于一个简单道理,一旦一个事情过于极端就会向另一个极端转变。比如绝对的光明=绝对的黑暗。如果只读经典,读到一定程度之后,慢慢就会觉得很难跟普通人进行沟通,因为你们两种人思维方式差的过大。我阅读只是想享受生活的美好,感觉一些不同的经历和知识。我建议经典和其它书保持6/4或2/8的比例,而不是只读一种。我试过花了半年时间,只读一些经典作品,发现给我压力太大了,慢慢要减少阅读的兴趣和心情。估计过上十年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和变化,但我现在的观点就是这样。另外,这种事说说容易,梁文道自己也做不到,否则就不会有“每天八分钟”的节目了。

转自: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29737/note/159665732/

我们常常鼓励人读书,因为我们相信读书会让一个人变好。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我非常怀疑,因为我们看过更多的人是越读书越坏。但是读书的确会转化人,可以让你变得更加邪恶,也说不定会让你变得更善良,所以不一定。一些作品在思想上、灵性上的深度使得读书变得很危险,因为它让一个读书人可能比一个不读书的人更邪恶。因此我们尝试把阅读驯服为一种很简单的东西。

 

在阅读的那一刹那,我的生命如何受到影响?如何被改变?如何和它发生关系的呢?到底什么叫做阅读呢?其实所谓的阅读我可以借用法国思想家布朗基的话:所谓的阅读,就是让人得到自由,让作品得到自由。为什么?我们每个人读书的时候几乎都有这样的经历,你会发现,有些书是读不懂的,很难接近、很难进入。我觉得这是真正意义上、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看他看得懂的书,那表示他其实没看过书。为什么呢?你想想看,我们从小学习认字的时候,看第一本书的时候都是困难的,我们都是一步一步爬过来的。为什么十几岁之后,我们突然之间就不需要困难了,就只看一些我能看得懂的东西。看一些你能看懂的东西,等于是重温一遍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这种做法很傻的。我奉劝各位要带着审慎的眼光去看坊间很多的畅销书,特别是那些非虚构的、非文学性的畅销书。比如说最近有一本书很红,我曾经写过一篇书评去讲这本书,那本书就是《世界是平的》,大家知道这本书对不对?是《纽约时报》很红、很有名的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写的,这本书是最典型的、非虚构的畅销书,它具备了最成功的畅销书的特点。第一它会用一个耸动的标题、理论或概念,比如“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圆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他说“世界是平的”,世界为什么是平的呢?他说因为今天的全球化已经把全世界放在平面上面,中国、印度、美国本来是那么遥远的国度,但是现在这三个地方在某些行业上面是能够竞争的。一个软体工程师在美国干得好好的,但是他现在的工作随便被转移到印度和中国去,这就是所谓世界是平的。这个概念坦白讲,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天天看新闻、看报纸,都知道全球化。这只是全球化其中的一个面相,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这个作者懂得用很好的名字把它写出来,就是《世界是平的》,让你吓一跳。你觉得你在看一个很新鲜的东西。看完之后,你觉得他很有道理,说得很对,他说得那么新鲜的东西我竟然觉得很有道理,而且我都看得懂,这个时候你就很愉快。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你学到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但为什么你看得懂呢?其实他说的事情你早就知道了,他换一种说法说,于是你以为你过去不知道。你那么容易地、轻快地就看到一些你以为你过去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你特别骄傲、而且自豪——哼,我也是聪明人!内心深处、潜意识里面觉得自己是明智的、精明的、优秀的、熟练的读者。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畅销书的规律有三个:

第一个规律就是把你已经知道的事情用你不知道的说法说一遍;

第二个规律就是把刚刚的说法重复一遍,再举一些例子;

第三个规律是再重复一遍进行总结,就成功了——这就是畅销书。

因此,对我来说这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阅读,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阅读总是困难的。困难在于我们会发现一本作品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的,还是哲学的理论经典——比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者是伟大的文学著作《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希望把它们组织成有机的东西,读出一个意义来,读出一个我能理解、掌握的世界。但是你发现这个作品在抗拒你的这种欲望和要求,整个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个角力,你想把一个东西套上去,让它成为可理解的、给它一种框架、一个格式、一种格局,但是它一直在抗拒。你刚刚修建一个城堡,有完整建筑的结构,墙角那一面又开始生出了蔓藤,然后慢慢地攻掠了城墙 ——阅读总是应该这样。在这个时候你就发现,阅读无非是让我们发现了我们自己的顽强意志以及作品本身的不可征服。作品是自由的,在于在阅读过程中你发现它不能被驯服;你也是自由的,因为你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意志、自己灵魂的存在。你读完一本很困难的书,你不能说自己都懂了,但是你的深度被拓展了,仿佛经过了一场漫长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就像做了一种很剧烈的体育运动——精神上的体育操练,使得你这个人被转化了。

鼓励大家读书还有个原因就是希望读书让大家更有文化、人变得更好、社会更和谐,但是我觉得这个不一定会发生,这种愿望往往会落空的,因此我很讨厌开书单。在香港我有一些写书评的朋友每年都被媒体要求:开书单吧,暑假了,给学生一点好建议。我觉得书单是不能开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所有真正的好书、严肃的书、都能起到改变人的作用。一份书单其实是在规划你成长的目标,你的人生变化的方向,所以它也是人生的计划。你想想,我们凭什么就将一份人生的计划、人生的进程,给一些我不认识的读者?我觉得那是不负责的。我凭什么告诉一些年轻人你应该怎么做人?你应该变成什么样的人?我能介绍一些我喜欢的书,但是我一定会强调我喜欢的书绝对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我人生的方向、我的规划绝对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列一些书单出去推广是很霸道的行为,我是反对开书单的。另外还有一点,也是大家平时很容易有的俗见,就是认为读书应该读一些引人向上的书、励志的书籍。例如推荐看一些名人的传记,看看这些人怎么奋发向上、努力向前,最后成为一代伟人等等——我很反对年轻人看太多这种书。为什么?我发现一个人读励志的书籍多了都会变成傻子,就是立志立过头了。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任何问题,他就想到要勇往直前、排除万难、不怕牺牲。他没有考虑到,是不是自己错了,是不是一开始自己的决定就有些问题。他不管,反正他从头到尾就是立志,志气高昂。一个志气太过高昂、太过自信、人生观非常正面的人其实都有一点傻,他会变得对世界的看法很单向、单调,对人生的看法也很单一,就是只从正面看问题。他从来不知道世界的复杂,人生的阴暗。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有机会就要看一些“邪恶”的书。我心目中最伟大的邪恶作品就有几本。《金瓶梅》也有这种效果,但是《金瓶梅》还不够邪恶。大家有没有听过法国的萨德侯爵,今天我们讲性虐待的“SM”,那个“S”就是来自他,因为他是个性虐待大王。他写的书充满着各种不堪入目的情节:人吃人、吃排泄物、轮奸、虐杀,种种你能想象到的最黑暗、可怕的东西他的书里全部都有了,所以他被判精神病,后来死在监狱里。但是20世纪中期之后,有很多世界级的思想家都非常关注这个人,有很多著名的导演拍他的电影,有人研究他的作品。这个萨德侯爵写书的年代就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大革命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就是全社会都很讲理性,大家知道当时最激进的革命派讲理性讲到什么地步么?他们认为月份的划分应该是十进制的,即十天是一个礼拜,因为七天作为一个礼拜显得不够理性、不科学,十天才是科学的。他们认为世界的一切都应该是理性的。那么就在这样一个力求理性的年代里面,法国大革命血流成河,人间能够想到的残酷和暴力都在这个最理性的时代同时发生了。这个时代有伏尔泰、卢梭这些伟大思想家的强调理性的作品流传,但是同时也有萨德侯爵写的那么可怕的书出来,这表明什么呢?理性是有它的黑暗面的,崇高的理想背后往往就是无尽的血和肉组成的深渊——欲望的深渊。所以,你如果读完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再去看萨德侯爵,你将看到启蒙的黑暗面。如同站在一个悬崖边上,旁边是光芒灿烂的日出,但是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深不见底,而且充满着诱惑。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深不见底的东西会很害怕,但是你又很想知道下面到底有什么?你觉得它在把你拉下去,那是罪恶的。 如果一个人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人性里面的阴暗、邪恶,知道自己控制不了那种欲望、那种动力,你就会明白人生很不简单、很复杂,世界很可怕、有很多意外、很多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然后你有可能变成性格比较平和的人,至少你不会再犯傻。所以阅读是一种精神操练,阅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读书不是让人变坏,而是让我们对人性有一个纵深的理解。

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去读困难的东西;我们应该不计较、不避讳一些所谓可怕的书;我们不要去认为精神操练就是让人变好的东西,这不一定。精神操练只是让我们有所变化,让你成为另外一种人,每个人一生的阅读过程都是应该不断变化的。有人说读书防老,我觉得说得很对。读书真的可以养老。什么意思呢?老人最可怕的就是他没有什么机会改变自己,变化自己。如果一个人上了年纪依然很开放、而且是以严肃的态度去阅读、容纳一个作品,挑战自己、改变自己、扭曲自己的话,他就还有变化的可能。每天睡眠之前的最后一刻,是一本书在陪伴我,今天的最后一刻和我对话的就是这本书,它在不断地改变我,直到临睡前我都在被改变。于是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我是一个新的人,和昨天不一样,就因为昨天晚上的阅读。

有一个很有名的意大利作家,患了癌症,很痛苦。在临死前,他要求护士念书给他听,直到他咽气。他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可能会死、会咽气,但是在这一刻我仍然不放弃。所以我们大家请开放自己,让阅读、读书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人。我们随时随地都还有这种可能:尽管我们未必会变成更好的人,但是改变本身就已是人生的目标。我暂时先说到这,谢谢!

您可能也喜欢:

大学如何读书——叔本华论读书

一个热心读者分享的《阅读专业书籍》一文的思维导图

关于读书方法的闲聊

关于阅读的十个建议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10倍速影像阅读法》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write)

《问题分析与决策》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write)

冈岛悦子《人脉力》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write)

《杠杆阅读术》的思维导图笔记下载 (@write)
无觅

相关 [灵魂 梁文道 深圳] 推荐:

我的灵魂我的书——梁文道深圳图书馆演讲节选

- Xiaoxi - 战隼的学习探索
在豆瓣上看到了这篇文章,我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我的推断基于一个简单道理,一旦一个事情过于极端就会向另一个极端转变. 如果只读经典,读到一定程度之后,慢慢就会觉得很难跟普通人进行沟通,因为你们两种人思维方式差的过大. 我阅读只是想享受生活的美好,感觉一些不同的经历和知识. 我建议经典和其它书保持6/4或2/8的比例,而不是只读一种.

梁文道:脫節

- Roger - 香港雜評
難怪有官員也要在民意調查裡委屈地把自己歸入「弱勢群體」了. 且看溫州鐵路事故之後,網上那一片謾罵,不是說他們「豬狗不如」,就是稱他們「沒有人性」;凡是想像得到的粗言穢語,幾乎統統出爐了. 然而,我卻要替那些挨罵的公務員講幾句話. 準確地講,不是要替他們說好話,而是要想理解那「沒有人性」的背後到底是怎麼回事.

梁文道:選美

- shuxiangcun - 香港雜評
我從來不曾想過,自己竟然會跑去北京做一場選美比賽的評判. 十幾年前,中學剛剛畢業,我和幾個好朋友帶了一大疊批判選美的自製傳單跑到一個選美現場,預備一邊散發一邊抗議. 結果當然給人趕了出來,只好在門外傻傻地把傳單塞給途人. 至於那些會場裹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當然甩也不甩我們,照樣美美地談笑風生. 我們所有讀過點女性主義的人都知道「女人並非生為女人,而是被造成女人的」(西蒙.波伏娃語).

梁文道:算賬

- 沒有暱稱 - 香港雜評
【味覺現象】今天在中國做生意,最要緊的就是膽量,尤其要夠膽定價. 前陣子認識了一個市場營銷高手,他曾經做過一家新創立沒多久的白酒品牌,如今這個牌子已經穩站市場前列,成了馳名高檔貨. 他說秘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咬住貴州茅台不放. 無論去到那裏,不管一瓶茅台要賣多少錢,總之這款新酒就是要比茅台貴兩成. 結果所有客人打開酒單,一看這個連聽都沒聽過的陌生品牌竟然比茅台還要「高貴」,當然想都不想就叫來試試.

★■梁文道:重返百年学府

- Haixing - 法星社
收藏到:Del.icio.us.

梁文道:別想擺脫書

- Roger - 香港雜評
相信大多數讀者都有這樣一種能力,去書店買書或者去圖書館找書,拿起一本書很迅速地翻一翻,就能大概知道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這個印象也許不十分準確,但是能夠起到初步的導航作用. 電子書做不到這一點,因為電子書是不能翻的,即便可以跳頁瀏覽,你還是會覺得它慢. 意大利著名學者安伯托·艾可認為,即使我們會擁有越來越多的電子閱覽器,但書這個東西是個非常好的發明,不能被替代,就像剪刀、車輪或勺子一樣.

梁文道:野性的呼喚(採集時代之一)

- Roger - 香港雜評
【味覺現象】在一間好學校度過童年,是我這半輩子其中一件最幸運的事. 那家小學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環境和位置,前臨台北淡水河口,背靠以墳地著稱的觀音山,好一片安寧靜謐的綠水青山,讓我自小親近郊野自然,學到不少東西. 比如說甚麼植物可以現摘現吃,甚麼花你連碰都不能碰.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知識,當你迷失荒山,那些經驗說不定就是你活命的繩索了.

梁文道: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樂

- 和谐牌河蟹 - 香港雜評
編:從週一到週五,每天傍晚5點多,只要你把電視頻道轉到鳳凰衛視中文台,就會在一直輕快琥珀的小提琴曲之後,見到一個理著光頭,戴著框架眼鏡,衣服逃不開黑白灰三色的男子走進屏幕. 他軸上總是捧著一本書,裡面貼滿了各種顏色便簽. 他會在接下來短短8分鐘裡,侃侃而談這本書和由書引發的思考. 講完,話音未落,不說謝謝收看或者再見,轉身就走開.

等一等,让灵魂跟上来

- camash - 85后: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好像已经很久没觉得幸福,好像已经很久冷漠的生活,好像一切都是应该的一样. 赚3000的时候,想着如果能赚5000,生活就会更加宽裕而幸福吧. 赚5000的时候,想着如果能赚10000,生活就会更家宽裕而幸福吧. 以为换一个公司,薪水和title得到提升,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多出来的那部分钱,并没有让人觉得一点点的快乐,甚至不觉得那些加上来的钱对自己有什么积极的改变.

开卷8分钟: 梁文道:哲学家的死法千奇百怪

- Klerff - 读写人
[读写人(duxieren.com)文摘] [文章来源:开卷8分钟].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2011-07-26). 梁文道:哲学家的死法千奇百怪. 原文链接:http://book.ifeng.com/kaijuanbafenzhong/wendang/detail_2011_07/26/7946677_0.shtml.